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油构件、电机冷却结构及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8404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8:26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喷油构件、电机冷却结构及电机,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包括内部喷油体、外部喷油体以及中部连接体。内部喷油体的内部周向开设有第一内侧油道,内部喷油体的外周开设有多个内侧喷油孔,多个内侧喷油孔均连通第一内侧油道;外部喷油体的内部周向开设有第一外侧油道,外部喷油体的内周开设有多个外侧喷油孔,多个外侧喷油孔均连通第一外侧油道;中部连接体的内部设有用于连通外部油路的连通油道,内部喷油体和外部喷油体分别连接在中部连接体两侧,且连通油道分别连通第一内侧油道和第一外侧油道。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喷油构件,能够同时对电枢绕组的内圈和外圈进行冷却,能够对电机形成良好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机,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喷油构件、电机冷却结构及电机


技术介绍

1、电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已开始于变速箱集成或控制器等集成于一体,随着功率密度要求越来越高,不管是作为一个整体还是单电机,其散热问题也变得更加重要,因此,对冷却方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2、为了实现电机的最佳冷却效果,需要对电机中主要的发热部件电枢绕组冷却。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多条管道向电枢绕组外圈喷淋冷却油,采用转轴输送冷却油向电枢绕组内圈喷淋冷却油。但上述两种方式均存在各自的弊端,比如对电枢绕组外圈冷却的多条管道,冷却范围有限且多条管道需要多次安装,操作繁琐;对电枢绕组内圈冷却,当整车速度较低时,由于转轴的转速低,形成的离心力难以将冷却油甩至电枢绕组且范围比较随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油构件,兼顾电枢绕组的内圈和外圈的冷却,能够对电机形成良好的冷却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喷油构件,包括:

3、内部喷油体,所述内部喷油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油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油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连接体(300)的内侧设有朝向轴承的轴承喷油孔(320),所述轴承喷油孔(320)连通所述连通油道(3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喷油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油道(310)包括: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喷油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喷油体(100)为圆环结构,所述外部喷油体(200)为半圆环结构,二者高度一致且同轴设置,所述中部连接体(300)的下部形成避让电枢绕组的避让槽(330),所述内部喷油体(100)和所述外部喷油体(2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油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油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连接体(300)的内侧设有朝向轴承的轴承喷油孔(320),所述轴承喷油孔(320)连通所述连通油道(3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喷油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油道(310)包括: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喷油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喷油体(100)为圆环结构,所述外部喷油体(200)为半圆环结构,二者高度一致且同轴设置,所述中部连接体(300)的下部形成避让电枢绕组的避让槽(330),所述内部喷油体(100)和所述外部喷油体(200)分别连接在所述中部连接体(300)两侧的下端。

5.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喷油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喷油体(100)、所述外部喷油体(200)以及所述中部连接体(300)一体注塑成型。

6.一种电机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喷油构件和端盖主体(400),所述中部连接体(300)通过连接构件安装于所述端盖主体(400)的内侧,所述端盖主体(400)内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长志孙厚朝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传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