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防治果蔬病害的三元复配纳米悬浮液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子勇专利>正文

防治果蔬病害的三元复配纳米悬浮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3296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纳米农药领域,涉及微粒尺寸小于100纳米的代森锰锌复配纳米悬浮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两种或三种组分兑水稀释混合形成100纳米以下级代森锰锌复配纳米悬浮液。制备方法:在搅拌速度不小于有效搅拌速度的条件下,将组分一稀释液加入到组分二稀释液中,或将组分二稀释液加入到组分一稀释液中;形成代森锰锌复配纳米悬浮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农药领域,特别涉及微粒尺寸小于100纳米的三元纳米悬浮液的制备。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纳米农药是指农药微粒尺寸处于纳米量级的农药制剂。从应用效果和稳定性看,纳米农药的微粒尺寸最好在100nm以下,且越小越好。目前,主流农药制剂的微粒尺寸在微米量级,即在几个微米以上。如能减小至相应的纳米量级,即尺寸缩小1000倍,则相同质量的有效成分,在保持微粒形态不变的前提下,理论上微粒数量可增加10亿倍,表面积可增加1000倍。农药微粒数量和表面积的剧增,将使农药有可能分散得更加均匀,与防治靶标接触得更为广泛,药效就能充分发挥和提高。这就是为什么要发展纳米农药的根本原因。

2、代森锰锌(mancozeb)在国际上已有超过五十年的使用历史。它的用量一直是大吨位产品,是一种效果很好的保护性有机硫杀菌剂。其特点是毒性低、持效期长、能杀灭多组病菌、不易产生抗性、防治效果较好,因此受到重视。

3、代森锰锌属于具有保护作用的广谱、非内吸性杀菌剂。用于果树、蔬菜观赏植物、烟草等多种作物。同时还可防治多种重要的叶部真菌病害。用于防治马铃薯、番茄的早疫病、晚疫病;葡萄霜霉病、黑腐病;小麦、玉米的网斑病、条斑病、大斑病;棉花、花生的立枯病、苗斑病、蔬菜霜霉病、炭疽病、疫病等,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4、代森锰锌可以和多种农药复配,形成多种复配制剂。但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复配使用,由于受其物理性能——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有机溶剂——的影响,其主要剂型为传统的粉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以及悬浮剂。按照现有的农药制剂加工技术水平,其制剂中农药微粒的最小尺寸通常也在几个微米以上,大的十几微米甚至几十微米。代森锰锌农药微粒尺寸大,不利于药效的发挥,加上多年来大量使用产生的一定抗药性,目前单位面积的使用量大,通常为有效成分750克~2250克/hm2。这样,如何提高它的药效,减少它的单位面积用量?就成为该农药品种的制剂类型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5、需要明确的是,现有的几种代森锰锌剂型的制备,其过程是在先合成原药的基础上,再进行各种剂型的加工。具体步骤包括:(1)原药合成。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合成代森铵或代森钠,第二步是合成代森锰锌。合成的代森铵或代森钠是水溶性的,可溶解在水中,再分别与锰盐、锌盐进行成盐及络合反应,得到块状沉淀的代森锰锌。沉淀的代森锰锌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有机溶剂,需要进行分离、洗涤、干燥,得到代森锰锌原药。(2)制剂加工。以固体代森锰锌原药为原料,进行制剂的加工。通常需要进行粉碎、研磨、混合等加工,才能得到代森锰锌制剂。上述从代森铵或代森钠之后的制备过程,需要添加相应的生产设备与车间,如过滤机、干燥机、粉碎机、研磨机、混合机,还需要相应的生产过程和加工工艺。可以发现,从合成出水溶性的代森铵或代森钠,到加工成代森锰锌不同固体剂型,工艺长又耗能。

6、传统制备代森锰锌原药和加工成最普遍的粉剂、可湿性粉剂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7、现有技术:以代森锰锌为原药制备纳米代森锰锌的技术方案。

8、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711490378.4公开了一种纳米代森锰锌粉剂剂型。

9、该专利技术专利公布的技术方案,不能获得严格意义上的“纳米代森锰锌”,尤其是微粒尺寸在100nm以下的代森锰锌。必须指出的是,在体系中加入了水溶性高分子作为分散剂,其水溶液应呈现透明状态。而滤饼的水分散液则呈现“悬浊”状态,表明了该技术方案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纳米悬浮液,尤其是微粒尺寸小于100nm的代森锰锌纳米制剂。

10、对比技术(cn201711490378.4)声称在合成代森锰锌的反应中,通过加入分散剂和缓冲液来生成纳米尺寸的代森锰锌。但按照科学常识分析,分散剂的选择是错误的,加之使用酸性的缓冲液,使分散剂的作用丧失。本专利技术通过试验发现,只有在生成代森锰锌的浓度极低的情况下,才可能生成代森锰锌微粒纳米尺寸。因此认为对比技术无法实现工业生产“纳米代森锰锌”。

11、鉴于国内外农药公司在中国登记的各种剂型的代森锰锌产品,其微粒都是微米尺寸,以及上述纳米代森锰锌技术方案中存在的不足,这也反映出,创新纳米代森锰锌,尤其是尺寸小于100nm的纳米代森锰锌产品,存在很大的技术难度。这也提示我们,要获得代森锰锌纳米悬浮液,必须创新思路和另辟蹊径。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在先申请:pct/cn2022/139831;pct/cn2022/139832;pct/cn2022/139833

2、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别于现有技术制备代森锰锌粉剂剂型的新思路与方法,通过兑水稀释过程,实现代森铵(或代森纳、代森钾)和锰盐、锌盐的反应,生成代森锰锌,从而提供一种表观水溶、外观透明的代森锰锌纳米悬浮液,并直接用于喷洒。

3、上述专利技术所述代森锰锌纳米悬浮液,装入农药喷施器械,即可进行喷施作业。

4、本专利技术的创新思路如下:

5、代森铵是水溶性铵盐,在水中是单分子分散,作为一种组分。与之反应的锰盐、锌盐,在水中也是单分子及金属离子的分散,作为另一组分。当二者相遇时,离子之间的反应,很容易形成代森锰盐和锌盐结构。由于锰离子、锌离子都是多价金属离子,除认为成盐外,还可能形成配合物结构。无论是成盐或络合,在混合时,通过控制某一组分加入量,可生成代森锰锌的纳米晶粒。

6、在搅拌速度可控的条件下,将一组分(例如锰盐、锌盐)水溶液加到另一组分(例如代森铵)水溶液中。控制滴加速度和搅拌速度,可以生成代森锰锌的纳米晶粒及其悬浮液。

7、生成的代森锰锌纳米晶粒,当微粒尺寸很小数量很少时,是可暂时稳定地分散在水体系中。由于纳米晶粒的不断生成,就会发生晶粒之间的碰撞、长大和聚集。当代森锰锌纳米晶粒的尺寸接近可见光波长,体系就开始出现乳光,当超过时,逐渐不透明。加上自身重力的作用,将以大尺寸的晶粒沉淀析出。为防止这一现象,体系中须加入高分子助剂。高分子助剂是水溶性高分子,通常都是非结晶性聚合物,在水中溶解后是以无规线团形态结构存在。无规线团是水溶性高分子链自发卷曲形成的疏松的球形结构,内部聚集的是亲油疏水的分子主链,外部是亲水的极性基团。此时,体系生成的代森锰锌纳米晶粒,当尺寸小于100纳米时,在机械搅拌剪切力作用下,这些不溶于水的纳米晶粒,就会扩散进入到无规线团内部并被负载,隔离和阻止了晶粒的有效碰撞、长大、析出和沉淀。因此,水溶性高分子助剂形成的无规线团,对代森锰锌纳米晶粒起到了分散、悬浮、稳定和保护作用。无规线团是均匀分散在水相,扩散进入无规线团内部的纳米晶粒也均匀分散在水相。当晶粒尺寸在100纳米以下,体系清澈透明,表观水溶,会出现“丁达尔现象”。

8、需要指出的是,在生成纳米晶粒的过程中,组分的加入速度和进入体系的搅拌速度,涉及到在单位时间内加入的量和分散均匀程度,是影响生成纳米晶粒大小的重要因素。对于加入速度,如果以生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果蔬病害的三元复配纳米悬浮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复配纳米悬浮液是指100纳米以下级纳米悬浮液;所述三元复配纳米悬浮液由两种组分兑水稀释混合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复配纳米悬浮液,其特征在于,所述100纳米以下级纳米悬浮液,具备小时级稳定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复配纳米悬浮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B,添加水溶性高分子助剂和水形成水溶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复配纳米悬浮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高分子助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复配纳米悬浮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高分子助剂用量与稀释用水量之比,不大于1∶120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元纳米悬浮液,其特征在于,当代森盐、锰盐、锌盐分别为代森铵、硫酸锰、硫酸锌时,其质量比的范围为: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元复配纳米悬浮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下列选项中至少一种:水溶性淀粉及其衍生物、水溶性瓜尔胶及其衍生物,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共聚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芳基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OP-10、烷基多糖苷、吐温、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

8.如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三元复配纳米悬浮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锰盐选自硫酸锰、醋酸锰、氯化锰、硝酸锰中至少一种;所述锌盐选自硫酸锌、醋酸锌、氯化锌、硝酸锌中至少一种。

9.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防治果蔬病害的三元复配纳米悬浮液的制备方法;在搅拌速度不小于有效搅拌速度的条件下,将组分A稀释液加入到组分B稀释液中;或者将组分B稀释液加入到组分A稀释液中,形成三元复配纳米悬浮液。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组分加入另一组分的方式,为如下四种方式之一:连续加入,断续分量加入,滴加,喷雾加入。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防治果蔬病害的三元复配纳米悬浮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复配纳米悬浮液是指100纳米以下级纳米悬浮液;所述三元复配纳米悬浮液由两种组分兑水稀释混合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复配纳米悬浮液,其特征在于,所述100纳米以下级纳米悬浮液,具备小时级稳定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复配纳米悬浮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b,添加水溶性高分子助剂和水形成水溶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复配纳米悬浮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高分子助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复配纳米悬浮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高分子助剂用量与稀释用水量之比,不大于1∶120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元纳米悬浮液,其特征在于,当代森盐、锰盐、锌盐分别为代森铵、硫酸锰、硫酸锌时,其质量比的范围为: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元复配纳米悬浮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勇梁冰
申请(专利权)人:张子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