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载水现场浓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6197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6:0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压载水现场浓缩装置,其包括压载水进水模块、活体生物浓缩模块、指标微生物浓缩模块和压载水出水模块。其中,活体生物浓缩模块用于分别分离浓缩最小尺寸大于50微米的活体生物和最小尺寸位于10微米至50微米之间的活体生物;指标微生物浓缩模块用于对已滤去活体生物的压载水进行指标微生物的分离浓缩。通过在活体生物浓缩模块后设置指标微生物浓缩模块,对压载水样品进行分级分离浓缩,实现了压载水样品中指标微生物的浓缩采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压载水采样装置无法对指标微生物进行有效的分离浓缩,导致指标微生物的采集缺乏代表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载水浓缩采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载水现场浓缩装置


技术介绍

1、船舶压载水是为了保持船舶平衡而专门注入到压载水舱或卸空货舱的水,适量的压载水可保证船舶的螺旋桨吃水充分,将船舶尾波引发的船体震动降低到最低限度,并维持推进效率。

2、但是,船舶压载水是造成全球海洋生物入侵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船舶压载水排放造成的海洋污染和生物入侵日趋严重,为防止外来物种经由压载水进入陌生海域,国际海事组织规定一定条件下的压载水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为确保压载水处理效果,需要对压载水开展采样检测。现有的船舶压载水采样装置主要采用不同孔径的浮游生物采集网对压载水样品进行浓缩,然而,由于指标微生物为细菌病毒,浮游生物采集网无法对指标微生物进行有效的分离浓缩,导致指标微生物的采集普遍缺乏代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压载水现场浓缩装置。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压载水现场浓缩装置,包括压载水进水模块、活体生物浓缩模块、指标微生物浓缩模块和压载水出水模块;

4、所述压载水进水模块与所述活体生物浓缩模块连接并用于将压载水样品送入所述活体生物浓缩模块,所述活体生物浓缩模块与所述指标微生物浓缩模块连接并用于分离浓缩活体生物以及将已滤去活体生物的压载水送入所述指标微生物浓缩模块,所述指标微生物浓缩模块与所述压载水出水模块连接并用于分离浓缩指标微生物以及将已滤去指标微生物的压载水通过所述压载水出水模块排出。

5、进一步的,所述指标微生物浓缩模块包括第一滤膜组件,所述第一滤膜组件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浓液出口和第一渗透液出口;

6、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活体生物浓缩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渗透液出口与所述压载水出水模块连接并将已滤去指标微生物的压载水通过所述压载水出水模块排出,所述第一浓液出口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接并将过滤得到的微生物浓液回流到所述第一进水口。

7、进一步的,所述指标微生物浓缩模块还包括第一回流单元,所述第一回流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浓液出口连接,所述第一回流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回流单元包括第一进水阀、第二进水阀、第一出水阀和第一流量计;

9、所述第一进水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滤膜组件的第一浓液出口连接,所述第一进水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出水阀连接;所述第二进水阀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进水阀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出水阀之间,所述第二进水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滤膜组件的第一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计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水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滤膜组件的第一进水口之间。

10、进一步的,所述指标微生物浓缩模块还包括第一进水泵,所述第一进水泵的第一端与所述活体生物浓缩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进水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滤膜组件的第一进水口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指标微生物浓缩模块还包括第三进水阀、第四进水阀和第一压力表;

12、所述第三进水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水泵连接,所述第三进水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进水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进水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滤膜组件的第一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压力表设置在所述第三进水阀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进水阀的第一端之间。

13、进一步的,所述压载水进水模块包括第五进水阀、第六进水阀和第二流量计;

14、所述第六进水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进水阀连接,所述第六进水阀的第二端与所述活体生物浓缩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流量计设置在所述第五进水阀与所述第六进水阀之间。

15、进一步的,所述活体生物浓缩模块包括第一活体生物浓缩单元和第二活体生物浓缩单元;

16、所述第一活体生物浓缩单元用于分离浓缩最小尺寸大于50微米的活体生物;所述第二活体生物浓缩单元用于分离浓缩最小尺寸位于10微米至50微米之间的活体生物。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体生物浓缩单元包括第二滤膜组件,所述第二滤膜组件设有第二进水口、第二浓液出口和第二渗透液出口;

18、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压载水进水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渗透液出口与所述第二活体生物浓缩单元连接并将已滤去最小尺寸大于50微米的活体生物的压载水送入所述第二活体生物浓缩单元,所述第二浓液出口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接并将过滤得到的第一活体生物浓液回流到所述第二进水口。

1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活体生物浓缩单元包括第三滤膜组件,所述第三滤膜组件设有第三进水口、第三浓液出口和第三渗透液出口;

20、所述第三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活体生物浓缩单元连接,所述第三渗透液出口与所述指标微生物浓缩模块连接并将已滤去活体生物的压载水送入所述指标微生物浓缩模块,所述第三浓液出口与所述第三进水口连接并将过滤得到的第二活体生物浓液回流到所述第三进水口。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首先,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压载水现场浓缩装置设置了指标微生物浓缩模块,用于对指标微生物进行分离浓缩;其次,设置了回流单元,通过回流单元可以达到较高的截留率,使得采样结果更准确;另外,采用不同孔径的滤膜组件分别对不同最小尺寸的活体生物和指标微生物进行分离浓缩,滤膜组件更换便捷,可以防止压载水样品之间的交叉污染;还设置了多个流量计,用于对分离浓缩压载水进行定量计量,实现不同样品采样量的精准控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载水现场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载水进水模块、活体生物浓缩模块、指标微生物浓缩模块和压载水出水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载水现场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标微生物浓缩模块包括第一滤膜组件,所述第一滤膜组件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浓液出口和第一渗透液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载水现场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标微生物浓缩模块还包括第一回流单元,所述第一回流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浓液出口连接,所述第一回流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载水现场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流单元包括第一进水阀、第二进水阀、第一出水阀和第一流量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载水现场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标微生物浓缩模块还包括第一进水泵,所述第一进水泵的第一端与所述活体生物浓缩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进水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滤膜组件的第一进水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载水现场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标微生物浓缩模块还包括第三进水阀、第四进水阀和第一压力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载水现场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载水进水模块包括第五进水阀、第六进水阀和第二流量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载水现场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体生物浓缩模块包括第一活体生物浓缩单元和第二活体生物浓缩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载水现场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体生物浓缩单元包括第二滤膜组件,所述第二滤膜组件设有第二进水口、第二浓液出口和第二渗透液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载水现场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体生物浓缩单元包括第三滤膜组件,所述第三滤膜组件设有第三进水口、第三浓液出口和第三渗透液出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载水现场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载水进水模块、活体生物浓缩模块、指标微生物浓缩模块和压载水出水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载水现场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标微生物浓缩模块包括第一滤膜组件,所述第一滤膜组件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浓液出口和第一渗透液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载水现场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标微生物浓缩模块还包括第一回流单元,所述第一回流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浓液出口连接,所述第一回流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载水现场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流单元包括第一进水阀、第二进水阀、第一出水阀和第一流量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载水现场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标微生物浓缩模块还包括第一进水泵,所述第一进水泵的第一端与所述活体生物浓缩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雯玺邱珉熊丽丽韦美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北研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