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改良用深层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920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8:3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壤改良用深层施肥装置,包括支撑套,支撑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对称设有两个一号气缸,两个一号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台,调节台与支撑套滑动连接,调节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入了出液挖土管、钻头,实现了在出液挖土管和钻头转动时对土壤进行开孔挖坑处理,然后通过二号出液口将肥料液向土深层进行注入,进行土壤改良处理,通过加入了一号出液口、二号出液口,实现了一号出液口与二号出液口之间的配合将输液管内加入出液挖土管的肥料液进行排出和封闭处理,保障在需要施肥时打开一号出液口和二号出液口进行正常施肥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施肥装置,具体为一种土壤改良用深层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1、土壤改良过程共分两个阶段:保土阶段,采取工程或生物措施,使土壤流失量控制在容许流失量范围内,如果土壤流失量得不到控制,土壤改良亦无法进行,对于耕作土壤,首先要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改土阶段,其目的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改良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改土措施主要是种植豆科绿肥或多施农家肥,现有的施肥装置是针对田间整地翻耕,然后再通过浇灌的方式进行施肥,这种传统的施肥方式只适用于大面积生长的普通农作物及根系较浅的植物,对于根系较深的植物就不适用,将肥料撒在表面,不利于土壤吸收,不能让肥料与深层土壤接触,造成肥料营养浪费,需要人工开沟深埋的方式进行深层施肥,花费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改良用深层施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将肥料撒在表面,不利于土壤吸收,不能让肥料与深层土壤接触,造成肥料营养浪费,需要人工开沟深埋的方式进行深层施肥,花费时间较长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改良用深层施肥装置,包括支撑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对称设有两个一号气缸(3),两个所述一号气缸(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台(4),所述调节台(4)与支撑套(1)滑动连接,所述调节台(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5),所述调节台(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输液管(9),所述输液管(9)与支撑台(5)转动连接,所述输液管(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液挖土管(10),所述出液挖土管(10)的内部等距滑动连接有四个封闭板(15),四个所述封闭板(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套(14),所述封闭板(15)的内部等距开设有三个一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改良用深层施肥装置,包括支撑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对称设有两个一号气缸(3),两个所述一号气缸(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台(4),所述调节台(4)与支撑套(1)滑动连接,所述调节台(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5),所述调节台(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输液管(9),所述输液管(9)与支撑台(5)转动连接,所述输液管(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液挖土管(10),所述出液挖土管(10)的内部等距滑动连接有四个封闭板(15),四个所述封闭板(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套(14),所述封闭板(15)的内部等距开设有三个一号出液口(16),所述出液挖土管(10)的外侧等距开设有与一号出液口(16)配合的二号出液口(17),所述输液管(9)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连接套(13),所述转动套(14)与连接套(13)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台(5)的底部对称设有两个二号气缸(19),两个所述二号气缸(19)的输出端均与连接套(13)固定连接,所述出液挖土管(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钻头(11),所述封闭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板(18),所述限位滑板(18)与出液挖土管(10)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改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浩然李静茹洪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京市鸿惠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