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0290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3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可以应用于V2X,车联网,辅助驾驶,自动驾驶,非授权频谱,商业场景,XR等场景。该通信方法包括:确定至少一个时隙和第一资源,所述至少一个时隙用于传输数据,所述第一资源用于传输所述至少一个时隙中传输的数据的反馈信息;在第一时隙上发送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时隙包含于所述至少一个时隙中;在第二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数据的反馈信息,所述第二资源包含于所述第一资源。能够保证数据的发送端接收到数据的反馈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1、基于下一代通信的车间通信技术(new radio-vehicle,nr-v)中支持的信道可以包括物理侧边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pscch)、物理侧边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sidelink shared channel,pssch)、物理侧边链路反馈信道(physical sidelink feedback channel,psfch)。其中,该pscch可以包括侧边链路控制信息(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sci),该sci中包括解码数据所需的字段。该pssch用于承载第二级sci和数据,或者该pssch也可以承载媒体介入控制控制单元(media access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该psfch用于承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repeat request,harq)信息,harq信息包括肯定应答(acknowledgment,ack)或否定应答(negative acknowledgment,nack)。

2、当发送端调度数据时,sci中可以携带harq使能/去使能字段来指示该sci调度的数据是否支持harq反馈。在该sci调度的数据支持harq反馈的情况下,接收端接收数据后在psfch资源上反馈相应的harq;在该sci调度的数据不支持harq反馈的情况下,接收端接收数据后不反馈harq。

<p>3、然而,在上述方式中,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不能确定反馈harq所用的资源,因此会导致发送端无法接收到该harq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能够保证数据的发送端接收到数据的反馈信息。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

3、确定至少一个时隙和第一资源,所述至少一个时隙用于传输数据,所述第一资源用于传输所述至少一个时隙中传输的数据的反馈信息;在第一时隙上发送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时隙包含于所述至少一个时隙中;在第二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数据的反馈信息,所述第二资源包含于所述第一资源。

4、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至少一个时隙与第一资源存在对应关系,至少一个时隙中传输的数据需要在该第一资源上反馈。示例性地,该至少一个时隙与第一资源的对应关系,可理解为,该第一资源所在的时隙为与至少一个时隙中的一个时隙间隔k个时隙后第一个包括psfch资源的时隙。该至少一个时隙中的其中一个时隙接收的数据,在间隔k个时隙后第一个包括psfch资源的时隙(即第一资源所在时隙)反馈harq。该时间间隔k为最小时间间隔。该时间间隔k为正整数。可选的,k可以为2或3。可以基于该至少一个时隙和该第一资源的对应关系从该第一资源中确定该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二资源,从而使得该发送该第一数据的终端设备能够在该第二资源上接收到该第一数据的反馈信息。

5、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

6、确定至少一个时隙和第一资源,所述至少一个时隙用于传输数据,所述第一资源用于传输所述至少一个时隙中传输的数据的反馈信息;在第一时隙上接收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时隙包含于所述至少一个时隙中;在第二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数据的反馈信息,所述第二资源包含于所述第一资源。

7、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至少一个时隙与第一资源存在对应关系,至少一个时隙中传输的数据需要在该第一资源上反馈。示例性地,该至少一个时隙与第一资源的对应关系,可理解为,该第一资源所在的时隙为与至少一个时隙中的一个时隙间隔k个时隙后第一个包括psfch资源的时隙。该至少一个时隙中的其中一个时隙接收的数据,在间隔n个时隙后第一个包括psfch资源的时隙(即第一资源所在时隙)反馈harq。该时间间隔k为正整数。可选的,k可以为2或3。可以基于该至少一个时隙和该第一资源的对应关系从该第一资源中确定该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二资源,从而使得该发送该第一数据的终端设备能够在该第二资源上接收到该第一数据的反馈信息。

8、结合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资源根据所述第一资源、所述至少一个时隙的数量以及终端设备数量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数量为所述至少一个时隙对应的终端设备数量或所述第一时隙对应的终端设备数量。

9、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时隙对应的终端设备数量为在该至少一个时隙上发送数据的终端设备的数量,该第一时隙对应的终端设备为在该第一时隙上发送数据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可以按照至少一个时隙的数量以及终端设备数量分配该第一资源,将该第一资源分配至在至少一个时隙上发送数据的各个终端设备,该第二资源为发送该第一数据的终端设备对应的资源。按照终端设备数量和至少一个时隙的数量分配该第一资源,使得该第一资源能够被充分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

10、结合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数量为所述第一时隙对应的终端设备数量,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时隙的数量从所述第一资源中确定所述第一时隙对应的第三资源;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数量从所述第三资源中确定所述第二资源。

11、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先按照至少一个时隙的数量将该第一资源分配至至少一个时隙中的各个时隙中,再按照时隙对应的终端设备数量将时隙对应的资源分配中各个终端设备,从而能够合理地分配该第三资源,使得该第三资源能够被充分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

12、结合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资源包括频域资源,所述第三资源包括频域资源,所述第二资源包括频域资源或频域码域资源。

13、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将该第一资源分配至各个时隙时,可以按照该第一资源包含的频域资源分配,第三资源的频域资源包含于该第一资源的频域资源中,该第三资源的码域资源与该第一资源的码域资源相同。按照该第一资源的频域资源进行资源分配,可以简化分配过程,能够更快地确定该第二资源。

14、结合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资源包括频域码域资源,所述第三资源包括频域码域资源,所述第二资源包括频域码域资源。

15、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资源和第三资源包括频域码域资源,使得该第一资源和该第三资源包括更多的可分配资源。在第一资源的频域资源的数量不足或者第三资源的频域资源的数量不足的情况下,根据该第一资源的频域码域资源进行分配或者根据该第三资源的频域码域资源进行分配,从而能够更合理的分配资源。

16、结合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频域码域资源的排序方式为先按照频域上的索引升序排列,再按照码域上的索引升序排列;或者,所述排序方式为先按照码域上的索引升序排序,再按照频域上的索引升序排列。示例性的,码域资源包括循环移位cs对数和频域正交覆盖码occ时,可以先按照频域上的索引升序排序,再按照循环移位对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资源根据所述第一资源、所述至少一个时隙的数量以及终端设备数量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数量为所述至少一个时隙对应的终端设备数量或所述第一时隙对应的终端设备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数量为所述第一时隙对应的终端设备数量,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包括频域资源,所述第三资源包括频域资源,所述第二资源包括频域资源或频域码域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包括频域码域资源,所述第三资源包括频域码域资源,所述第二资源包括频域码域资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域码域资源的排序方式为先按照频域上的索引升序排列,再按照码域上的索引升序排列;或者,所述排序方式为先按照码域上的索引升序排序,再按照频域上的索引升序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数量为所述至少一个时隙对应的终端设备数量,所述第二资源在第一资源中的位置由发送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至少一个时隙对应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的索引确定;

9.根据权利要求3-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时隙、所述终端设备数量以及所述第一资源中的至少一项由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占用的信道资源的起始位置和长度,以及共享所述信道资源的终端设备的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数量为所述第一时隙支持的最大终端设备数量,或所述至少一个时隙支持的最大终端设备数量。

11.根据权利要求3-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时隙的数量由物理副链路反馈信道PSFCH资源的周期确定,所述PSFCH资源为周期性配置的用于传输反馈信息的资源。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资源根据所述第一资源、所述至少一个时隙的数量确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资源包含的频域资源的数量满足:N=M/S,其中所述N为所述第二资源包含的频域资源的数量,所述M为所述第一资源包含的频域资源的数量,所述S为所述至少一个时隙的数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资源在所述第一资源上的位置由所述第一时隙在所述至少一个时隙中的索引确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资源包括的频域资源在所述第一资源上的索引满足:i*N<j<(i+1)*N-1,其中,所述j为所述第二资源包括的频域资源在所述第一资源中对应的索引,所述i为所述第一时隙在所述至少一个时隙中对应的索引,所述N为所述第二资源包括的频域资源的数量,所述i、所述j以及所述N为正整数。

16.根据权利要求2-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为组播数据,所述在第二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数据的反馈信息,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资源为公共资源,所述第四资源用于传输成功解码所述第一数据的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信息,或者所述第四资源用于传输检测到调度所述第一数据的侧行控制信息SCI的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资源包含于所述第二资源中,所述第四资源在所述第二资源上的位置由源标识和偏移量确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资源在所述第二资源上的索引满足:index2=(ID+offset)mod M,其中,所述index2为所述第四资源的索引,所述ID为所述源标识,所述offset为所述偏移量,所述M为所述第二资源包括的资源的数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资源在所述反馈时机对应的资源中的位置为预配置的或网络设备配置的。

21.根据权利要求16-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四资源上发送第一信息,包括:

2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2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逻辑电路和接口,所述逻辑电路和接口耦合;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资源根据所述第一资源、所述至少一个时隙的数量以及终端设备数量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数量为所述至少一个时隙对应的终端设备数量或所述第一时隙对应的终端设备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数量为所述第一时隙对应的终端设备数量,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包括频域资源,所述第三资源包括频域资源,所述第二资源包括频域资源或频域码域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包括频域码域资源,所述第三资源包括频域码域资源,所述第二资源包括频域码域资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域码域资源的排序方式为先按照频域上的索引升序排列,再按照码域上的索引升序排列;或者,所述排序方式为先按照码域上的索引升序排序,再按照频域上的索引升序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数量为所述至少一个时隙对应的终端设备数量,所述第二资源在第一资源中的位置由发送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至少一个时隙对应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的索引确定;

9.根据权利要求3-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时隙、所述终端设备数量以及所述第一资源中的至少一项由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占用的信道资源的起始位置和长度,以及共享所述信道资源的终端设备的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数量为所述第一时隙支持的最大终端设备数量,或所述至少一个时隙支持的最大终端设备数量。

11.根据权利要求3-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时隙的数量由物理副链路反馈信道psfch资源的周期确定,所述psfch资源为周期性配置的用于传输反馈信息的资源。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资源根据所述第一资源、所述至少一个时隙的数量确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资源包含的频域资源的数量满足:n=m/s,其中所述n为所述第二资源包含的频域资源的数量,所述m为所述第一资源包含的频域资源的数量,所述s为所述至少一个时隙的数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宁杨帆张天虹李君瑶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