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种牛配种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8472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8:26
本技术公开一种可调节种牛配种支撑架,包括支撑壳,所述支撑壳的内部设置有手摇双向螺纹杆,手摇双向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滑块,每个滑块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支撑壳的上方分别设置有两个收纳筒和两个弧形托板,每个弧形托板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踏板,每个收纳筒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外表面开设有五个第一限位槽。本技术通过支撑壳、手摇双向螺纹杆、滑块、移动板、收纳筒、第一支撑杆、第一限位槽、第一定位销、踏板和弧形托板,两个弧形托板能够拖住母牛的腹部,两个踏板方便种牛前蹄的踩踏支撑,用手摇动手摇双向螺纹杆能够使与手摇双向螺纹杆螺纹连接的两个滑块相互靠近或者远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配种,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种牛配种支撑架


技术介绍

1、配种,指的是使雌雄两性动物的生殖细胞结合以繁殖后代,以达到扩大种群的目的,以配种必须在最佳时间,使精子和卵子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受胎效果,其中对于种牛这种公牛的配种过程对牛的繁育十分重要,而为了提高种牛的交配便捷度和成功率,常使用到相应的配种支撑架来辅助种牛的配种过程。

2、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14128901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种牛配种支撑架,先将待配种的母牛放置于该配种空间,将母牛的头部放置于头部固定口,通过驱动机构带动配种板沿第一导向槽运动,带动第一导向板在第一导向槽内滑动,同时,也带动第二导向板在第二导向槽内滑动;当第一导向板向配种架运动时,第一导向板靠近配种架的一端会伸入头部固定口中,从而降低母牛的头部空间,对母牛的头部进行固定。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虽然能对母牛的头部和身体的双重固定,但上述技术方案缺少辅助种牛爬母牛臀部的可调节支撑结构,进而公牛长时间趴在母牛臀部容易因四肢疲劳脱离母牛臀部而影响配种进度和效率,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种牛配种支撑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调节种牛配种支撑架,用以解决公牛长时间趴在母牛臀部容易因四肢疲劳脱离母牛臀部而影响配种进度和效率的问题。

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可调节种牛配种支撑架,包括支撑壳,所述支撑壳的内部设置有手摇双向螺纹杆,所述手摇双向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滑块,每个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支撑壳的上方分别设置有两个收纳筒和两个弧形托板,每个所述弧形托板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踏板,每个所述收纳筒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表面开设有五个第一限位槽,每个所述收纳筒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定位销。

3、根据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滑块的外表面均与支撑壳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壳的下方设置有两个支撑板,每个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收纳壳。

4、根据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收纳壳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相同的第二限位槽。

5、根据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收纳筒的底端均与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收纳壳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二定位销,每个所述第二定位销靠近收纳壳的一端均依次贯穿收纳壳和第二支撑杆并延伸至第二支撑杆的内部,每个所述第二定位销的外表面分别与收纳壳的内壁和第二限位槽的内壁相接触。

6、根据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支撑板的外侧均设置有两个转动杆,每个所述转动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7、根据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踏板的底面均与第一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每个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均设置有手拧螺栓,每个所述手拧螺栓靠近转动杆的一端均依次贯穿转动杆和支撑板并延伸至支撑板的内部,每个所述手拧螺栓的外表面均与支撑板的内壁螺纹连接,每个所述手拧螺栓的外表面均与转动杆的内壁相接触。

8、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辅助轴承,每个所述辅助轴承的内圈均与手摇双向螺纹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9、根据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第一定位销靠近收纳筒的一端均依次贯穿收纳筒和第一支撑杆并延伸至第一支撑杆的内部,每个所述第一定位销的外表面分别与收纳筒的内壁和第一限位槽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手摇双向螺纹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手握转筒,所述手握转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套。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1、通过设置有支撑壳、手摇双向螺纹杆、滑块、移动板、收纳筒、第一支撑杆、第一限位槽、第一定位销、踏板和弧形托板的相互配合,两个弧形托板能够拖住母牛的腹部,两个踏板方便种牛前蹄的踩踏支撑,用手摇动手摇双向螺纹杆能够使与手摇双向螺纹杆螺纹连接的两个滑块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第一支撑杆在收纳筒内部滑动后能够被第一限位槽和第一定位销的配合固定位置,进而固定踏板和弧形托板合适的辅助种牛配种的高度位置,起到辅助支撑公牛前蹄进的踩踏而使种牛配种过程省力的作用,实现防止公牛长时间趴在母牛臀部容易因四肢疲劳脱离母牛臀部而影响配种进度和效率的目的,避免因缺少辅助种牛爬母牛臀部的可调节支撑结构,进而公牛长时间趴在母牛臀部容易因四肢疲劳脱离母牛臀部而影响配种进度和效率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种牛配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壳(1),所述支撑壳(1)的内部设置有手摇双向螺纹杆(2),所述手摇双向螺纹杆(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滑块(3),每个所述滑块(3)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4),所述支撑壳(1)的上方分别设置有两个收纳筒(5)和两个弧形托板(10),每个所述弧形托板(10)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踏板(9),每个所述收纳筒(5)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6),所述第一支撑杆(6)的外表面开设有五个第一限位槽(7),每个所述收纳筒(5)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定位销(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种牛配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块(3)的外表面均与支撑壳(1)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壳(1)的下方设置有两个支撑板(11),每个所述支撑板(11)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收纳壳(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种牛配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收纳壳(12)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3),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杆(13)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相同的第二限位槽(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种牛配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收纳筒(5)的底端均与移动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收纳壳(12)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二定位销(15),每个所述第二定位销(15)靠近收纳壳(12)的一端均依次贯穿收纳壳(12)和第二支撑杆(13)并延伸至第二支撑杆(13)的内部,每个所述第二定位销(15)的外表面分别与收纳壳(12)的内壁和第二限位槽(14)的内壁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种牛配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板(11)的外侧均设置有两个转动杆(16),每个所述转动杆(16)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种牛配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踏板(9)的底面均与第一支撑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每个所述转动杆(16)的外侧均设置有手拧螺栓(18),每个所述手拧螺栓(18)靠近转动杆(16)的一端均依次贯穿转动杆(16)和支撑板(11)并延伸至支撑板(11)的内部,每个所述手拧螺栓(18)的外表面均与支撑板(11)的内壁螺纹连接,每个所述手拧螺栓(18)的外表面均与转动杆(16)的内壁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种牛配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辅助轴承(21),每个所述辅助轴承(21)的内圈均与手摇双向螺纹杆(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种牛配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定位销(8)靠近收纳筒(5)的一端均依次贯穿收纳筒(5)和第一支撑杆(6)并延伸至第一支撑杆(6)的内部,每个所述第一定位销(8)的外表面分别与收纳筒(5)的内壁和第一限位槽(7)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手摇双向螺纹杆(2)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手握转筒(19),所述手握转筒(1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套(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种牛配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壳(1),所述支撑壳(1)的内部设置有手摇双向螺纹杆(2),所述手摇双向螺纹杆(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滑块(3),每个所述滑块(3)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4),所述支撑壳(1)的上方分别设置有两个收纳筒(5)和两个弧形托板(10),每个所述弧形托板(10)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踏板(9),每个所述收纳筒(5)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6),所述第一支撑杆(6)的外表面开设有五个第一限位槽(7),每个所述收纳筒(5)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定位销(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种牛配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块(3)的外表面均与支撑壳(1)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壳(1)的下方设置有两个支撑板(11),每个所述支撑板(11)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收纳壳(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种牛配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收纳壳(12)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3),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杆(13)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相同的第二限位槽(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种牛配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收纳筒(5)的底端均与移动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收纳壳(12)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二定位销(15),每个所述第二定位销(15)靠近收纳壳(12)的一端均依次贯穿收纳壳(12)和第二支撑杆(13)并延伸至第二支撑杆(13)的内部,每个所述第二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铭张国庆赫海龙汪稳胡湧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庚源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