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全热交换芯体及新风机组制造技术_技高网

全热交换芯体及新风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3385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热交换芯体及新风机组,其中,全热交换芯体包括多个交错叠放的瓦楞结构,相邻叠放的所述瓦楞结构之间设置有交换膜,所述瓦楞结构与所述交换膜之间形成多个依次排布的通风流道;沿所述通风流道的气流方向上,所述通风流道的侧壁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开口;相邻的两个所述通风流道之间通过所述开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全热交换芯体及新风机组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全热交换芯体的交换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风机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全热交换芯体及新风机组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全热交换芯体同体积情况下,设计人员往往是提高芯体的层数来增大换热膜的面积,从而提升芯体的换热效率。

2、全热交换芯体的芯体层数越多,流道就越密,流道的风阻就越大,目前市面上的芯体流道高度普遍在1.5~2mm之间,芯体的阻力偏大。如何保证芯体效率又能降低芯体阻力是芯体结构研究重点方向。

3、风气流从新风入口进入机组,经过芯体新风风机、新风出口输送到室内,排风气流从排风入口进入机组,经过芯体排风风机排风出口排送到室外。新风气流和排风气流在全热交换芯体内部交叉流动。

4、常规芯全热交换芯体,如图1,一般是由新风流道结构101、交换膜103、排风流道102依次堆叠而成。新风流道与排风流道垂直,新风气流a1和排风气流b1分别在各自流道中流动,通过交换膜103交换湿度和热量,同时流道内每一股气流都被各自流道的框架隔开,并不彼此混合。

5、如图2所示,新风机组在设计风道结构时,全热交换芯体201总是倾斜布置,用四条立柱202与风道配合密封,进风面与气流方向并不垂直。由此带来的缺点是,越远离中间隔板,机组风道越小,相应的,阻力越大,流道的进风风量越小。所以,方形的全热交换芯体进风阻力朝远离进风口的方向递增,进风量由则是逐渐递减。排风流道同理。新风流道和排风流道交换能力则明显不均匀,由此导致全热交换芯体整体的交换效率较低。

6、综上,现有技术中全热交换芯体的交换效率低。


<b>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全热交换芯体及新风机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全热交换芯体的交换效率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热交换芯体,包括多个交错叠放的瓦楞结构,相邻叠放的所述瓦楞结构之间设置有交换膜,所述瓦楞结构与所述交换膜之间形成多个依次排布的通风流道;沿所述通风流道的气流方向上,所述通风流道的侧壁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开口;相邻的两个所述通风流道之间通过所述开口连通。

3、进一步地,部分所述通风流道的多个所述开口的面积值均相同;部分所述通风流道的多个开口设置有多个面积值。

4、进一步地,所有所述开口的面积值相同;或者,所有所述开口的面积值均不同。

5、进一步地,所述瓦楞结构沿所述通风流道的气流方向交错设置有多组断槽,所述断槽形成所述开口。

6、进一步地,所述多组断槽包括交错设置的第一组断槽和第二组断槽,

7、所述第一组断槽在气流方向上的长度为l1,所述第二组断槽在气流方向上的长度为l2,l1>l2。

8、进一步地,沿所述通风流道的气流方向,所述第一组断槽与所述第二组断槽之间的间隔距离为l3;l1=2l2,l3>l2。

9、进一步地,所述瓦楞结构包括依次相连的多个拱形结构,所述拱形结构上开设有所述多组断槽。

10、进一步地,多个所述通风流道包括相间设置的新风流道和排风流道;相邻的所述新风流道和所述排风流道的流道方向相交叉。

11、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新风流道和所述排风流道的流道方向相垂直。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风机组,包括上述的全热交换芯体。

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全热交换芯体,通风流道的侧壁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开口,当气流流经开口时,开口处阻力突然减小,会吸引相邻两个通风流道的气流向中间流动,实现混流效果,开口可以阻断上述气体膜生成,使通风流道中气流的温度均匀,有效地提高全热交换芯体的交换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热交换芯体,包括多个交错叠放的瓦楞结构(10),相邻叠放的所述瓦楞结构(10)之间设置有交换膜(20),所述瓦楞结构(10)与所述交换膜(20)之间形成多个依次排布的通风流道;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芯体,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芯体,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芯体,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热交换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断槽包括交错设置的第一组断槽(C1)和第二组断槽(C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热交换芯体,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热交换芯体,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芯体,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热交换芯体,其特征在于,

10.一种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全热交换芯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热交换芯体,包括多个交错叠放的瓦楞结构(10),相邻叠放的所述瓦楞结构(10)之间设置有交换膜(20),所述瓦楞结构(10)与所述交换膜(20)之间形成多个依次排布的通风流道;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芯体,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芯体,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芯体,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热交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佑杨詹朝永杨力刘莹尹铭秋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