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具有交叉走线的定子绕组、定子及电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具有交叉走线的定子绕组、定子及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3800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交叉走线的定子绕组、定子及电机,上述定子绕组为多相绕组,定子绕组具有M个磁极,M为偶数,每极每相槽数为Q,Q大于等于1;每个相绕组为X个支路绕组并联连接,X为偶数;任一支路绕组包括N/2个线圈层,N为偶数,每一线圈层由线圈自起点沿周向方向绕至终点,其中,X个支路绕制的线圈层在相邻两层线圈绕制过程中交换多次层位置,形成交叉走线,交叉点数为Y,Y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该具有交叉走线的定子绕组通过连续绕制的两层导线互相交叉换位,使得各支路电感差异显著减小到趋于0的状态,从而在相同的电能输入条件下,电机各支路环流接近为0、发热量减小、提高效率、增大扭矩,进而有效提高电机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交叉走线的定子绕组、定子及电机


技术介绍

1、定子绕组包括多种类型导体,将多种类型导体线圈按照一定的排布方式, 穿进定子铁芯的槽内,形成所需的电机的单相绕组或多相绕组。在现有技术中,当前采用的连续绕制的波绕组电机,各支路电感差异较大,导致电机运行时各支路之间存在环流、电机发热量增大、效率下降、扭矩下降等。

2、为了改进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交叉走线的定子绕组、定子及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表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交叉走线的定子绕组、定子及电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机运行时各支路之间存在环流、电机发热量增大、效率下降、扭矩下降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交叉走线的定子绕组,包括:定子绕组为多相绕组,定子绕组具有m个磁极,m为偶数,每极每相槽数为q,q为1、2、3或4;

4、每个相绕组为x个支路绕组并联连接,x为偶数;任一支路绕组包括n/2个线圈层,n为偶数,每一线圈层由线圈自起点沿周向方向绕至终点,其中,x个支路绕组的线圈层在相邻两层线圈绕制过程中交换多次层位置,形成交叉走线,交叉点数为y,y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5、进一步地,每个支路绕组的每个线圈层包括交叉位于定子绕组径向的相邻两层绕线层。

6、进一步地,当采用m极2支路绕组进行绕制时,定义m和n均为偶数,其中,每个相绕组的两个支路绕组的起始位为相邻极,定义第一支路绕组的起点为01、第二个支路绕组的起点为m,两个支路绕组的线圈层在相邻两层绕线具有1个或多个交叉点,交叉点均位于01至m极中任意相邻两极之间。

7、进一步地,当采用m极2支路绕组、且每极每相槽数为1的方式进行绕制时,定义m为偶数、q为1、n为偶数,其中,每个相绕组的两个支路绕组的起始位为相邻极,定义第一支路绕组的起点为01、第二个支路绕组的起点为m,两个支路绕组的线圈层在相邻两层绕线具有一个交叉点;一个交叉点位于01至m极之间的位置处。

8、进一步地,当采用m极2支路绕组、且每极每相槽数为1的方式进行绕制时,定义m为偶数、o为1、n为偶数,其中,每个相绕组的两个支路绕组的起始位为相邻极,定义第一支路绕组的起点为01、第二个支路绕组的起点为m,两个支路绕组的线圈层在相邻两层绕线具有两个交叉点,两个交叉点之间跨了(m-2)/2个节距。

9、进一步地,当采用32极2支路绕组、且每极每相槽数为1的方式进行绕制时,定义m为32、o为1、n为偶数,其中,每个相绕组的两个支路绕组的起始位为相邻极,定义第一支路绕组的的起点为01、第二个支路绕组的起点为32,两个支路绕组的线圈层在相邻两层绕线具有两个交叉点,两个交叉点之间跨了15个节距。

10、进一步地,当采用m极2支路绕组、且每极每相槽数为1的方式进行绕制时,定义m为偶数、o为1、n为偶数,其中,每个相绕组的两个支路绕组的起始位为相邻极,定义第一支路绕组的起点为01、第二个支路绕组的起点为m,两个支路绕组的线圈层在相邻两层绕线具有三个交叉点,三个交叉点中的相邻两个交叉点之间跨了m/4个节距。

11、进一步地,当采用32极2支路绕组、且每极每相槽数为1的方式进行绕制时,定义m为32、o为1、n为偶数,其中,每个相绕组的两个支路绕组的起始位为相邻极,定义第一支路绕组的起点为01、第二个支路绕组的起点为32,两个支路绕组的线圈层在相邻两层绕线具有三个交叉点,三个交叉点中的相邻两个交叉点之间跨了8个节距。

12、进一步地,当采用m极2支路绕组、且每极每相槽数为1的方式进行绕制时,定义m为偶数、o为1、n为偶数,其中,每个相绕组的两个支路绕组的起始位为相邻极,定义第一支路绕组的起点为01、第二个支路绕组的起点为m,两个支路绕组的线圈层在相邻两层绕线具有四个交叉点,四个交叉点中的相邻两个交叉点之间跨了(m-2)/6个至m/4+1个节距。

13、进一步地,当采用m极2支路绕组、且每极每相槽数为1的方式进行绕制时,定义m为偶数、o为1、n为偶数,其中,每个所述相绕组的两个支路绕组的起始位为相邻极,定义第一支路绕组的起点为01、第二个支路绕组的起点为m,两个所述支路绕组的线圈层在相邻两层绕线具有四个交叉点,所述四个交叉点中的相邻两个交叉点之间跨了m/3个至m/3-1个节距。

14、进一步地,当采用32极2支路绕组、且每极每相槽数为1的方式进行绕制时,定义m为32、o为1、n为偶数,其中,每个相绕组的两个支路绕组的起始位为相邻极,定义第一支路绕组的起点为01、第二个支路绕组的起点为m,两个支路绕组的线圈层在相邻两层绕线具有四个交叉点,四个交叉点中的相邻两个交叉点之间依次跨了6个节距、5个节距和9个节距。

15、进一步地,每个相绕组的每个支路绕组的n/2个线圈层由同一导体连接构建形成,定义第一支路绕组包括第一线圈层和第三线圈层,第二支路绕组包括第二线圈层和第四线圈层。

16、进一步地,当采用m极2支路绕组进行绕制时,定义m和n均为偶数,其中,两个支路绕组的起始位为相邻极,两个支路绕组的多个线圈层的其中两层相邻绕线的交叉点数量与另外相邻两层绕线的交叉点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17、定义第一线圈层和第三线圈层的起点为01,第二线圈层和第四线圈层的起点为m,第一线圈层和第二线圈层绕线具有1个或多个交叉点,第三线圈层和第四线圈层绕线具有1个或多个交叉点。

18、进一步地,当采用m极2支路绕组进行绕制时,定义m和n均为偶数,其中,两个支路绕组的起始位为相邻极,两个所述支路绕组的多个线圈层的其中相邻两层绕线的交叉点数量与另外相邻两层绕线的交叉点数量不同,定义第一线圈层和第三线圈层的起点为01,第二线圈层和第四线圈层的起点为m,第一线圈层和第二线圈层绕线具有2个交叉点,第三线圈层和第四线圈层绕线具有1个交叉点。

19、进一步地,当采用m极2支路绕组进行绕制时,定义m和n均为偶数,其中,两个支路绕组的起始位为相邻极,两个所述支路绕组的多个线圈层的其中相邻两层绕线的交叉点数量与另外相邻两层绕线的交叉点数量相同,但交叉点的位置错位布设,定义第一线圈层和第三线圈层的起点为01,第二线圈层和第四线圈层的起点为m,第一线圈层和第二线圈层绕线具有2个交叉点,第三线圈层和第四线圈层绕线具有2个交叉点,但第一线圈层和第二线圈层绕线的交叉点与第三线圈层及第四线圈层绕线的交叉点错位布设。

20、进一步地,当采用m极2支路绕组进行绕制时,定义m和n均为偶数,其中,两个支路绕组的起始位为相邻极,两个所述支路绕组的多个线圈层的其中两层绕线的交叉点数量与另外相邻两层绕线的交叉点数量相同,交叉点位于相同极位置,定义第一线圈层和第三线圈层的起点为01,第二线圈层和第四线圈层的起点为m,第一线圈层和第二线圈层绕线具有2个交叉点,第三线圈层和第四线圈层绕线具有2个交叉点,且第一线圈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交叉走线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绕组为多相绕组,定子绕组具有M个磁极,M为偶数,每极每相槽数为Q,Q大于等于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交叉走线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路绕组的每个线圈层包括交叉位于所述定子绕组径向的相邻两层绕线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交叉走线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当采用M极2支路绕组进行绕制时,定义M和N均为偶数,其中,每个所述相绕组的两个支路绕组的起始位为相邻极,定义第一支路绕组的起点为01、第二个支路绕组的起点为M,两个所述支路绕组的线圈层在相邻两层绕线具有1个或多个交叉点,所述交叉点均位于01至M极中任意相邻两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交叉走线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当采用M极2支路绕组、且每极每相槽数为1的方式进行绕制时,定义M为偶数、Q为1、N为偶数,其中,每个所述相绕组的两个支路绕组的起始位为相邻极,定义第一支路绕组的起点为01、第二个支路绕组的起点为M,两个所述支路绕组的线圈层在相邻两层绕线具有一个交叉点,所述一个交叉点位于01至M极之间的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交叉走线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当采用M极2支路绕组、且每极每相槽数为1的方式进行绕制时,定义M为偶数、O为1、N为偶数,其中,每个所述相绕组的两个支路绕组的起始位为相邻极,定义第一支路绕组的起点为01、第二个支路绕组的起点为M,两个所述支路绕组的线圈层在相邻两层绕线具有两个交叉点,所述两个交叉点之间跨了(M-2)/2个节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交叉走线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当采用32极2支路绕组、且每极每相槽数为1的方式进行绕制时,定义M为32、O为1、N为偶数,其中,每个所述相绕组的两个支路绕组的起始位为相邻极,定义第一支路绕组的起点为01、第二个支路绕组的起点为32,两个所述支路绕组的线圈层在相邻两层绕线具有两个交叉点,所述两个交叉点之间跨了15个节距。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交叉走线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当采用M极2支路绕组、且每极每相槽数为1的方式进行绕制时,定义M为偶数、O为1、N为偶数,其中,每个所述相绕组的两个支路绕组的起始位为相邻极,定义第一支路绕组的起点为01、第二个支路绕组的起点为M,两个所述支路绕组的线圈层在相邻两层绕线具有三个交叉点,所述三个交叉点中的相邻两个交叉点之间跨了M/4个节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交叉走线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当采用32极2支路绕组、且每极每相槽数为1的方式进行绕制时,定义M为32、O为1、N为偶数,其中,每个所述相绕组的两个支路绕组的起始位为相邻极,定义第一支路绕组的起点为01、第二个支路绕组的起点为32,两个所述支路绕组的线圈层在相邻两层绕线具有三个交叉点,所述三个交叉点中的相邻两个交叉点之间跨了8个节距。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交叉走线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当采用M极2支路绕组、且每极每相槽数为1的方式进行绕制时,定义M为偶数、O为1、N为偶数,其中,每个所述相绕组的两个支路绕组的起始位为相邻极,定义第一支路绕组的起点为01、第二个支路绕组的起点为M,两个所述支路绕组的线圈层在相邻两层绕线具有四个交叉点,所述四个交叉点中的相邻两个交叉点之间跨了(M-2)/6个至M/4+1个节距。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交叉走线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当采用M极2支路绕组、且每极每相槽数为1的方式进行绕制时,定义M为偶数、O为1、N为偶数,其中,每个所述相绕组的两个支路绕组的起始位为相邻极,定义第一支路绕组的起点为01、第二个支路绕组的起点为M,两个所述支路绕组的线圈层在相邻两层绕线具有四个交叉点,所述四个交叉点中的相邻两个交叉点之间跨了M/3个至M/3-1个节距。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交叉走线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当采用32极2支路绕组、且每极每相槽数为1的方式进行绕制时,定义M为32、O为1、N为偶数,其中,每个所述相绕组的两个支路绕组的起始位为相邻极,定义第一支路绕组的起点为01、第二个支路绕组的起点为M,两个所述支路绕组的线圈层在相邻两层绕线具有四个交叉点,所述四个交叉点中的相邻两个交叉点之间依次跨了6个节距、5个节距和9个节距。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交叉走线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相绕组的每个支路绕组的N/2个线圈层由同一导体连接构建形成,定义第一支路绕组包括第一线圈层和第三线圈层,第二支路绕组包括第二线圈层和第四线圈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交叉走线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当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交叉走线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绕组为多相绕组,定子绕组具有m个磁极,m为偶数,每极每相槽数为q,q大于等于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交叉走线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路绕组的每个线圈层包括交叉位于所述定子绕组径向的相邻两层绕线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交叉走线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当采用m极2支路绕组进行绕制时,定义m和n均为偶数,其中,每个所述相绕组的两个支路绕组的起始位为相邻极,定义第一支路绕组的起点为01、第二个支路绕组的起点为m,两个所述支路绕组的线圈层在相邻两层绕线具有1个或多个交叉点,所述交叉点均位于01至m极中任意相邻两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交叉走线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当采用m极2支路绕组、且每极每相槽数为1的方式进行绕制时,定义m为偶数、q为1、n为偶数,其中,每个所述相绕组的两个支路绕组的起始位为相邻极,定义第一支路绕组的起点为01、第二个支路绕组的起点为m,两个所述支路绕组的线圈层在相邻两层绕线具有一个交叉点,所述一个交叉点位于01至m极之间的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交叉走线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当采用m极2支路绕组、且每极每相槽数为1的方式进行绕制时,定义m为偶数、o为1、n为偶数,其中,每个所述相绕组的两个支路绕组的起始位为相邻极,定义第一支路绕组的起点为01、第二个支路绕组的起点为m,两个所述支路绕组的线圈层在相邻两层绕线具有两个交叉点,所述两个交叉点之间跨了(m-2)/2个节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交叉走线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当采用32极2支路绕组、且每极每相槽数为1的方式进行绕制时,定义m为32、o为1、n为偶数,其中,每个所述相绕组的两个支路绕组的起始位为相邻极,定义第一支路绕组的起点为01、第二个支路绕组的起点为32,两个所述支路绕组的线圈层在相邻两层绕线具有两个交叉点,所述两个交叉点之间跨了15个节距。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交叉走线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当采用m极2支路绕组、且每极每相槽数为1的方式进行绕制时,定义m为偶数、o为1、n为偶数,其中,每个所述相绕组的两个支路绕组的起始位为相邻极,定义第一支路绕组的起点为01、第二个支路绕组的起点为m,两个所述支路绕组的线圈层在相邻两层绕线具有三个交叉点,所述三个交叉点中的相邻两个交叉点之间跨了m/4个节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交叉走线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当采用32极2支路绕组、且每极每相槽数为1的方式进行绕制时,定义m为32、o为1、n为偶数,其中,每个所述相绕组的两个支路绕组的起始位为相邻极,定义第一支路绕组的起点为01、第二个支路绕组的起点为32,两个所述支路绕组的线圈层在相邻两层绕线具有三个交叉点,所述三个交叉点中的相邻两个交叉点之间跨了8个节距。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交叉走线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当采用m极2支路绕组、且每极每相槽数为1的方式进行绕制时,定义m为偶数、o为1、n为偶数,其中,每个所述相绕组的两个支路绕组的起始位为相邻极,定义第一支路绕组的起点为01、第二个支路绕组的起点为m,两个所述支路绕组的线圈层在相邻两层绕线具有四个交叉点,所述四个交叉点中的相邻两个交叉点之间跨了(m-2)/6个至m/4+1个节距。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交叉走线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当采用m极2支路绕组、且每极每相槽数为1的方式进行绕制时,定义m为偶数、o为1、n为偶数,其中,每个所述相绕组的两个支路绕组的起始位为相邻极,定义第一支路绕组的起点为01、第二个支路绕组的起点为m,两个所述支路绕组的线圈层在相邻两层绕线具有四个交叉点,所述四个交叉点中的相邻两个交叉点之间跨了m/3个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延海柏荣键王文海
申请(专利权)人:博格华纳汽车零部件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