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电解槽集镁室底部槽渣去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0856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38
本技术涉及一种镁电解槽集镁室底部槽渣去除装置,包括机架、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圆柱凸轮、竖直滑轨、竖直滑台、无杆气缸、水平滑台和刮板;所述圆柱凸轮通过转动轴设置在机架内部左右两侧且相互对称,且其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与机架固连;圆柱凸轮的转动轴之间通过传动组件连接,且一侧圆柱凸轮的转动轴上端通过传动组件与驱动组件连;所述竖直滑轨分别对应设置在圆柱凸轮的一侧;所述竖直滑台滑动连接在竖直滑轨上,且竖直滑台通过凸轮轴与对应侧圆柱凸轮表面的沟槽滑动配合;所述无杆气缸设置在两侧竖直滑台的底端之间;所述刮板通过水平滑台与无感气缸滑动配合。本技术通过自动化方式除渣方式,有效提升安全性,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镁电解,尤其涉及一种镁电解槽集镁室底部槽渣去除装置


技术介绍

1、电解槽底部经常聚积有一定数量的槽渣,主要是由沉降于槽底的氧化镁所组成。不断积聚的槽渣会影响电解槽内电解质的内部循环,进而影响到镁电解槽的生产效率。综合试验结果来看,聚集在槽底的渣层高度不应超过阴极板的下缘。渣层进一步升高将改变电解质的循环特性,并对电流效率产生不良影响。为了防止电解质的正常循环被破坏,要定期的除渣,以免有大量渣聚集在槽底。

2、现有的除渣装置较为原始,主要由人力驱动方式进行除渣。装置结构主要由滑轮组带动位于底部的受钢丝绳牵引的滑台机构实现除渣板的往复运动,实现对底部渣料的驱赶。但是此类装置的机构重量较大,刮板回程时需要人工将整个机构提起以避免将渣料原路带回槽体深部区域,不但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操作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镁电解槽集镁室底部槽渣去除装置,通过自动化方式除渣方式,有效减少人工操作的安全风险,大幅程度提升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镁电解槽集镁室底部槽渣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机架、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圆柱凸轮、竖直滑轨、竖直滑台、无杆气缸、水平滑台和刮板;所述圆柱凸轮分别通过转动轴轴向设置在机架内部的左右两侧且相互对称,所述转动轴与圆柱凸轮键连接固定,且其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与机架固连;两侧圆柱凸轮的转动轴之间通过传动组件连接,且一侧圆柱凸轮的转动轴上端通过传动组件与驱动组件连;所述竖直滑轨分别一一对应的设置在圆柱凸轮的一侧并与机架固连;所述竖直滑台分别对应滑动连接在两侧的竖直滑轨上,且竖直滑台分别通过凸轮轴与对应侧圆柱凸轮表面的沟槽滑动配合;所述无杆气缸设置在两侧竖直滑台的底端之间;所述刮板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镁电解槽集镁室底部槽渣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机架、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圆柱凸轮、竖直滑轨、竖直滑台、无杆气缸、水平滑台和刮板;所述圆柱凸轮分别通过转动轴轴向设置在机架内部的左右两侧且相互对称,所述转动轴与圆柱凸轮键连接固定,且其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与机架固连;两侧圆柱凸轮的转动轴之间通过传动组件连接,且一侧圆柱凸轮的转动轴上端通过传动组件与驱动组件连;所述竖直滑轨分别一一对应的设置在圆柱凸轮的一侧并与机架固连;所述竖直滑台分别对应滑动连接在两侧的竖直滑轨上,且竖直滑台分别通过凸轮轴与对应侧圆柱凸轮表面的沟槽滑动配合;所述无杆气缸设置在两侧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画一朱福兴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