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处理的COD控制和去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5392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52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处理的COD控制和去除装置,包括:外壳和多个曝气口,多个所述曝气口活动嵌设在外壳靠近底部的外表面,所述外壳靠近曝气口一侧的内表面活动嵌设有第一过滤板,所述外壳靠近曝气口一侧的内表面的底部活动嵌设有转轴,通过电机转动带动叶片转动,对装置内的废水进行搅拌,使废水中的污染物和絮凝剂更好的融合,同时防止污染物在装置内沉积,对去除效果造成干扰,解决了仅通过增加吸附树脂和催化氧化对COD进行去除,去除方式较为单一,容易造成COD去除的不彻底,同时在使用时随着时间的增长,废水内的杂质等污染物容易发生堵塞堆积,对后续COU的去除有较大影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处理的cod控制和去除装置。


技术介绍

1、cod的测定是环境水质监测和废水处理中常用的指标之一,通常cod的测定结果反映了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包括有机废水中的有机化合物、悬浮物、油脂和其他可氧化物质,高cod值通常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的浓度较高,可能由废水排放、农业污染、工业废料等引起,需要将cod浓度降低后才可向外排放,控制和降低cod浓度对于保护水体环境和人类健康非常重要。

2、在现有技术中,例如中国专利号:cn216336995u公开了一种废水cod去除装置,包括外箱和封板,外箱顶部设有放料管,外箱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外箱内部设有连接于放料管的多个吸附柱,吸附柱底部开有安装槽,且吸附柱底部安装有放料机构,放料机构包括卡接于吸附柱底部的吸附卡柱,吸附卡柱开有与安装槽配合的漏口,漏口内设有安装细网,吸附卡柱安装后加入吸附填料,吸附卡柱的底部设有安装底板,且外箱内部设有滞留盒,安装底板安装在滞留盒的底部,滞留盒的顶部设有带吸附网的出料盒。本技术能通过增加吸附树脂先吸附再经过催化氧化作用从而增加污水的cod去除效果。

3、虽然上述方案具有如上的优势,但是上述方案的劣势在于:仅通过增加吸附树脂和催化氧化对cod进行去除,去除方式较为单一,容易造成cod去除的不彻底,同时在使用时随着时间的增长,废水内的杂质等污染物容易发生堵塞堆积,对后续cou的去除有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仅通过增加吸附树脂和催化氧化对cod进行去除,去除方式较为单一,容易造成cod去除的不彻底,同时在使用时随着时间的增长,废水内的杂质等污染物容易发生堵塞堆积,对后续cou的去除有较大影响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处理的cod控制和去除装置,包括:外壳和多个曝气口,多个所述曝气口活动嵌设在外壳靠近底部的外表面,所述外壳靠近曝气口一侧的内表面活动嵌设有第一过滤板,所述外壳靠近曝气口一侧的内表面的底部活动嵌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叶片,所述外壳靠近曝气口一侧的外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外壳固定安装在转轴外表面的底部,所述外壳靠近曝气口一侧内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板,所述外壳靠近曝气口一侧的外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外壳远离曝气口一侧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外表面的顶部活动套设有废料箱,所述外壳远离曝气口一侧的内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外表面的顶部活动套设有第一滤材,所述外壳远离曝气口一侧靠近底部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外表面的顶部活动套设有第二滤材。

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壳靠近曝气口一侧外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进料口。

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第一进料口向装置内投放絮凝剂,保证絮凝剂在限定的空间内,不会对其余部件造成干扰。

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壳靠近曝气口一侧外表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进料口。

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需要去除cod的废水通过第二进料口投放至去除部件内侧。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多个所述电机贯穿外壳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气管。

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进气管连接气泵,通过电机向装置内曝气,提高氧化效率。

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水泵的输出端活动套设有软管,所述软管远离水泵一侧的外表面活动套设有第三进料口,所述第三进料口贯穿外壳活动套设在软管远离水泵一侧的外表面。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水泵通过软管和第三进料口将初步去除cod的废水抽送至后续的装置中,对废水中的cod进行进一步的去除。

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壳远离软管一侧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密封板,多个所述密封板外表面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把手,多个所述把手活动嵌设在外壳外表面的一侧。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在装置发生故障时可通过向外拉动把手,使密封板解除对外壳的密封,对装置内的设备进行维修,在使用后也可通过此方式对装置内的设备进行维护清理。

1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壳靠近第三支撑板一侧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出料口。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去除cod后的废水经过出料口向外排出。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6、1.本技术,解决了仅通过增加吸附树脂和催化氧化对cod进行去除,去除方式较为单一,容易造成cod去除的不彻底的问题。

17、2.本技术,解决了使用时随着时间的增长,废水内的杂质等污染物容易发生堵塞堆积,对后续cou的去除有较大影响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处理的COD控制和去除装置,包括:外壳(1)和多个曝气口(21),多个所述曝气口(21)活动嵌设在外壳(1)靠近底部的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靠近曝气口(21)一侧的内表面活动嵌设有第一过滤板(9),所述外壳(1)靠近曝气口(21)一侧的内表面的底部活动嵌设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叶片(11),所述外壳(1)靠近曝气口(21)一侧的外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贯穿外壳(1)固定安装在转轴(10)外表面的底部,所述外壳(1)靠近曝气口(21)一侧内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板(12),所述外壳(1)靠近曝气口(21)一侧的外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泵(4),所述外壳(1)远离曝气口(21)一侧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15),所述第一支撑板(15)外表面的顶部活动套设有废料箱(14),所述外壳(1)远离曝气口(21)一侧的内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18),所述第二支撑板(18)外表面的顶部活动套设有第一滤材(16),所述外壳(1)远离曝气口(21)一侧靠近底部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撑板(19),所述第三支撑板(19)外表面的顶部活动套设有第二滤材(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处理的COD控制和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靠近曝气口(21)一侧外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进料口(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处理的COD控制和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靠近曝气口(21)一侧外表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进料口(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处理的COD控制和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机(3)贯穿外壳(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气管(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处理的COD控制和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4)的输出端活动套设有软管(22),所述软管(22)远离水泵(4)一侧的外表面活动套设有第三进料口(13),所述第三进料口(13)贯穿外壳(1)活动套设在软管(22)远离水泵(4)一侧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处理的COD控制和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远离软管(22)一侧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密封板(6),多个所述密封板(6)外表面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把手(7),多个所述把手(7)活动嵌设在外壳(1)外表面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处理的COD控制和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靠近第三支撑板(19)一侧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出料口(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处理的cod控制和去除装置,包括:外壳(1)和多个曝气口(21),多个所述曝气口(21)活动嵌设在外壳(1)靠近底部的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靠近曝气口(21)一侧的内表面活动嵌设有第一过滤板(9),所述外壳(1)靠近曝气口(21)一侧的内表面的底部活动嵌设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叶片(11),所述外壳(1)靠近曝气口(21)一侧的外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贯穿外壳(1)固定安装在转轴(10)外表面的底部,所述外壳(1)靠近曝气口(21)一侧内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板(12),所述外壳(1)靠近曝气口(21)一侧的外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泵(4),所述外壳(1)远离曝气口(21)一侧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15),所述第一支撑板(15)外表面的顶部活动套设有废料箱(14),所述外壳(1)远离曝气口(21)一侧的内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18),所述第二支撑板(18)外表面的顶部活动套设有第一滤材(16),所述外壳(1)远离曝气口(21)一侧靠近底部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撑板(19),所述第三支撑板(19)外表面的顶部活动套设有第二滤材(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处理的cod控制和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娜钟绵君刘勇闫玉强张京莲刘学丰辛增燕毕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新世纪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