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井咸淡水同步开采回灌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7409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6: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同井咸淡水同步开采回灌装置及其方法,涉及水资源开采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依次穿过淡水层、第一隔水层、咸水层、第二隔水层和浓咸水层的水井,水井内设有用于抽取淡水和咸水的水管;水管的侧壁在与淡水层相对应的区域设有用于淡水进出的第一通孔,水管的侧壁在与咸水层相对应的区域设有至少用于咸水进入的第二通孔;水管上设有第一水泵,以及用于过滤和净化咸水的过滤组件;同井咸淡水同步开采回灌装置还设置有排放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同步抽取淡水层和咸水层内的咸淡水,有效避免了咸水升锥问题,并通过将浓咸水回灌至浓咸水层,避免了直接排放浓咸水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且本发明专利技术仅需设置一个水井,降低了水资源开采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资源开采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同井咸淡水同步开采回灌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在开采淡水资源时,随着水资源的持续开采,咸淡水的分界层将上移即出现“咸水升锥”现象,导致部分咸水将进入抽水井内,抽出的水因咸度过高而无法使用;且开采到的浓咸水直接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现有技术中需分别设置水井来实现淡水和咸水的开采,水资源开采成本较高。

2、故如何避免咸水升锥问题,提高淡水开采质量,避免开采到的浓咸水污染环境,并降低水资源开采成本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井咸淡水同步开采回灌装置及其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以避免咸水升锥问题,提高淡水开采质量,避免开采到的浓咸水污染环境,并同时降低水资源开采成本。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同井咸淡水同步开采回灌装置,包括依次穿过淡水层、第一隔水层、咸水层、第二隔水层和浓咸水层的水井,所述水井内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井咸淡水同步开采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穿过淡水层、第一隔水层、咸水层、第二隔水层和浓咸水层的水井,所述水井内设有用于抽取淡水和咸水的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井咸淡水同步开采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内置于所述水管中,所述水管的侧壁在与浓咸水层相对应的区域设有用于浓咸水排出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构成所述排放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井咸淡水同步开采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设置有咸水进口、淡水出口以及浓咸水出口,并且所述过滤组件通过所述咸水进口和所述淡水出口串接于所述水管上,所述咸水进口位于所述淡水出口的下游,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井咸淡水同步开采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穿过淡水层、第一隔水层、咸水层、第二隔水层和浓咸水层的水井,所述水井内设有用于抽取淡水和咸水的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井咸淡水同步开采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内置于所述水管中,所述水管的侧壁在与浓咸水层相对应的区域设有用于浓咸水排出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构成所述排放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井咸淡水同步开采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设置有咸水进口、淡水出口以及浓咸水出口,并且所述过滤组件通过所述咸水进口和所述淡水出口串接于所述水管上,所述咸水进口位于所述淡水出口的下游,所述浓咸水出口连接有浓咸水回流管,所述浓咸水回流管伸入至所述浓咸水层,所述浓咸水回流管构成所述排放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同井咸淡水同步开采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在与咸水层相对应的区域还设有用于抽取咸水的第二水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仕玉治李占华黄继文李福林郭磊黎明扬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