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1320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1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电池单体包括壳体、端盖、电极组件和绝缘保护件,壳体具有开口,端盖盖合于开口,端盖上设置有泄压结构,电极组件设于壳体内,绝缘保护件设于端盖面向电极组件的一侧,绝缘保护件包括本体和凸起结构,本体设有排气口,凸起结构与泄压结构相对设置于排气口的两侧;凸起结构设置有中空槽,凸起结构包括底壁和侧壁,底壁与泄压结构相对并与电极组件抵接,底壁为封闭结构,侧壁连接在底壁与本体之间,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口,连通口通过中空槽与排气口连通。底壁设置为封闭结构,降低了电池单体内的电解液或气流正面冲击泄压结构的可能,从而降低了电解液泄漏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申请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2、电池能够储存电能,可广泛用于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笔记本 电脑、电瓶车、电动汽车、电动飞机、电动轮船、电动玩具汽车、电动玩具轮船、电 动玩具飞机和电动工具等。

3、电池跌落或振动时,由于较高的冲击力,电池存在电解液泄漏等损伤风险。如何提高电池的抗冲击能力,降低电池被冲击损伤的风险,是电池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以降低电解液对泄压结构的冲击作用,提高电池的抗冲击能力,降低电解液的泄漏风险。

2、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池单体,包括壳体、端盖、电极组件和绝缘保护件,壳体具有开口,端盖盖合于所述开口,所述端盖上设置有泄压结构,电极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绝缘保护件设于所述端盖面向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所述绝缘保护件包括本体和凸起结构,所述本体设有排气口,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泄压结构均与所述排气口的位置对应设置,且所述凸起结构设置于所述本体背离所述泄压结构的一侧。所述凸起结构设置有中空槽,所述凸起结构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泄压结构相对设置,所述底壁为封闭结构,所述侧壁连接在所述底壁与所述本体之间,所述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口,所述连通口通过所述中空槽与所述排气口连通。

3、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凸起结构的侧壁上设置连通口,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时,电池单体内的排放物可以经过连通口流向中空槽,然后经排气口流向泄压结构。凸起结构的底壁设置为封闭结构,在电池单体跌落或振动导致电解液或气流向端盖侧冲击时,电解液或气流先冲击底壁,然后沿底壁向侧面流动,降低了电解液或气流正面直接冲击泄压结构的可能,从而降低了电池单体跌落或振动而导致泄压结构开启而使电解液泄漏的可能,提高了电池单体的抗冲击能力。

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壁包括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相对设置,并分别设置于所述中空槽的两侧,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上均设置有所述连通口。通过在中空槽的相对的两侧上分别设置连通口,在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时,可以使电池单体内的排放物通过中空槽的两侧进入中空槽,使排放物可以分散流动,提高了排放物的排出方便性。并且,在电池单体或振动时,壳体内的电解液或气流可以分散流动,且电解液和气流可以在第一侧部的连通口与第二侧部的连通口之间形成回路,该回路大致与泄压结构的底面平行,可以进一步降低电解液或气流对泄压结构的冲击作用,降低了电解液在电池单体或振动时泄漏的可能。

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部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连通口;和/或,所述第二侧部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连通口。通过在第一侧部和/或第二侧部上设置多个连通口,在电池单体跌落或振动时,可以将电解液进行分流,降低电解液的冲击作用。并且,多个连通口之间间隔设置,侧壁在相邻两个连通口之间的部分可以起到支撑作用,使得第一侧部或第二侧部依然具有较好的强度,可以对电极组件的端面进行有效支撑。

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部和/或所述第二侧部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连通口,所述加强筋的宽度l1为2毫米至5毫米。加强筋在相邻两个连通口之间,其可以起到支撑作用,使得侧壁具有较好的强度,侧壁可以对电极组件的端面进行有效支撑。

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有所述连通口的总流通面积大于所述泄压结构的泄压面积。所有连通口的总连通面积大于泄压结构的泄压面积,这样在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时,电池单体内的排放物可以较为顺利的通过连通口流向泄压结构,降低了连通口对排放物的限流作用,有利于维持排放物的有效排放。

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有所述连通口的总流通面积大于或等于泄压结构的泄压面积的1.2倍。

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泄压结构具有泄压区,所述泄压区向所述底壁的投影位于所述中空槽内。泄压区可以被底壁较好的遮挡,降低了电池单体内的电解液或气流直接冲击泄压区的可能;同时,在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时,进入中空槽的排放物也可以更为顺畅的流向泄压区,并从泄压区流出,有利于提高电池单体的热失控防护作用。

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中空槽的最大尺寸l2大于或等于所述泄压区的最大尺寸w1的1.2倍,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侧部的长度方向。这样,第一侧部与中空槽对应的长度尺寸和第二侧部与中空槽对应的长度尺寸较大,有利于设置较多连通口,使得所有连通口的总流通面积增大。

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中空槽的最大尺寸l3大于或等于所述泄压区的最大尺寸w2的1.2倍,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侧部朝向所述第二侧部的方向。中空槽的尺寸的限定也是对底壁尺寸的限定,中空槽的尺寸较大,可以提高底壁对电解液或气流的缓冲作用,降低电解液或气流冲击底壁而使底壁变形而冲击泄压结构的可能,提高了泄压结构在电池单体掉落或振动时的稳定性。

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与所述凸起结构为一体结构。

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与所述凸起结构均为塑胶件。

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壁与所述电极组件抵接。底壁与电极组件抵接可以对电极组件进行限位,降低电极组件在壳体内振动或晃动的可能。

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壁还包括第三侧部和第四侧部,所述第三侧部和所述第四侧部均连接在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之间,且所述第三侧部与第四侧部相对设置于所述中空槽的两端,所述第三侧部和/或所述第四侧部为封闭结构。

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相对两端还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连接于所述本体朝向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所述凸出部与所述电极组件抵接,且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凸起结构间隔设置。凸出部可以支撑本体,并可以与电极组件抵接,以增加对电极组件的固定作用,降低电极组件在壳体内振动或晃动的可能。

17、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池,包括本申请或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提出的电池单体。

18、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本申请或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提出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19、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相对设置,并分别设置于所述中空槽的两侧,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上均设置有所述连通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连通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和/或所述第二侧部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连通口,所述加强筋的宽度L1为2毫米至5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连通口的总流通面积大于所述泄压结构的泄压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连通口的总流通面积大于或等于泄压结构的泄压面积的1.2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结构具有泄压区,所述泄压区向所述底壁的投影位于所述中空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方向,所述中空槽的最大尺寸L2大于或等于所述泄压区的最大尺寸W1的1.2倍,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侧部的长度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沿第二方向,所述中空槽的最大尺寸L3大于或等于所述泄压区的最大尺寸W2的1.2倍,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侧部朝向所述第二侧部的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与所述凸起结构为一体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与所述凸起结构均为塑胶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与所述电极组件抵接。

13.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或7-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还包括第三侧部和第四侧部,所述第三侧部和所述第四侧部均连接在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之间,且所述第三侧部与第四侧部相对设置于所述中空槽的两端,所述第三侧部和/或所述第四侧部为封闭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相对两端还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连接于所述本体朝向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所述凸出部与所述电极组件抵接,且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凸起结构间隔设置。

15.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

16.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相对设置,并分别设置于所述中空槽的两侧,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上均设置有所述连通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连通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和/或所述第二侧部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连通口,所述加强筋的宽度l1为2毫米至5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连通口的总流通面积大于所述泄压结构的泄压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连通口的总流通面积大于或等于泄压结构的泄压面积的1.2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结构具有泄压区,所述泄压区向所述底壁的投影位于所述中空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方向,所述中空槽的最大尺寸l2大于或等于所述泄压区的最大尺寸w1的1.2倍,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侧部的长度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璐璐郑挺庄永杰李全坤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