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夜视仪及夜视仪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5940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58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夜视仪及夜视仪组件,夜视仪包括壳体、目镜组件、显示组件、光电转换组件、物镜组件和反光组件,壳体具有内腔、入光端和目镜端;反光组件设置于内腔,包括反光单元,反光单元设置于入光端与物镜组件之间,将进入入光端的光线反射向物镜组件的光接收单元;物镜组件设置于内腔,物镜组件包括光接收单元,物镜组件用于将接收的光线传输给光电转换组件;光电转换组件设置于内腔,用于将物镜组件传输来的光线进行光电转换,将转换后得到的电信号处理后再传输给显示组件;显示组件设置于内腔中,用于根据电信号进行显示;目镜组件设置于目镜端,用于人眼对显示组件显示的内容进行观看。解决现有夜视仪过长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夜视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夜视仪及夜视仪组件


技术介绍

1、随着夜视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普及,在野外探险中,夜视仪被广泛应用于观察野生动物。夜晚是许多动物活动的高峰时刻,但在黑暗环境下,人类的肉眼很难观察到它们,夜视仪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情况。

2、现有的夜视仪,由于目镜、物镜、显示屏、光电传感器并排设置,光路呈直线,使得夜视仪较长,尤其是安装白光瞄使用后,长度会一进步加长,不方便瞄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夜视仪及夜视仪组件,解决现有夜视仪过长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夜视仪,包括壳体、目镜组件、显示组件、光电转换组件、物镜组件和反光组件,其中,

3、所述壳体具有内腔、入光端和目镜端;所述入光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前端,且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目镜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后端,且与所述内腔连通;

4、所述反光组件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反光组件包括反光单元,所述反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入光端与所述物镜组件之间,用于将进入所述入光端的光线反射向所述物镜组件的光接收单元;

5、所述物镜组件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物镜组件包括所述光接收单元,所述物镜组件用于将接收的光线传输给所述光电转换组件;

6、所述光电转换组件设置于所述内腔中,用于将所述物镜组件传输来的光线进行光电转换,将转换后得到的电信号处理后再传输给所述显示组件;

7、所述显示组件设置于所述内腔中,用于根据所述电信号进行显示;

8、所述目镜组件设置于所述目镜端,用于人眼对所述显示组件显示的内容进行观看。

9、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夜视仪组件,包括上述的夜视仪,还包括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具有中空的套筒、螺丝和活动紧固件,其中,

10、所述套筒包括前端筒体和后端筒体,所述前端筒体和所述后端筒体连通,所述后端筒体与所述夜视仪的入光端配合安装,所述前端筒体用于套接第二外部设备;

11、所述前端筒体具有与筒体轴线方向平行的第一缺口,且所述第一缺口沿筒体轴线方向贯穿所述前端筒体;

12、所述第一缺口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固定座,两固定座对称设置有螺丝孔;

13、所述螺丝包括螺帽,以及连接所述螺帽的螺柱;所述螺帽的直径大于所述螺丝孔的孔径,所述螺柱远离所述螺帽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或第一转轴;所述螺柱贯穿两固定座上对称设置的螺丝孔,所述第一通孔或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螺帽分别位于两固定座的两侧;

14、所述活动紧固件包括设置于第一端的手持部,和设置于第二端的第二转轴或第二通孔,以及设置于中间端的连接部;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通孔配合安装,或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转轴配合安装;

15、所述螺丝用于对所述第一缺口进行初步收紧或释放,所述活动紧固件用于通过转动所述手持部带动所述螺柱远离所述螺帽的一端对所述第一缺口进行进一步收紧或释放。

16、有益效果

1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夜视仪及夜视仪组件,夜视仪设置了反光组件,反光组件包括反光单元,反光单元设置于入光端与物镜组件之间,将进入入光端的光线反射向物镜组件的光接收单元,由于发光组件的存在,使得入光端与物镜组件的光接收单元之间无需并排设置,光接收单元的入光面与入光端的出光面可形成一夹角,借助反光单元让光路转向,缩短夜视仪的长度,同时也使得组装上更加灵活。

18、本技术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技术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夜视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目镜组件、显示组件、光电转换组件、物镜组件和反光组件,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夜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接收单元的入光面与所述入光端的出光面形成一夹角,所述反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夹角中,所述反光单元的反光面朝向所述光接收单元的入光面和所述入光端的出光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夜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接收单元的入光面位于所述反光单元的反光面上方或下方,所述入光端的出光面位于所述反光单元的反光面的前方,所述光接收单元的入光面与所述入光端的出光面呈90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夜视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透组件,所述增透组件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增透组件包括增透单元,所述增透单元设置于所述入光端与所述反光单元之间,且所述增透单元紧贴所述入光端的出光面设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夜视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距单元、补光单元、镭射单元、对外连接单元和/或电池安装单元,其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夜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单元、所述补光单元并排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端的所述入光端的上方;所述镭射单元设置于所述测距单元和所述补光单元的上方的中间区域。

7.一种夜视仪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夜视仪,还包括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具有中空的套筒、螺丝和活动紧固件,其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夜视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环体段,具有与所述前端筒体的外表面相适配的内表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夜视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垫片,设置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固定座之间。

10.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夜视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筒体和所述后端筒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前端筒体和所述后端筒体之间具有沿筒体圆周方向的第二缺口,且所述第二缺口与所述第一缺口在相交处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夜视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目镜组件、显示组件、光电转换组件、物镜组件和反光组件,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夜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接收单元的入光面与所述入光端的出光面形成一夹角,所述反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夹角中,所述反光单元的反光面朝向所述光接收单元的入光面和所述入光端的出光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夜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接收单元的入光面位于所述反光单元的反光面上方或下方,所述入光端的出光面位于所述反光单元的反光面的前方,所述光接收单元的入光面与所述入光端的出光面呈90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夜视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透组件,所述增透组件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增透组件包括增透单元,所述增透单元设置于所述入光端与所述反光单元之间,且所述增透单元紧贴所述入光端的出光面设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夜视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距单元、补光单元、镭射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十环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