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充电桩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0488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35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智能机器人充电桩平台,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表面靠近底部位置向外延伸设置有充电平台,所述充电平台顶部两侧向上凸起,并高于充电平台表面,所述充电桩本体的表面开设有充电槽,此外,还包括:充电头,其设置于充电桩本体对应充电槽的表面,所述充电头一侧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一端与外部电源连通;电推杆A,其设置于充电槽内表面对应充电头的位置,且所述电推杆A的输出端与充电头相连;调节机构,其设置于充电槽内壁,并与电推杆A相连,用于横向调整充电头的位置,以便于对准机器人充电口。本申请具有自动调整充电头位置,并可转正歪斜机器人角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智能机器人充电桩平台


技术介绍

1、目前,机器人的用途广泛,常应用于商场、餐厅、物流等领域,机器人多为服务型机器人,机器人在电量耗尽前会自动前往充电桩处进行充电,因此随着机器人的发展,充电桩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多。

2、由于机器人电量耗尽时可自动前往充电桩充电,但是目前机器人在前往充电桩并对准充电口时,由于自身传感器或外部环境影响,常出现充电口对准错误,使充电口无法对准充电桩,或充电桩的充电头未完全插入充电口内的问题,这就导致机器人无法正常充电,还需通知管理人员前往进行手动充电,过程费时费力,不利于机器人充电桩实现自动化充电的实现。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机器人充电桩平台,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智能机器人充电桩平台,具有自动调整充电头位置,并可转正歪斜机器人角度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机器人充电桩平台,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表面靠近底部位置向外延伸设置有充电平台,所述充电平台顶部两侧向上凸起,并高于充电平台表面,所述充电桩本体的表面开设有充电槽,此外,还包括:

3、充电头,其设置于充电桩本体对应充电槽的表面,所述充电头一侧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一端与外部电源连通;

4、电推杆a,其设置于充电槽内表面对应充电头的位置,且所述电推杆a的输出端与充电头相连;

5、调节机构,其设置于充电槽内壁,并与电推杆a相连,用于横向调整充电头的位置,以便于对准机器人充电口;

6、视觉探头,其安装于充电桩本体表面靠近充电槽上方的位置,用以智能识别当前机器人状态以及充电口位置。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安装于电推杆a固定端的活动块,所述充电槽内横向安装有两个稳定杆,所述稳定杆穿设于活动块内部,且所述活动块可在稳定杆上横向滑动,所述活动块的一侧安装有电机a,所述电机a的输出端向下,所述电机a的输出端固接有齿轮,所述充电槽内壁底部设置有齿轨,所述齿轨与齿轮相啮合。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视觉探头、电推杆a和电机a电连接。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电平台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内中心位置安装有电机b,所述电机b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机b的输出端固接有转动平台,所述转动平台的尺寸与圆槽内壁尺寸相适配。

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平台的上表面均匀环向设置有若干防滑条,所述防滑条为橡胶条。

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电平台的一侧向外延伸设置有引导平台,所述引导平台的表面呈斜面。

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导平台的表面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的内壁转动设置有挡板,所述方槽的内部靠近中心位置安装有电推杆b,所述电推杆b的输出端与挡板转动连接,所述电推杆b与控制器电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本技术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用以调整充电头的横向位置,根据视觉探头的实时检测,可检测到当前充电桩本体前方是否有机器人的存在,并根据机器人当前的状态,实时控制充电头的横向移动位置,以对准机器人的充电口,并通过电推杆a的输出,使充电头完全插入机器人充电口内,从而使充电桩更智能的对机器人进行充电,另外通过电推杆a的设置,可使充电头更稳定的插入机器人充电口内,使机器人充电过程更稳定。

15、2、本技术通过转动平台的设置,在机器人进入充电平台时,其下端置于转动平台之上,随后在视觉探头的检测下,若检测到机器人发生歪斜,则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电机b输出,带动转动平台转动一定角度,同步带动上方的机器人,使其转动至正对充电头的位置。

16、3、本技术通过挡板的设置,在机器人完全进入充电平台后,控制器控制电推杆b输出,使挡板从方槽内向外转出,进而挡住机器人的回程位置,从而使其在充电时更稳定且安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机器人充电桩平台,包括充电桩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表面靠近底部位置向外延伸设置有充电平台(2),所述充电平台(2)顶部两侧向上凸起,并高于充电平台(2)表面,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充电槽(11),此外,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机器人充电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3)包括安装于电推杆A(32)固定端的活动块(331),所述充电槽(11)内横向安装有两个稳定杆(332),所述稳定杆(332)穿设于活动块(331)内部,且所述活动块(331)可在稳定杆(332)上横向滑动,所述活动块(331)的一侧安装有电机A(333),所述电机A(333)的输出端向下,所述电机A(333)的输出端固接有齿轮(334),所述充电槽(11)内壁底部设置有齿轨(335),所述齿轨(335)与齿轮(334)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机器人充电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视觉探头(12)、电推杆A(32)和电机A(333)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机器人充电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平台(2)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内中心位置安装有电机B(4),所述电机B(4)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机B(4)的输出端固接有转动平台(41),所述转动平台(41)的尺寸与圆槽内壁尺寸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机器人充电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平台(41)的上表面均匀环向设置有若干防滑条(42),所述防滑条(42)为橡胶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机器人充电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平台(2)的一侧向外延伸设置有引导平台(21),所述引导平台(21)的表面呈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机器人充电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平台(21)的表面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的内壁转动设置有挡板(5),所述方槽的内部靠近中心位置安装有电推杆B(51),所述电推杆B(51)的输出端与挡板(5)转动连接,所述电推杆B(51)与控制器电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机器人充电桩平台,包括充电桩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表面靠近底部位置向外延伸设置有充电平台(2),所述充电平台(2)顶部两侧向上凸起,并高于充电平台(2)表面,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充电槽(11),此外,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机器人充电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3)包括安装于电推杆a(32)固定端的活动块(331),所述充电槽(11)内横向安装有两个稳定杆(332),所述稳定杆(332)穿设于活动块(331)内部,且所述活动块(331)可在稳定杆(332)上横向滑动,所述活动块(331)的一侧安装有电机a(333),所述电机a(333)的输出端向下,所述电机a(333)的输出端固接有齿轮(334),所述充电槽(11)内壁底部设置有齿轨(335),所述齿轨(335)与齿轮(334)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机器人充电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视觉探头(12)、电推杆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威福赵东海黄星乾杨晶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诚鑫动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