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悬臂盖梁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84070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悬臂盖梁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该双悬臂盖梁施工系统包括盖梁模板支架单元、模块化盖梁模板单元、顶升系统;模块化盖梁模板单元可拆卸的安装在盖梁模板支架单元上;顶升系统包括顶升油缸、多个标准支撑节、多个附着抱箍;多个标准支撑节从上到下依次可拆卸连接,最上端的标准支撑节与盖梁模板支架单元相抵;附着抱箍分段将对应标准支撑节可拆卸的锁紧在已施工完成的桥梁墩柱上;顶升油缸一端可拆卸的安装在盖梁模板支架单元上,顶升油缸另一端可拆卸的安装在标准支撑节上;通过改变所述标准支撑节的数量,以及顶升油缸连接不同高度位置的标准支撑节,可实现顶升油缸带动盖梁模板支架单元沿桥梁墩柱进行上下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悬臂盖梁的浇筑施工,尤其是涉及一种双悬臂盖梁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悬臂盖梁是一种桥梁结构,主要由支座、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组成,悬挑端没有支撑,中间有空隙,盖梁的施工采用一段一段地浇筑的方式,一段完成后再移动支架和模具等,进行下一段悬臂的浇筑。

2、现有技术中,悬臂盖梁的施工通常使用穿心棒或固定抱箍等作为支撑,然后高位吊装贝雷梁、分配梁、底模、侧模,而后浇筑的方式。

3、穿心钢棒法,是在墩柱预留孔洞以安装牛腿,以牛腿为起点向上搭建支架,并从地面搭设爬梯通道,爬梯通道每隔一段距离与墩柱进行附着。抱箍法,是指采用抱箍箍紧墩柱,以抱箍为起点向上搭建支架,从地面搭设爬梯通道,爬梯通道每隔一段距离与墩柱进行附着。

4、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5、1、两种方式零部件比较松散,需要吊装大量的散件。

6、2、需要长时间配置独立的吊车,且由于需要吊车进行吊装的零件太零散,因此吊车占用时间较长,导致施工周期较长,施工成本高。

7、3、部件多为高位安装作业,存在较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悬臂盖梁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盖梁模板支架单元、模块化盖梁模板单元、顶升系统;所述模块化盖梁模板单元可拆卸的安装在盖梁模板支架单元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悬臂盖梁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系统还包括多个长度不一的调节支撑节,调节支撑节从上到下依次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盖梁模板支架单元与最上端的标准支撑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悬臂盖梁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卸落块,所述卸落块安装于所述盖梁模板之间单元与最上端的调节支撑节之间。

4.根据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悬臂盖梁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梁模板支架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悬臂盖梁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盖梁模板支架单元、模块化盖梁模板单元、顶升系统;所述模块化盖梁模板单元可拆卸的安装在盖梁模板支架单元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悬臂盖梁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系统还包括多个长度不一的调节支撑节,调节支撑节从上到下依次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盖梁模板支架单元与最上端的标准支撑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悬臂盖梁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卸落块,所述卸落块安装于所述盖梁模板之间单元与最上端的调节支撑节之间。

4.根据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悬臂盖梁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梁模板支架单元包括盖梁模板支架,所述盖梁模板支架上设置有滑轨,该滑轨上设置有多个可沿滑轨滑动的滑车;所述滑车可用于装载标准支撑节、附着抱箍、调节支撑节或者卸落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悬臂盖梁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梁模板支架还设置有可拆卸的活动片架;所述盖梁模板支架单元还包括与盖梁模板支架的活动片架相匹配使用的可拆卸的加强凹支架,加强凹支架至少具有一个容纳对应桥梁墩柱的让位空间;通过交替安装/拆卸对应的加强凹支架与活动片架,可将所述盖梁模板支架与所述模块化盖梁模板单元整体移出或者移入对应的桥梁墩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悬臂盖梁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

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发于文琨刘志华罗良阳柯李龙秦明清李天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古福承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