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回火的多孔喷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6204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6:0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回火的多孔喷嘴,涉及到防回火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输氢管,输氢管的底端设置有进氢管,输氢管的顶端设置有布氢管,布氢管的顶部开设有若干喷氢孔,进氢管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布氢管上设置有进氧组件,进氧组件用于氧气的供给,输氢管的内壁固定有载管,载管的内壁固定有载块。通过弹簧牵引第一塞体下移,使得盖板上方发生回火时,第一塞体可以及时的对载管的上端口进行封堵,与此同时,光强传感器检测到火光,会将信号传递给控制模块,迫使控制模块操控气缸瞬时运转,使得气缸伸长后推动第三塞体下移,将载筒内部的水挤入固定筒内部,利用水压推动第二塞体上移,使得第二塞体完成对载管下端口的封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回火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防回火的多孔喷嘴


技术介绍

1、通过电解水溶液产生的氢气和氧气,可以作为家用氢源通入燃气灶进行燃烧,但是在发生事故或系统不稳定的状况下,当管内燃气压力降低时,燃烧点的火会通过管道向气源方向蔓延,进而烧坏电解装置,甚至发生安全事故,为了防止回火漫延至电解装置处,需要在提供气体的导管处安装一个防回火器,从而保证装置的安全性。

2、授权公开号为cn215523271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防回火的多孔喷嘴。该防回火的多孔喷嘴在使用时,仅依赖抗压弹簧带动通气活塞对进氢管单向封堵来隔绝回火,其密封效果较差,安全性较低,容易因封堵不及时而出现故障,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回火的多孔喷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防回火的多孔喷嘴在使用时,仅依赖抗压弹簧带动通气活塞对进氢管单向封堵来隔绝回火,其密封效果较差,安全性较低,容易因封堵不及时而出现故障,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回火的多孔喷嘴,包括输氢管,所述输氢管的底端设置有进氢管,所述输氢管的顶端设置有布氢管,所述布氢管的顶部开设有若干喷氢孔,所述进氢管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所述布氢管上设置有进氧组件,所述进氧组件用于氧气的供给,所述输氢管的内壁固定有载管,所述载管的内壁固定有载块,所述载块的上表面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有第一塞体,所述第一塞体位于载管的上方,且第一塞体的顶部固定有盖板,所述载管的顶端固定有橡胶圈和两限位杆,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固定有两铁片,所述盖板上开设有用于限位杆滑动的通孔,所述限位杆的顶端固定有挡块,所述输氢管上设置有截断组件,所述截断组件用于载管底端的封堵以及加快第一塞体下移的速率。

3、进一步的,所述进氧组件包括布氧管,所述布氧管套设在布氢管的外部,所述布氧管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上开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若干喷氧孔。

4、进一步的,所述输氢管上设置有进氧管,所述进氧管与内腔相连通,所述进氧管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阀。

5、进一步的,所述截断组件包括载筒、控制模块、光强传感器、两固定块和两电磁铁,所述控制模块和两电磁铁均设置在输氢管的外部,所述光强传感器和两固定块均设置在输氢管的内部,且两固定块均设置在载管的下方。

6、进一步的,所述载筒与输氢管之间设置有托板,两所述固定块之间固定有固定筒。

7、进一步的,所述载筒与固定筒之间设置有输液管,所述固定筒的顶部滑动插接有第二塞体。

8、进一步的,所述载筒的顶部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三塞体,所述第三塞体与载筒的内壁滑动配合。

9、综上,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0、1、本技术中,通过弹簧牵引第一塞体下移,使得盖板上方发生回火时,第一塞体可以及时的对载管的上端口进行封堵,与此同时,光强传感器检测到火光,会将信号传递给控制模块,迫使控制模块操控气缸瞬时运转,使得气缸伸长后推动第三塞体下移,将载筒内部的水挤入固定筒内部,利用水压推动第二塞体上移,使得第二塞体完成对载管下端口的封堵,以此确保对输氢管内部氢气的有效截断,提升防回火的整体效果。

11、2、本技术中,借助光强传感器检测输氢管内部出现火光后,光强传感器会将信号传递给控制模块,迫使控制模块操控两电磁铁运转,使得两电磁铁借助磁力牵引铁片下移,以此提升第一塞体的下移速率,使得第一塞体能更快速的完成对载管上端口的封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回火的多孔喷嘴,包括输氢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氢管(1)的底端设置有进氢管(2),所述输氢管(1)的顶端设置有布氢管(3),所述布氢管(3)的顶部开设有若干喷氢孔(4),所述进氢管(2)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5),所述布氢管(3)上设置有进氧组件,所述进氧组件用于氧气的供给,所述输氢管(1)的内壁固定有载管(6),所述载管(6)的内壁固定有载块(7),所述载块(7)的上表面固定有弹簧(8),所述弹簧(8)的顶端固定有第一塞体(9),所述第一塞体(9)位于载管(6)的上方,且第一塞体(9)的顶部固定有盖板(10),所述载管(6)的顶端固定有橡胶圈(11)和两限位杆(13),所述盖板(10)的下表面固定有两铁片(12),所述盖板(10)上开设有用于限位杆(13)滑动的通孔,所述限位杆(13)的顶端固定有挡块(14),所述输氢管(1)上设置有截断组件,所述截断组件用于载管(6)底端的封堵以及加快第一塞体(9)下移的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回火的多孔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氧组件包括布氧管(15),所述布氧管(15)套设在布氢管(3)的外部,所述布氧管(15)的内部开设有内腔(16),所述内腔(16)上开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若干喷氧孔(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回火的多孔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氢管(1)上设置有进氧管(18),所述进氧管(18)与内腔(16)相连通,所述进氧管(18)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阀(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回火的多孔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断组件包括载筒(20)、控制模块(21)、光强传感器(22)、两固定块(23)和两电磁铁(24),所述控制模块(21)和两电磁铁(24)均设置在输氢管(1)的外部,所述光强传感器(22)和两固定块(23)均设置在输氢管(1)的内部,且两固定块(23)均设置在载管(6)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回火的多孔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筒(20)与输氢管(1)之间设置有托板(25),两所述固定块(23)之间固定有固定筒(2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回火的多孔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筒(20)与固定筒(26)之间设置有输液管(27),所述固定筒(26)的顶部滑动插接有第二塞体(28)。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回火的多孔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筒(20)的顶部设置有气缸(29),所述气缸(29)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三塞体(30),所述第三塞体(30)与载筒(20)的内壁滑动配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回火的多孔喷嘴,包括输氢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氢管(1)的底端设置有进氢管(2),所述输氢管(1)的顶端设置有布氢管(3),所述布氢管(3)的顶部开设有若干喷氢孔(4),所述进氢管(2)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5),所述布氢管(3)上设置有进氧组件,所述进氧组件用于氧气的供给,所述输氢管(1)的内壁固定有载管(6),所述载管(6)的内壁固定有载块(7),所述载块(7)的上表面固定有弹簧(8),所述弹簧(8)的顶端固定有第一塞体(9),所述第一塞体(9)位于载管(6)的上方,且第一塞体(9)的顶部固定有盖板(10),所述载管(6)的顶端固定有橡胶圈(11)和两限位杆(13),所述盖板(10)的下表面固定有两铁片(12),所述盖板(10)上开设有用于限位杆(13)滑动的通孔,所述限位杆(13)的顶端固定有挡块(14),所述输氢管(1)上设置有截断组件,所述截断组件用于载管(6)底端的封堵以及加快第一塞体(9)下移的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回火的多孔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氧组件包括布氧管(15),所述布氧管(15)套设在布氢管(3)的外部,所述布氧管(15)的内部开设有内腔(16),所述内腔(16)上开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若干喷氧孔(17)。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卫琼周渝王英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泽众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