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管双流道排水倒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82838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室外排水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管双流道排水倒虹系统,它包括有一条倒虹排水管;倒虹排水管的两端均连接有检查井主体;倒虹排水管的中部设置有将倒虹排水管分隔成两条分流排水管通道的隔离板;检查井主体内部均设置有两条分流通道;第一个检查井主体其中一条分流通道与第二个检查井主体其中一条分流通道通过其中一条分流排水管通道接通;其余两个分流通道接通在另一条分流排水管通道上。在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时,采用单根倒虹排水管分隔成两条分流排水管通道,减少了倒虹排水管数量的布置,降低施工难度,减少施工范围,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室外排水设计,特别涉及一种单管双流道排水倒虹系统


技术介绍

1、当排水管道穿越河道、排洪渠等水系时,依据《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管道顶距离河底距离不宜小于1.0m,当有通航要求的河道时,其管顶距离河道底应与当地航运管理部门协商确定,还要考虑防冲刷措施等,因此排水管在穿越河道、排洪渠等水系时埋深较大。考虑排水系统整体埋深和工程投资,在穿越河道水系段通常采用倒虹系统设计,局部埋深加大。排水管倒虹系统通常采用两根管道敷设,以便一条发生故障时,另外一条可继续使用,平时也能逐条清通。

2、但现有排水倒虹系统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排水管倒虹系统为两根管道,施工影响范围较大,施工周期较长,且工程投资较大。

3、2、现有排水管倒虹系统为两根管道,且排水管规模是按照远期排水流量设计的,针对近中期排水流量较少时,倒虹管流速很难达到规范要求(管内设计流速应大于0.9m/s,并应大于进水管内的流速),倒虹管近中期运行时淤积频次较高,管养维护难度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管双流道排水倒虹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条倒虹排水管(5);所述倒虹排水管(5)的两端均连接有检查井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管双流道排水倒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井主体内部设置有将检查井主体分隔成第一井体(202)和第二井体(207)的主隔板(201);所述第二井体(207)的内腔设置有主分流道(4);由分流隔板(205)将主分流道(4)分隔成为所述两条分流通道;分流通道与第一井体(202)之间均设置有流道口(204);所述流道口(204)的内部设置有流道闸板(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管双流道排水倒虹系统,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管双流道排水倒虹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条倒虹排水管(5);所述倒虹排水管(5)的两端均连接有检查井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管双流道排水倒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井主体内部设置有将检查井主体分隔成第一井体(202)和第二井体(207)的主隔板(201);所述第二井体(207)的内腔设置有主分流道(4);由分流隔板(205)将主分流道(4)分隔成为所述两条分流通道;分流通道与第一井体(202)之间均设置有流道口(204);所述流道口(204)的内部设置有流道闸板(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管双流道排水倒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井体(202)和第二井体(207)上均设置有井盖(2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管双流道排水倒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模块为流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齐利华徐晓明祖士卿刘羽詹蓉刘楷操谈维汉罗源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