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型多点支撑肢体抬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8877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8:31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型多点支撑肢体抬高架,包括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底端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与第二底板滑动连接。本技术在使用时,医护人员根据患者人员的腿长度所需抬高的高度进行对设备整体进行调整,同时第一接触垫与第二接触垫紧贴在患者腿部,便于根据患者腿部的弯折程度进行角度的调整,提升设备整体使用时与腿部的贴合度、使用舒适度,该抬高架便于有效的观察患肢皮肤条件,肢体活动情况,并根据肿胀情况进行高度角度调整,并且可进行记录总结,设定最佳范围,为患肢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护理工作,由于可进行良好的观察,因此可及时发现术前患肢皮肤,血运,感觉的改变及时调整,及时接触患者的不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康复锻炼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型多点支撑肢体抬高架


技术介绍

1、针对常见的四肢骨折及肿胀患者,进行患肢抬高是促进消肿及缩短术前准备时间的有效方法,但目前病房多采用抬高患肢,床尾抬高以及楔形抬高枕进行肢体消肿,由于无法进行个性化设计,常常回带来一定程度的不适及痛苦,因此设计此抬高架有效缓解疼痛及不适感。

2、因此急需一种可以实现长度、角度高度全方位可调的抬高架体,来适用不同身高腿长、肢体肿胀情况的患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组合型多点支撑肢体抬高架。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组合型多点支撑肢体抬高架,包括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底端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与第二底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接触垫,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壁滑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接触垫。

3、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第一接触垫的底端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限位滑槽的两侧均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第二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的一侧设有定位孔。

5、优选的,所述第一底板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的内壁螺纹套设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外壁尺寸与定位孔的内壁尺寸相匹配。

6、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一侧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的内壁螺纹套设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卡齿。

7、优选的,所述第二螺孔的一侧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卡齿,所述第二卡齿与第一卡齿相互卡和,所述第二螺杆与第二卡齿的一侧为转动连接。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9、1、本技术在使用时,医护人员根据患者人员的腿长度所需抬高的高度进行对设备整体进行调整,同时第一接触垫与第二接触垫紧贴在患者腿部,便于根据患者腿部的弯折程度进行角度的调整,提升设备整体使用时与腿部的贴合度、使用舒适度,该抬高架便于有效的观察患肢皮肤条件,肢体活动情况,并根据肿胀情况进行高度角度调整,并且可进行记录总结,设定最佳范围,为患肢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护理工作,由于可进行良好的观察,因此可及时发现术前患肢皮肤,血运,感觉的改变及时调整,及时接触患者的不适;

10、2、对于四肢骨折患者,通常使用石膏夹板固定后,进行抬高患肢,但无法根据不同类型骨折进行个性化的抬高设计,导致患者拒绝抬高及肢体移动,本设计采用滑轨技术,结合不同的骨折类型,确定需坚强固定区域,进行有效的固定,减少骨折断端活动时移位产生的痛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型多点支撑肢体抬高架,包括第一底板(1)与第二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1)的底端设有限位滑槽(5),所述限位滑槽(5)与第二底板(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底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所述第一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4),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座(6),所述第一支撑座(6)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接触垫(10),所述第二支撑杆(4)的外壁滑动连接有伸缩杆(7),所述伸缩杆(7)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座(8),所述第二支撑座(8)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接触垫(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型多点支撑肢体抬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座(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0),所述连接板(20)与第一接触垫(9)的底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型多点支撑肢体抬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槽(5)的两侧均设有限位槽(11),所述限位槽(1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与第二底板(2)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12)的一侧设有定位孔(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型多点支撑肢体抬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1)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螺孔(14),所述第一螺孔(14)的内壁螺纹套设连接有第一螺杆(15),所述第一螺杆(15)的外壁尺寸与定位孔(13)的内壁尺寸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型多点支撑肢体抬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7)的一侧设有第二螺孔(16),所述第二螺孔(16)的内壁螺纹套设连接有第二螺杆(17),所述第二支撑杆(4)的一侧设有安装槽(18),所述安装槽(1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卡齿(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合型多点支撑肢体抬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孔(16)的一侧设有滑动槽(21),所述滑动槽(2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卡齿(22),所述第二卡齿(22)与第一卡齿(19)相互卡和,所述第二螺杆(17)与第二卡齿(22)的一侧为转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型多点支撑肢体抬高架,包括第一底板(1)与第二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1)的底端设有限位滑槽(5),所述限位滑槽(5)与第二底板(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底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所述第一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4),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座(6),所述第一支撑座(6)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接触垫(10),所述第二支撑杆(4)的外壁滑动连接有伸缩杆(7),所述伸缩杆(7)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座(8),所述第二支撑座(8)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接触垫(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型多点支撑肢体抬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座(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0),所述连接板(20)与第一接触垫(9)的底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型多点支撑肢体抬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槽(5)的两侧均设有限位槽(11),所述限位槽(1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福娟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