一种城市建筑垃圾治理上料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1378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1
本技术提供一种城市建筑垃圾治理上料车,涉及建筑垃圾治理技术领域,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一侧设置有垃圾存储箱,所述垃圾存储箱一端的一侧底部固定有第一固定块,所述垃圾存储箱一端另一侧顶部固定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和第一固定块中部转动连接有从动杆。本装置通过控制伺服电机转动,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蜗杆转动,使得蜗轮进行慢速的圆周运动,进而带动从动杆和尾门板进行圆周运动,使得尾门板顶端可以转动至与地面贴合,在操控车体将尾门板向堆放建筑垃圾的垃圾堆处移动,通过传送带将建筑垃圾向垃圾存储箱内输送,无需多个车同时等待其他器械进行上料,从而达到提高上料速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垃圾治理,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城市建筑垃圾治理上料车


技术介绍

1、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队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得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以500-600吨/万平方米的标准推算,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然而,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填埋,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2、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在建筑垃圾处理时,通常是使用其他机械将垃圾搬运到运输车上,在由运输车将建筑垃圾进行搬运,而运输车通常不具备垃圾上料的功能,多个运输车需要等待其他机械进行上料,降低了上料的效率,同时浪费的工作时间。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城市建筑垃圾治理上料车,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城市建筑垃圾治理上料车,以解决现在的上料效率较低浪费工作时间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一种城市建筑垃圾治理上料车,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城市建筑垃圾治理上料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一侧设置有垃圾存储箱,所述垃圾存储箱一端的一侧底部固定有第一固定块,所述垃圾存储箱一端另一侧顶部固定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和第一固定块中部转动连接有从动杆,所述垃圾存储箱一端设置有尾门板,所述尾门板底部一侧固定有连接块,所述从动杆一端固定有蜗轮,所述垃圾存储箱一侧底部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动力输出端固定有蜗杆,所述尾门板靠近垃圾存储箱一侧设置有传送带。

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位于尾门板底部两端,两个所述连接块均与从动杆固定。

5、进一步的,所述从动杆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二固定块一侧转动连接,所述从动杆外壁与第一固定块中部贯穿转动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蜗杆和蜗轮位于同一竖直平面,所述蜗杆和蜗轮相互啮合。

7、进一步的,所述尾门板靠近传送带一侧的两端均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宽度值与垃圾存储箱的内壁宽度值相适配,且挡板的高度值大于传送带的高度值。

8、进一步的,所述尾门板一侧顶端固定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顶部呈倾斜状设置,所述导料板靠近传送带一侧的厚度值大于导料板另一侧的厚度值。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本技术中通过控制伺服电机转动,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蜗杆转动,使得蜗轮进行慢速的圆周运动,进而带动从动杆和尾门板进行圆周运动,使得尾门板顶端可以转动至与地面贴合,在操控车体将尾门板向堆放建筑垃圾的垃圾堆处移动,通过传送带将建筑垃圾向垃圾存储箱内输送,无需多个车同时等待其他器械进行上料,从而达到提高上料速度的效果。

11、2.本技术中通过在现有的车体上进行加装导料板、传送带、伺服电机蜗杆、蜗轮、从动杆、连接块和固定块,即可实现现有车体自行进行上料的功能,从而达到装置结构简单,可以在运输车上直接进行加装成本较低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建筑垃圾治理上料车,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一侧设置有垃圾存储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存储箱(2)一端的一侧底部固定有第一固定块(12),所述垃圾存储箱(2)一端另一侧顶部固定有第二固定块(14),所述第二固定块(14)和第一固定块(12)中部转动连接有从动杆(10),所述垃圾存储箱(2)一端设置有尾门板(3),所述尾门板(3)底部一侧固定有连接块(11),所述从动杆(10)一端固定有蜗轮(9),所述垃圾存储箱(2)一侧底部固定有伺服电机(6),所述伺服电机(6)的动力输出端固定有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的动力输出端固定有蜗杆(8),所述尾门板(3)靠近垃圾存储箱(2)一侧设置有传送带(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城市建筑垃圾治理上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块(11)分别位于尾门板(3)底部两端,两个所述连接块(11)均与从动杆(10)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城市建筑垃圾治理上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杆(10)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二固定块(14)一侧转动连接,所述从动杆(10)外壁与第一固定块(12)中部贯穿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城市建筑垃圾治理上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8)和蜗轮(9)位于同一竖直平面,所述蜗杆(8)和蜗轮(9)相互啮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城市建筑垃圾治理上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板(3)靠近传送带(5)一侧的两端均固定有挡板(13),所述挡板(13)的宽度值与垃圾存储箱(2)的内壁宽度值相适配,且挡板(13)的高度值大于传送带(5)的高度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城市建筑垃圾治理上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板(3)一侧顶端固定有导料板(4),所述导料板(4)顶部呈倾斜状设置,所述导料板(4)靠近传送带(5)一侧的厚度值大于导料板(4)另一侧的厚度值。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建筑垃圾治理上料车,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一侧设置有垃圾存储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存储箱(2)一端的一侧底部固定有第一固定块(12),所述垃圾存储箱(2)一端另一侧顶部固定有第二固定块(14),所述第二固定块(14)和第一固定块(12)中部转动连接有从动杆(10),所述垃圾存储箱(2)一端设置有尾门板(3),所述尾门板(3)底部一侧固定有连接块(11),所述从动杆(10)一端固定有蜗轮(9),所述垃圾存储箱(2)一侧底部固定有伺服电机(6),所述伺服电机(6)的动力输出端固定有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的动力输出端固定有蜗杆(8),所述尾门板(3)靠近垃圾存储箱(2)一侧设置有传送带(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城市建筑垃圾治理上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块(11)分别位于尾门板(3)底部两端,两个所述连接块(11)均与从动杆(10)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毅彬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航天碧洁环境清洁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