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柜电流负载平衡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1198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0
本技术适用于三相电流技术领域,提供了配电柜电流负载平衡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装置、安装板和固定块,控制装置的后端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前端设置有固定块,控制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结构,控制装置的后端设置有便捷结构,便捷结构包括插块、限位块、插槽、限位槽、推杆、弹簧和滑槽,插槽开设于固定块的内部,插槽内部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槽,固定块两端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本技术通过插块、限位块和限位槽的配合使用,可以快速的将插块插设进插槽的内部,对控制装置进行一个安装,并且在拆卸时通过推杆推动限位块向一侧移动脱离出限位槽的内部,完成对插块的拆卸工作,使工作人员在对控制装置安装或者拆卸时更加的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三相电流,特别涉及配电柜电流负载平衡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电流负载平衡控制装置可以解决三相电流不平衡的问题。当负载在三相电路中不均匀分布时,会导致电流不平衡,可能是由于电机的磨损不均匀、连接不当或过载等原因导致。不平衡电流会导致设备运行过热,并可能损坏设备。使用电流负载平衡控制装置可以平衡电源、平衡负载、安装电流平衡器、检查电线和连接等,从而解决三相电流不平衡的问题;

2、然而传统的电流负载平衡控制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传统的电流负载平衡控制装置在使用时一般都是采用螺栓的方式对其进行一个安装和拆卸,这种方式导致在对电流负载平衡控制装置进行安装或者拆卸时一旦缺少相匹配的工具就无法进行一个安装或者拆卸,因此适用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配电柜电流负载平衡控制装置,旨在解决在对电流负载平衡控制装置安装拆卸时一旦缺少相匹配的工具就无法进行一个安装或者拆卸的问题。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配电柜电流负载平衡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装置、安装板和固定块,所述控制装置的后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前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控制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结构,所述控制装置的后端设置有便捷结构,所述便捷结构包括插块、限位块、插槽、限位槽、推杆、弹簧和滑槽,所述插槽开设于固定块的内部。

3、优选的,所述插槽内部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固定块两端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插设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外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侧与固定块的一端相固定。

4、优选的,所述插槽的内部插设有插块,所述插块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插块的前端与控制装置的后端相连接。

5、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径大于推杆的外径,所述推杆与滑槽之间构成滑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推杆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推杆在控制装置的两侧呈对称分布。

7、优选的,所述插槽的俯视横截面积大于插块的俯视横截面积,所述插槽与插块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8、优选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安装架、防尘网、风机和进风口,所述安装架设置于控制装置的一侧,所述安装架的内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内部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一侧设置有防尘网。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插块、限位块和限位槽的配合使用,可以快速的将插块插设进插槽的内部,对控制装置进行一个安装,并且在拆卸时通过推杆推动限位块向一侧移动脱离出限位槽的内部,完成对插块的拆卸工作,使工作人员在对控制装置安装或者拆卸时更加的便捷;

10、通过风机的设置,可以将空气吹向控制装置的内部加快控制装置内部空气的流动,使控制装置在工作散热时更加的快速,防尘网的使用可以对灰尘进行一个过滤,防止灰尘进入到控制装置的内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配电柜电流负载平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1)、安装板(3)和固定块(4),所述控制装置(1)的后端设置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的前端设置有固定块(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柜电流负载平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503)内部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槽(50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柜电流负载平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503)的内部插设有插块(501),所述插块(501)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块(502),所述插块(501)的前端与控制装置(1)的后端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柜电流负载平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507)的内径大于推杆(505)的外径,所述推杆(505)与滑槽(507)之间构成滑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柜电流负载平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505)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推杆(505)在控制装置(1)的两侧呈对称分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柜电流负载平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503)的俯视横截面积大于插块(501)的俯视横截面积,所述插槽(503)与插块(501)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柜电流负载平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2)包括安装架(201)、防尘网(202)、风机(203)和进风口(204),所述安装架(201)设置于控制装置(1)的一侧,所述安装架(201)的内部开设有进风口(204),所述进风口(204)的内部设置有风机(203),所述风机(203)的一侧设置有防尘网(202)。

...

【技术特征摘要】

1.配电柜电流负载平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1)、安装板(3)和固定块(4),所述控制装置(1)的后端设置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的前端设置有固定块(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柜电流负载平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503)内部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槽(50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柜电流负载平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503)的内部插设有插块(501),所述插块(501)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块(502),所述插块(501)的前端与控制装置(1)的后端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柜电流负载平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507)的内径大于推杆(505)的外径,所述推杆(505)与滑槽(507)之间构成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育宾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高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