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萧维嘉专利>正文

一种自复位蜂巢结构以及雨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6282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6:02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复位蜂巢结构以及雨伞,蜂巢结构包括下蜂巢、推拉件以及主杆件,下蜂巢与推拉件组装为一体,两者同步上行使主杆件锁定下蜂巢,推拉件具有解锁触发部,推拉件相较于下蜂巢下行,解锁触发部使下蜂巢弹性形变,以解除下蜂巢的锁定状态,下蜂巢上一体形成有弹性形变部,推拉件上一体形成有复位触发部;推拉件受力沿下蜂巢下行,复位触发部使弹性形变部发生弹性形变,推拉件受力撤销时,弹性形变部作用于复位触发部,使推拉件上行复位。蜂巢结构增设用于推拉件复位的结构,确保推拉件有效复位,增设的弹性形变部、复位触发部均与相应结构一体成型,减少组装环节,避免了组装结构之间的不稳定性,保证复位件的复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雨具,尤其是雨伞的蜂巢结构。


技术介绍

1、现有一种雨伞的骨架包括中棒、上蜂巢、下蜂巢以及推拉件,推拉件与下蜂巢组装为一体,两者套设在中棒上,推拉件可沿下蜂巢上下运动一定行程,在该行程之外则通过施力于推拉件使其与下蜂巢沿中棒上行、下行。下蜂巢上行至中棒的顶部可与中棒本身或是上蜂巢锁定,使雨伞处于打开状态,关闭雨伞时,施力于推拉件使其先沿下蜂巢下行以通过解锁触发部解除下蜂巢的锁定。在雨伞关闭之后为了使推拉件上行复位,现有雨伞通常借由下蜂巢的解锁触发部的复位来实现,然后大量的实践证明该方案中推拉件的复位效果较差,甚至有部分产品开始额外的组装弹性件来辅助推拉件复位。因此,现有该类型雨伞,尤其是骨架部分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了推拉件复位结构的雨伞蜂巢结构以及具有该结构的雨伞。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复位蜂巢结构,所述蜂巢结构包括下蜂巢、推拉件以及主杆件,所述下蜂巢与所述推拉件组装为一体,两者同步上行使所述主杆件锁定所述下蜂巢,所述推拉件具有解锁触发部,所述推拉件相较于所述下蜂巢下行,所述解锁触发部解除所述下蜂巢的锁定状态,所述下蜂巢上一体形成有弹性形变部,所述推拉件上一体形成有复位触发部;所述推拉件受力沿所述下蜂巢下行,所述复位触发部使所述弹性形变部发生弹性形变,所述推拉件受力撤销时,所述弹性形变部作用于所述复位触发部,使所述推拉件上行复位。

3、如前所述的一种自复位蜂巢结构,所述弹性形变部包括两条纵杆,所述两条纵杆之间形成有夹持槽,所述夹持槽上方开口;所述复位触发部下行经由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夹持槽,使所述两条纵杆的上段扩张形变。

4、如前所述的一种自复位蜂巢结构,所述复位触发部下部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夹持槽宽度,其上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夹持槽的宽度。

5、如前所述的一种自复位蜂巢结构,所述推拉件的上部分插装于所述下蜂巢,所述推拉件、下蜂巢两者的内部轴向贯通形成内腔;所述下蜂巢包括蜂巢底座,以及由所述蜂巢底座朝上延伸出的至少两块弹片,各所述弹片环绕于所述内腔分布,各所述弹片上设有锁扣部,所述主杆件上设有锁舌部,所述锁扣部、锁舌部配合将所述下蜂巢与所述主杆件锁定;各弹片的相邻处均配置有所述解锁触发部,所述解锁触发部一体成型于所述推拉件上,所述推拉件受力沿所述下蜂巢下行,所述解锁触发部使相应所述弹片径向扩张而解除所述锁扣部、锁舌部的锁定。

6、如前所述的一种自复位蜂巢结构,各所述弹片的相邻处均形成有间隔槽,各所述间隔槽的下部均设有由所述蜂巢底座往上延伸而成的所述两条纵杆;所述推拉件上设有至少两块侧板,各所述侧板与一所述间隔槽对应,各所述侧板上设有导向凸条,所述导向凸条的下段可滑动的嵌套于相应所述两条纵杆之间的所述夹持槽内,所述导向凸条的上段设有所述复位触发部、解锁触发部。

7、如前所述的一种自复位蜂巢结构,各相邻所述弹片的侧上部朝相应所述间隔槽中延伸出一支臂,各所述支臂的外端面呈倾斜状,以使相应所述间隔槽的上部呈下窄上宽的状态;所述解锁触发部适配于所述间隔槽的上部。

8、如前所述的一种自复位蜂巢结构,所述复位触发部、所述解锁触发部分别呈倒三角状、球状或是倒锥状。

9、如前所述的一种自复位蜂巢结构,所述锁扣部呈孔状,所述锁舌部呈凸台状,且所述锁舌部的底面由下至上朝外倾斜。

10、如前所述的一种自复位蜂巢结构,所述主杆件为上蜂巢或中棒。

11、一种雨伞,所述雨伞包括骨架以及伞布,所述伞布铺设于所述骨架上,所述骨架包括如前任一项所述的自复位蜂巢结构。

12、本公开的有益效果:蜂巢结构增设用于推拉件复位的结构,包括在上蜂巢上一体成型的弹性形变部,在推拉件上一体成型的复位触发部,施力操作推拉件沿下蜂巢下行解锁的过程中,复位触发部与推拉件一通下行,使得弹性形变部产生弹性形变,处于蓄能状态;对拖拉机的下行施力撤销之后,弹性形变部释能复位,将作用力传递至复位触发部,从而带动推拉件上行复位。且增设的弹性形变部、复位触发部均与相应结构一体成型,减少组装环节,避免了组装结构之间的不稳定性,有利于保证复位件的复位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复位蜂巢结构,所述蜂巢结构包括下蜂巢、推拉件以及主杆件,所述下蜂巢与所述推拉件组装为一体,两者同步上行使所述主杆件锁定所述下蜂巢,所述推拉件具有解锁触发部,所述推拉件相较于所述下蜂巢下行,所述解锁触发部使所述下蜂巢弹性形变,以解除所述下蜂巢的锁定状态,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复位蜂巢结构,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复位蜂巢结构,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复位蜂巢结构,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复位蜂巢结构,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复位蜂巢结构,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复位蜂巢结构,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复位蜂巢结构,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复位蜂巢结构,其特征在于:

10.一种雨伞,所述雨伞包括骨架以及伞布,所述伞布铺设于所述骨架上,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复位蜂巢结构,所述蜂巢结构包括下蜂巢、推拉件以及主杆件,所述下蜂巢与所述推拉件组装为一体,两者同步上行使所述主杆件锁定所述下蜂巢,所述推拉件具有解锁触发部,所述推拉件相较于所述下蜂巢下行,所述解锁触发部使所述下蜂巢弹性形变,以解除所述下蜂巢的锁定状态,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复位蜂巢结构,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复位蜂巢结构,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复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维嘉
申请(专利权)人:萧维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