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辅机循环水余热的空冷高背压供热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5202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49
本技术属于余热回收领域,具体的说是利用辅机循环水余热的空冷高背压供热机构,包括空冷高背压供热设备;空冷高背压供热设备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胆,内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空压机,空压机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均贯穿内胆、空冷高背压供热设备的左端;通过进气管连接外部辅机循环水余热的热气并将热气输送到内胆中的空压机内,空压机对热气进行压缩,使得热气温度升高,被压缩的高热热气在通过出气管输送到输气管内,输气管将高热气流在进行传导,传导过程中通过导热片引导高热的热量,对高热热气进行散热,以便于后续进行供热,然后由供热组件将导热片周围的被加热的空气进行输送,形成可供热的暖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余热回收领域,具体是利用辅机循环水余热的空冷高背压供热机构


技术介绍

1、能源互联网背景下,新能源及分布式能源系统得到充分发展,传统火电机组负荷率持续下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北方地区集中供热面积快速增长,全社会用热需求持续增加,热电厂作为城市的能源供应中心,及时应对电和热的需求变化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2、但是,现行的空冷高背压供热机组,若想提高其供热能力,就必须增加其运行的背压,而其辅机循环水的余热总量大,若是直接排放到环境中,热能则损失,不利于进行热能的回收再利用。

3、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利用辅机循环水余热的空冷高背压供热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上述专利提到的现行的空冷高背压供热机组,若想提高其供热能力,就必须增加其运行的背压,而其辅机循环水的余热总量大,若是直接排放到环境中,热能则损失,不利于进行热能的回收再利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利用辅机循环水余热的空冷高背压供热机构。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利用辅机循环水余热的空冷高背压供热机构,包括空冷高背压供热设备;所述空冷高背压供热设备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胆,所述内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空压机,所述空压机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均贯穿内胆、空冷高背压供热设备的左端,所述空压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均贯穿内胆、空冷高背压供热设备的右端,所述输气管的外端安装有多个且呈等距排布的导热片,所述空冷高背压供热设备的外端安装有供热组件。

3、优选地,所述导热片包括多孔立片,所述多孔立片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且呈等距排布的多孔弧形片,所述多孔弧形片与空冷高背压供热设备相适配。

4、优选地,所述供热组件包括开孔,所述开孔开设于空冷高背压供热设备的左端,所述空冷高背压供热设备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开孔相适配。

5、优选地,所述供热组件还包括防尘孔,所述防尘孔开设于空冷高背压供热设备的右端,所述空冷高背压供热设备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供热管,所述供热管与防尘孔相适配。

6、优选地,所述防护罩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传动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扇叶与开孔相适配。

7、优选地,所述输气管呈蛇形排布,所述输气管均与出气管、排气管连通。

8、优选地,所述多孔立片的底端贯穿输气管的顶端,所述多孔立片的顶端贯穿内胆且与空冷高背压供热设备的内壁抵接。

9、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10、1.本技术通过导热片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对高热气流进行热传导的功能,解决了高热气流热能浪费的问题,提高了余热回收在利用的效率;

11、2.本技术通过输气管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对高热气流传输的功能,解决了高热气流流程短不利于导热片充分吸收热量的问题,提高了高热气流传导的适应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利用辅机循环水余热的空冷高背压供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冷高背压供热设备(1);所述空冷高背压供热设备(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胆(2),所述内胆(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空压机(3),所述空压机(3)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4),所述进气管(4)均贯穿内胆(2)、空冷高背压供热设备(1)的左端,所述空压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5),所述出气管(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输气管(6),所述输气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管(7),所述排气管(7)均贯穿内胆(2)、空冷高背压供热设备(1)的右端,所述输气管(6)的外端安装有多个且呈等距排布的导热片(8),所述空冷高背压供热设备(1)的外端安装有供热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辅机循环水余热的空冷高背压供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片(8)包括多孔立片(801),所述多孔立片(8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且呈等距排布的多孔弧形片(802),所述多孔弧形片(802)与空冷高背压供热设备(1)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辅机循环水余热的空冷高背压供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组件(9)包括开孔(901),所述开孔(901)开设于空冷高背压供热设备(1)的左端,所述空冷高背压供热设备(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罩(902),所述防护罩(902)与开孔(901)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辅机循环水余热的空冷高背压供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组件(9)还包括防尘孔(903),所述防尘孔(903)开设于空冷高背压供热设备(1)的右端,所述空冷高背压供热设备(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供热管(904),所述供热管(904)与防尘孔(903)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辅机循环水余热的空冷高背压供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902)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电机(905),所述电机(905)的传动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906),所述传动轴(9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907),所述扇叶(907)与开孔(901)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辅机循环水余热的空冷高背压供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6)呈蛇形排布,所述输气管(6)均与出气管(5)、排气管(7)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辅机循环水余热的空冷高背压供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立片(801)的底端贯穿输气管(6)的顶端,所述多孔立片(801)的顶端贯穿内胆(2)且与空冷高背压供热设备(1)的内壁抵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辅机循环水余热的空冷高背压供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冷高背压供热设备(1);所述空冷高背压供热设备(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胆(2),所述内胆(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空压机(3),所述空压机(3)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4),所述进气管(4)均贯穿内胆(2)、空冷高背压供热设备(1)的左端,所述空压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5),所述出气管(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输气管(6),所述输气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管(7),所述排气管(7)均贯穿内胆(2)、空冷高背压供热设备(1)的右端,所述输气管(6)的外端安装有多个且呈等距排布的导热片(8),所述空冷高背压供热设备(1)的外端安装有供热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辅机循环水余热的空冷高背压供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片(8)包括多孔立片(801),所述多孔立片(8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且呈等距排布的多孔弧形片(802),所述多孔弧形片(802)与空冷高背压供热设备(1)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辅机循环水余热的空冷高背压供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组件(9)包括开孔(901),所述开孔(901)开设于空冷高背压供热设备(1)的左端,所述空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立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国维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