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的接线结构以及四极串激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5803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56
本公开涉及串激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的接线结构以及四极串激电机。该电机的接线结构包括电枢绕组以及四个沿定子铁芯的周向均匀排布的励磁绕组,所述第一N极线圈、所述第一S极线圈、所述第二N极线圈和所述第二S极线圈沿逆时针依次排布,所述第一N极线圈与所述第一S极线圈串联并形成第一支路,所述第二N极线圈和所述第二S极线圈串联并形成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并联。该电机的接线结构,能够通过沿逆时针依次设置的第一N极线圈、第一S极线圈、第二N极线圈和第二S极线圈,只需要利用一根接线,沿逆时针依次完成四个线圈的绕线与连接,整个接线结构简单,绕线工作也更方便,电机发热损耗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串激电机,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的接线结构以及四极串激电机


技术介绍

1、四极串激电机作为常见的交直流两用电机,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通常四极串激电机往往有串联以及并串联混合的接线方式;串联的接线方式会导致整体电阻较大,如说明书附图9所示,两个n极线圈91和两个s极线圈92利用现有电枢绕组93和现有电刷94依次串联,同负载情况下,电机发热损耗大;并串联混合的接线方式工艺操作复杂,如说明书附图10所示,两个n极线圈91并联,两个s极线圈92并联,然后两个并联支路再与现有电枢绕组93利用现有电刷94串联,这种接线方式有时还需要外设导电过渡件来实现电路联结,例如说明书附图10中的n极均压线95和s极均压线96,整体结构复杂,组装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机的接线结构以及四极串激电机。

2、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机的接线结构,包括电枢绕组以及四个沿定子铁芯的周向均匀排布的励磁绕组,其中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励磁绕组为分别为第一n极线圈和第二n极线圈,另外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励磁绕组分别为第一s极线圈和第二s极线圈,所述第一n极线圈、所述第一s极线圈、所述第二n极线圈和所述第二s极线圈沿逆时针依次排布,所述第一n极线圈与所述第一s极线圈串联并形成第一支路,所述第二n极线圈和所述第二s极线圈串联并形成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并联,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分别通过第二电刷和第三电刷与所述电枢绕组串联。

3、可选的,所述第二电刷和所述第三电刷通过均压线电连接。

4、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四极串激电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机的接线结构,还包括转子铁芯和同轴套设在所述转子铁芯外侧的定子铁芯;

5、所述电枢绕组套设在所述转子铁芯上;

6、还包括第一电刷和第四电刷,所述第一电刷、所述第二电刷、所述第三电刷和所述第四电刷沿逆时针依次均匀排布在所述转子铁芯的周侧,所述第一电刷与所述第一n极线圈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电刷和所述第四电刷分别与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电连接,从而通过四个电刷将电枢绕组也分成2条并联支路。

7、可选的,所述定子铁芯包括沿周向均匀排布有四个齿部,四个所述齿部与所述第一电刷、所述第二电刷、所述第三电刷和所述第四电刷一一对应设置;

8、所述第一n极线圈、所述第一s极线圈、所述第二n极线圈和所述第二s极线圈对应的套设在四个所述齿部上。

9、可选的,所述定子铁芯还包括轭部,所述轭部为与所述转子铁芯同轴设置的环形结构,四个所述齿部均与所述轭部连接或一体成型,并共同形成导磁体。

10、可选的,至少一个所述齿部朝向所述转子铁芯的一端设有极靴;在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上,所述极靴朝向与其对应的所述齿部的两侧延伸。

11、可选的,所述极靴朝向所述转子铁芯的一侧设有第一弧形面,所述转子铁芯正对所述第一弧形面的凹面侧设置。

12、可选的,所述极靴背向所述转子铁芯的一侧设有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二弧形面通过其凸面侧与所述齿部连接或一体成型。

13、可选的,四个所述齿部上均设有所述极靴,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极靴之间留有绕线间隙。

14、可选的,还包括包覆设置在所述齿部和所述轭部二者表面上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形状与所述定子铁芯的形状相配合。

1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6、本公开提供的电机的接线结构,能够通过沿逆时针依次设置的第一n极线圈、第一s极线圈、第二n极线圈和第二s极线圈,只需要利用一根接线,沿逆时针依次完成四个线圈的绕线与连接,其中,可以通过在第一s极线圈与第二n极线圈之间断开,以形成两个线头,分别和与第一s极线圈和第二n极线圈对应的第二电刷和第三电刷进行连接,整个接线结构简单,绕线工作也更方便;电机发热损耗降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的接线结构,包括电枢绕组(3)以及四个沿定子铁芯(6)的周向均匀排布的励磁绕组,其中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励磁绕组为分别为第一N极线圈(11)和第二N极线圈(21),另外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励磁绕组分别为第一S极线圈(12)和第二S极线圈(22),所述第一N极线圈(11)、所述第一S极线圈(12)、所述第二N极线圈(21)和所述第二S极线圈(22)沿逆时针依次排布,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刷(42)和所述第三电刷(43)通过均压线(7)电连接。

3.一种四极串激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的接线结构,还包括转子铁芯和同轴套设在所述转子铁芯外侧的定子铁芯(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极串激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6)包括沿周向均匀排布有四个齿部(61),四个所述齿部(61)与所述第一电刷(41)、所述第二电刷(42)、所述第三电刷(43)和所述第四电刷(44)一一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极串激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6)还包括轭部(62),所述轭部(62)为与所述转子铁芯同轴设置的环形结构,四个所述齿部(61)均与所述轭部(62)连接或一体成型,并共同形成导磁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四极串激电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齿部(61)朝向所述转子铁芯的一端设有极靴(611);在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上,所述极靴(611)朝向与其对应的所述齿部(61)的两侧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四极串激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极靴(611)朝向所述转子铁芯的一侧设有第一弧形面(6111),所述转子铁芯正对所述第一弧形面(6111)的凹面侧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四极串激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极靴(611)背向所述转子铁芯的一侧设有第二弧形面(6112),所述第二弧形面(6112)通过其凸面侧与所述齿部(61)连接或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四极串激电机,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齿部(61)上均设有所述极靴(611),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极靴(611)之间留有绕线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四极串激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覆设置在所述齿部(61)和所述轭部(62)二者表面上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形状与所述定子铁芯(6)的形状相配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的接线结构,包括电枢绕组(3)以及四个沿定子铁芯(6)的周向均匀排布的励磁绕组,其中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励磁绕组为分别为第一n极线圈(11)和第二n极线圈(21),另外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励磁绕组分别为第一s极线圈(12)和第二s极线圈(22),所述第一n极线圈(11)、所述第一s极线圈(12)、所述第二n极线圈(21)和所述第二s极线圈(22)沿逆时针依次排布,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刷(42)和所述第三电刷(43)通过均压线(7)电连接。

3.一种四极串激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的接线结构,还包括转子铁芯和同轴套设在所述转子铁芯外侧的定子铁芯(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极串激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6)包括沿周向均匀排布有四个齿部(61),四个所述齿部(61)与所述第一电刷(41)、所述第二电刷(42)、所述第三电刷(43)和所述第四电刷(44)一一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极串激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6)还包括轭部(62),所述轭部(62)为与所述转子铁芯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孔佳元金光虎陈友庆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