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压带式压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0212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带式压滤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正压带式压滤装置,包括工作台和电机一,所述工作台的内壁安装有上下对称分布的上挤压机构和下挤压机构,所述工作台的正面与背面均安装有双向液压杆,所述工作台内壁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进料箱,所述进料箱的顶部安装有进料器;所述进料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本装置配合密封板和进料口实现同步封堵、自动出料,并在密封板向右运动并封堵进料口之后,利用压块在进料箱内腔形成的密封条件,对进入进料箱内部的污泥进行挤压,从而在上过滤带、下过滤带转动进料的同时,给污泥一个向右的主动推力,大大提高了上过滤带、下过滤带的单位进泥量,有效提高了装置的压滤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带式压滤装置,具体为一种正压带式压滤装置


技术介绍

1、污泥处理的重要一步便是脱水,利用过滤装置滤掉其中90%以上的水分,使其中的污泥干化,目前,多采用正压带式压滤装置实现,带式压滤装置包括上下用于过滤水分的传送带,和上下脱水辊对污泥进行挤压,从而在污泥脱水之后被旋转的上下脱水辊挤压从而失掉水分,但现有技术中,位于压滤装置进料一端产生了一些问题:由于现有技术中,对于污泥的输送多采用自然压力的带式输送,并依靠上下两组脱水辊通过旋转挤压的方式将污泥带进其中的挤压区,但由于污泥为流体,在被脱水辊在相对较为开放的环境下挤压,大部分都会朝进料方向相反的一侧流动,从而无法使污泥进行快速且有效的挤压脱水,因此,本专利技术决定引入主动推料这一想法来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并重新设计一种正压带式压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压带式压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正压带式压滤装置,包括工作台和电机一,所述工作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压带式压滤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电机一(5),所述工作台(1)的内壁安装有上下对称分布的上挤压机构(3)和下挤压机构(4),所述工作台(1)的正面与背面均安装有双向液压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内壁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进料箱(6),所述进料箱(6)的顶部安装有进料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压带式压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器(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多组沿进料器(7)的纵深方向等距分布的固定柱(71),所述固定柱(71)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分流板(72),所述固定柱(71)的轴线与上挤水辊一(31)的轴线相互垂直,且固定柱(71)的轴线与上挤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压带式压滤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电机一(5),所述工作台(1)的内壁安装有上下对称分布的上挤压机构(3)和下挤压机构(4),所述工作台(1)的正面与背面均安装有双向液压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内壁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进料箱(6),所述进料箱(6)的顶部安装有进料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压带式压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器(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多组沿进料器(7)的纵深方向等距分布的固定柱(71),所述固定柱(71)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分流板(72),所述固定柱(71)的轴线与上挤水辊一(31)的轴线相互垂直,且固定柱(71)的轴线与上挤水辊一(31)的水平径线平行,所述进料器(7)的底部开口与进料口(6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正压带式压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上下两组呈对称分布的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形状为“u”形,位于上侧所述支撑板(11)的底部与上过滤带(34)内壁的底部抵接,位于下侧所述支撑板(11)的顶部与下过滤带(44)内壁的顶部抵接,所述支撑板(11)的顶部开设有透水孔二(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正压带式压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箱(6)的右侧与上过滤带(34)和下过滤带(44)的左侧外周面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然赵明森孙伟卫张巍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烟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