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围油廻水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7594 阅读:214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围油廻水湾,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流流速较大时围油栏斜布溢油易从围油栏和水岸交汇处流失,拦油效果差的问题。围油廻水湾,包括围油栏、水道,围油栏斜跨布设在两岸间,在围油栏下游一端的岸边挖筑成廻水湾,它具有与水道连通的水湾开口,水湾开口包括上游侧边和下游开口侧边,围油栏的上游端固设在另一侧岸边。由于原来被水岸截止的油流通道被延伸并远离主水流,围油栏拦住的油不在水岸处停留不会被涡流卷带,而是顺畅进入有离心分离作用的廻水湾的水面中心,解决了围油栏与水岸交界处漏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面溢油回收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围油廻水湾
技术介绍
在水面溢油回收领域中,围油栏是防止溢油扩散的主要工具。围油栏布设时,其 长度方向一般垂直于水流方向,围油栏垂直拦截溢油,然而,围油栏能够拦住溢油的水流临 界流速Vlis很低,国内外的围油栏研究者指出,此水流临界流速Vlis只有0. 7 1. 0节(约 0. 35 0. 5m/s),其中绝大多数围油栏研究者认为只有0. 7节。若水流流速V高于此值,由 于水流流速V过高,油层会随水流潜过围油栏栏底流到其另一侧去,从而使溢油流失,围油 栏就起不到拦油作用。许多收油作业现场其水流流速V远超过此临界流速Vlis,为解决水流流速V超过 临界流速Vlis时,围油栏垂直布设丧失拦油作用的问题,目前采用的办法是将围油栏在长度 方向上相对水流方向偏转一定角度布设,参见图1所示,即围油栏1斜布与水道2交叉形 成一定角度,取其中的非钝角称为布栏角β,从而将水流流速V分解为沿围油栏长度方向 与水流方向垂直的法向流速Vte和围油栏长度方向与水流方向平行的切向流速Vw,Vft = Vsinii,切向流速Vw对围油栏拦油没有影响,只有当Vte= Vsinii < Vlis,才不会产生溢油 流失的现象,根据水流流速V的大小适当选用布栏角β可以避免漏油,然而围油栏倾斜布 设也存在如下一些缺点1、斜布设时,围油栏下游端与岸边交界处由于溢油流与水流交汇 产生急剧转向而产生涡流,涡流夹带溢油从此处潜过围油栏底,也会使溢油流失;2、如果水 流速度V很大,只有充分减小布栏角β,才能使VteSVlis,但如布栏角β过分小,则围油栏 的使用长度增加,既不经济又难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围油廻水湾,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流流速较大时采用围油栏斜 布时溢油易从围油栏和水岸交汇处流失,导致拦油效果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围油廻水湾,包括围油栏、水道和水道两侧的水岸,所述围油栏倾斜横跨布设 在所述水岸之间,在所述围油栏的下游端的水岸岸边处挖筑形成廻水湾,所述廻水湾具有 与所述水道连通的水湾开口,所述水湾开口包括上游开口侧边和下游开口侧边,所述围油 栏的上游端相对固设在另一侧水岸的岸边处。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所述廻水湾的轮廓为弧形。所述廻水湾的内壁由砖或石头或混凝土砌成。所述廻水湾的内壁贴附有与其相适配的金属板。所述围油栏下游端上设有浮动隔离装置,所述浮动隔离装置包括浮筒,所述浮筒 上设有胶皮,所述胶皮紧靠在所述水湾开口的下游开口侧边处。3所述水道为海道或河道。所述围油栏倾斜角度为0° 9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围油廻水湾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围油栏的下游端水岸的岸边处用挖掘机或人工沿水岸内壁向外开挖出弧 形廻水湾轮廓,廻水湾的水湾开口与水道连通,形成一片水域;(2)、在廻水湾的内部用砖或石头或混凝土加固堆砌形成廻水湾的内壁。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所述廻水湾的内壁也可由金属板加固形成。所述围油栏下游端上设有浮动隔离装置,所述浮动隔离装置包括浮筒,所述浮筒 上设有胶皮,所述胶皮紧靠在所述水湾开口的下游开口侧边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围油栏斜布时,围油栏的下游端水道岸边开挖廻水湾,水道和廻 水湾以及水湾开口的壁,相当是围油栏和原来油流通道的延伸,使原来被水岸截止的油流 通道被延伸并远离主水流,围油栏拦住的油不在水岸处停留不会被涡流卷带,而是顺畅进 入有离心分离作用的廻水湾的水面中心,解决了围油栏与水岸交界处漏油的问题。2、将溢油流与水流引至水湾内,由于水湾为弧状,因此溢油流和水流在水湾内的 流动形成离心作用,密度较大的溢油流向水湾中心积聚,水流从水湾下部返回流向水道,从 而便于收油。3、本专利技术中廻水湾施工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 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围油栏的布设结构示意图;图中V、水流速度;Vte 水流沿围油栏的法向速度;VW、水流沿围油栏的切向速 度;1、围油栏;2、水道;β、布栏角;图2为本专利技术围油廻水湾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图中1、围油栏;11、上游端;12、下游端;2、水道;3、水岸I ;4、水岸II ;5、廻水湾; 6、水湾开口 ;61、上游开口侧边;62、下游开口侧边;7、浮筒隔离装置;8、金属桩;9、溢油; β、布栏角。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 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4图1为现有技术中围油栏的布设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围油廻水湾一个实施 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围油廻水湾, 包括围油栏1、水道2和水道两侧的水岸13、水岸114,围油栏1倾斜横跨布设在水岸13和 水岸Π4之间,在围油栏1的下游端12的水岸13岸边处挖筑形成有廻水湾5,廻水湾5具 有与水道2连通的水湾开口 6,水湾开口 6包括上游开口侧边61和下游开口侧边62,围油 栏1的上游端11相对固设在另一侧水岸114的岸边处。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围油廻水湾的具体施工过程中,在水流速度较大的水域,先 在围油栏1的下游端12的水岸13用挖掘机或人工沿水岸13内壁向外开挖出弧形廻水湾 5的轮廓,廻水湾5的水湾开口 6与水道2连通,形成一片水域,必要时可清理水道2,便于 廻水湾5内的水返回流向水道2内;然后,在廻水湾5的内部用砖或石头或混凝土加固堆砌 形成廻水湾的内壁。将围油栏1倾斜横跨布设在水道2两侧的水岸13和水岸114之间时,根据水流速 度大小,围油栏1的倾斜角即布栏角β角度范围为30° 90°,本实施例中布栏角β为 30°。围油栏1的上游端11和下游端12的固定,可通过在水岸13和水岸114上设置金属 桩或比较结实的墙体,分别将围油栏1的下游端12和上游端11栓设在金属桩或墙体上, 本实施例中上游端11和下游端12分布栓设在水岸114和水岸13和的金属桩8上,当然, 围油栏1的固定方式不限于本实施例中所列方式,其它固定方式也属于本实施例的保护范 围。水道2可以为海道或河道,自然海道及河道或者人工海道及河道均可,图1中箭头所示 方向即为水流方向。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选的,为使溢油流和水流进入廻水湾5内后形成产生离心 运动便于使溢油流和水流离心分离,廻水湾5的轮廓为近似圆形的弧形,是由于存在水湾 开口 6而使其呈弧形,其直径、深度以及水湾开口 6的宽度视水道2的面积、深度及水面上 溢油量的大小而定。为增强廻水湾5的强度防止长期水流冲击使水湾坍塌,其内壁由砖或石头或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围油廻水湾,包括围油栏、水道和水道两侧的水岸,所述围油栏倾斜横跨布设在所述水岸之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围油栏的下游端的水岸岸边处挖筑形成廻水湾,所述廻水湾具有与所述水道连通的水湾开口,所述水湾开口包括上游开口侧边和下游开口侧边,所述围油栏的上游端相对固设在另一侧水岸的岸边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述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光明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4年12月18日 04:49
    位于海南省临高县西部新盈镇海边南接儋州市西临一国越南一省广西是海南岛最美丽海产品最丰富的港湾之一面积约156平方公里因湾顶临高县一侧有头嘴港别名后水港湾从港名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