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儿科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8656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8:2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儿科护理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上两侧设置有护栏腔,所述床体上另外两侧安装有护栏一。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按动置物板上的调节按钮使电动推杆带动护栏二上移或下降,不仅可以很好避免活泼好动的儿童触碰打开防护栏,防止儿童跌落床下受伤,而且医护人员在对儿童进行检查时,可以将其中一侧的护栏二降落便于检查,提高医护人员检查效率;通过在护栏一上安装固定杆,固定杆可以支撑起折叠板以供患者家属使用,邻近饭点时只需父母其中一人将全部的饭买回来,其中一人可以打开折叠板就餐后替换给儿童喂饭,不仅节省父母的体力与时间,而且也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护理床,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儿科护理床


技术介绍

1、儿科护理都是护理一些年纪较小的幼儿或者儿童,而护理床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较为重要的物品,儿科多功能护理床其主要目的是让幼童在上面躺着休息,且便于护工人员对患病儿童进行护理,便于病人康复。

2、现有的多功能儿科护理床在使用过程中,用于对儿童防护的防护栏多采用手动拉起与固定式的,但手动防护栏对于活泼好动的儿童会被误触打开,导致儿童跌落床下受伤,固定式的防护栏在医护人员对儿童进行例行检查时,会妨碍到医护人员的检查工作,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检查效率;同时现有的多功能儿科护理床在使用过程中,儿科护理床上的小餐桌只能提供患者本人使用,年纪较小的儿童需要父母喂才能好好吃饭,父母其中一人需要将饭买回来后才能出去吃饭,来回跑不仅浪费父母的体力与时间,而且也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急需一种新型多功能儿科护理床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可调节升降护栏、方便家属就餐的多功能儿科护理床。

3、(二)技术方案

4、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功能儿科护理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上两侧设置有护栏腔,所述床体上另外两侧安装有护栏一,其中一个所述护栏一两侧上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护栏一一端连接有折叠板,所述床体底端四角处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床体下侧的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置物板,所述置物板两侧壁上对称安装有调节按钮,所述置物板上对应所述护栏腔处对称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远离所述置物板一端连接有护栏二,所述护栏二内设置有护栏框架,所述护栏二外连接有防撞垫。

5、进一步的,所述护栏腔成型于所述床体上,所述护栏腔为矩形状结构,所述护栏一与所述床体焊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护栏腔、所述护栏一的设计,可以很好的防止儿童翻滚时摔下床受伤,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有效的帮助。

7、进一步的,所述护栏一以及所述折叠板均与所述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折叠板为矩形状结构。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只需要拿起所述折叠板转动,由所述固定杆稳固的支撑起所述折叠板,不仅为患者家属提供吃饭的餐桌,而且不会占用太大的空间。

9、进一步的,所述床体与所述支撑柱焊接,所述支撑柱均为圆柱状结构,所述支撑柱与所述万向轮螺栓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床体、所述支撑柱、所述万向轮的设计,不仅可以稳固的支撑起所述床体,而且方便对所述床体的移动。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置物板螺栓连接,所述置物板为矩形状结构。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置物板的设计,不仅可以放置患者家属携带的住院物品,而且也实现的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

13、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按钮以及所述电动推杆均与所述置物板螺栓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按钮、所述电动推杆的设计,所述调节按钮可以控制所述电动推杆的上移或者下降,防止儿童患者误触碰。

15、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护栏二内的所述护栏框架螺栓连接,所述防撞垫与所述护栏框架粘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护栏框架、所述防撞垫的设计,不仅可以稳固的起到儿童防护的功能,而且可以避免儿童磕碰受伤。

17、(三)有益效果

18、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为解决现有的多功能儿科护理床在使用过程中,用于对儿童防护的防护栏多采用手动拉起与固定式的,但手动防护栏对于活泼好动的儿童会被误触打开,导致儿童跌落床下受伤,固定式的防护栏在医护人员对儿童进行例行检查时,会妨碍到医护人员的检查工作,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检查效率的问题,本技术通过按动置物板上的调节按钮使电动推杆带动护栏二上移或下降,不仅可以很好避免活泼好动的儿童触碰打开防护栏,防止儿童跌落床下受伤,而且医护人员在对儿童进行检查时,可以将其中一侧的护栏二降落便于检查,提高医护人员检查效率;

20、2、为解决现有的多功能儿科护理床在使用过程中,儿科护理床上的小餐桌只能提供患者本人使用,年纪较小的儿童需要父母喂才能好好吃饭,父母其中一人需要将饭买回来后才能出去吃饭,来回跑不仅浪费父母的体力与时间,而且也不利于患者的康复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在护栏一上安装固定杆,固定杆可以支撑起折叠板以供患者家属使用,邻近饭点时只需父母其中一人将全部的饭买回来,其中一人可以打开折叠板就餐后替换给儿童喂饭,不仅节省父母的体力与时间,而且也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儿科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所述床体(1)上两侧设置有护栏腔(2),所述床体(1)上另外两侧安装有护栏一(3),其中一个所述护栏一(3)两侧上连接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远离所述护栏一(3)一端连接有折叠板(5),所述床体(1)底端四角处设置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底部安装有万向轮(7),所述床体(1)下侧的所述支撑柱(6)上设置有置物板(8),所述置物板(8)两侧壁上对称安装有调节按钮(9),所述置物板(8)上对应所述护栏腔(2)处对称设置有电动推杆(10),所述电动推杆(10)远离所述置物板(8)一端连接有护栏二(11),所述护栏二(11)内设置有护栏框架(12),所述护栏二(11)外连接有防撞垫(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儿科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腔(2)成型于所述床体(1)上,所述护栏腔(2)为矩形状结构,所述护栏一(3)与所述床体(1)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儿科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一(3)以及所述折叠板(5)均与所述固定杆(4)转动连接,所述折叠板(5)为矩形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儿科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与所述支撑柱(6)焊接,所述支撑柱(6)均为圆柱状结构,所述支撑柱(6)与所述万向轮(7)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儿科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6)与所述置物板(8)螺栓连接,所述置物板(8)为矩形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儿科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按钮(9)以及所述电动推杆(10)均与所述置物板(8)螺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儿科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10)与所述护栏二(11)内的所述护栏框架(12)螺栓连接,所述防撞垫(13)与所述护栏框架(12)粘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儿科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所述床体(1)上两侧设置有护栏腔(2),所述床体(1)上另外两侧安装有护栏一(3),其中一个所述护栏一(3)两侧上连接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远离所述护栏一(3)一端连接有折叠板(5),所述床体(1)底端四角处设置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底部安装有万向轮(7),所述床体(1)下侧的所述支撑柱(6)上设置有置物板(8),所述置物板(8)两侧壁上对称安装有调节按钮(9),所述置物板(8)上对应所述护栏腔(2)处对称设置有电动推杆(10),所述电动推杆(10)远离所述置物板(8)一端连接有护栏二(11),所述护栏二(11)内设置有护栏框架(12),所述护栏二(11)外连接有防撞垫(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儿科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腔(2)成型于所述床体(1)上,所述护栏腔(2)为矩形状结构,所述护栏一(3)与所述床体(1)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冰芝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温江区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