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立体突起面包格直充羽绒服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864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8:28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立体突起面包格直充羽绒服面料,包括表组织和里组织,所述表组织为表经和表纬交织而成,所述里组织为里经和里纬交织而成,所述表组织和里组织通过里经接结法,表经接结法,联合接结法,接结经接结法或接结纬接结法中的任意一种方法进行接结,所述表经和表纬均采用无弹纱线,所述里经采用无弹纱线,所述里纬采用弹力纱线。本技术的羽绒服面料具有立体蓬松时尚效果,解决普通羽绒面料使用两层内胆布或者再使用一层里布,使用成本高,资源浪费,造成碳排放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具体涉及双层立体突起面包格直充羽绒服面料


技术介绍

1、羽绒面料结构是指羽绒面料可填充腔体的结构。传统羽绒面料的结构为双夹片式结构,所形成的填充腔体为管状或格状。管状或格状填充腔体是表层和里层的面料通过手工缝制或绗缝机工艺形成的管状或格状的空间结构。羽绒面料一般都为机织面料,需要有良好的透气性、手感和柔软性。平纹和斜纹组织是羽绒织物最常用的两大组织。传统羽绒面料制品的制作都不可避免的需要经过缝制工艺过程即绗缝工艺。绗缝工艺就是将被子铺平固定在绗缝机上,让填充物(鹅绒、鸭绒等)均匀分布,设置好缝制参数(如4*4、7*7),用缝制线直接将羽绒制品的上下两层进行缝合,从而固定填充物的一种生产工艺,也称之为绗缝。由于绗缝是直接对上下两层羽绒制品进行缝合,因此可以较好的防止其内填充物的来回移动,能够保证羽绒制品的基本属性。

2、绗缝虽然优点众多,但对于人们常用的保暖性羽绒制品(羽绒服、羽绒被、睡袋等)来说,绗缝工艺存在诸多缺点。从传统羽绒制品的制作工艺流程来看,绗缝工序使得羽绒制品的生产流程变长,耗时过多,而且目前的绗缝仍需要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立体突起面包格直充羽绒服面料,包括表组织和里组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组织为表经和表纬交织而成,所述里组织为里经和里纬交织而成,所述表组织和里组织通过里经接结法,表经接结法,联合接结法,接结经接结法或接结纬接结法中的任意一种方法进行接结, 所述表经和表纬均采用无弹纱线,所述里经采用无弹纱线,所述里纬采用弹力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立体突起面包格直充羽绒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组织经印染整理后呈堆积起皱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立体突起面包格直充羽绒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里组织经印染整理后呈平整无皱结构。>

4.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立体突起面包格直充羽绒服面料,包括表组织和里组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组织为表经和表纬交织而成,所述里组织为里经和里纬交织而成,所述表组织和里组织通过里经接结法,表经接结法,联合接结法,接结经接结法或接结纬接结法中的任意一种方法进行接结, 所述表经和表纬均采用无弹纱线,所述里经采用无弹纱线,所述里纬采用弹力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立体突起面包格直充羽绒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组织经印染整理后呈堆积起皱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立体突起面包格直充羽绒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里组织经印染整理后呈平整无皱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立体突起面包格直充羽绒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经和里经均为30d的dty涤纶纱线,所述表纬为35d的dty涤纶纱线,所述里纬为35d+20d氨纶acy涤纶空包纱或无氨弹力t400纤维或无氨弹力t800纤维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立体突起面包格直充羽绒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组织包括第一表组织,第二表组织,第三表组织和第四表组织,其中第一表组织和第三表组织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克丰李焱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云豆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