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一次性全成型编织的控制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一次性全成型编织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82388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全成型编织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S10)、根据需要编织的款式设定工艺单参数,并向制版系统中输入工艺单参数;S20)、在预先保存有编织组织图样的制版系统中输入所需编织组织的指令,制版系统依据指令自动形成该编织组织对应的图样;S30)、确定衣物袖子和前片、后片进行拼接的各点位位置;S40)、设置收针距离的宽度,自动生成收针效果,形成待编织衣物模型;S50)、制版软件编译器对制版软件绘制完成的衣物花样进行编译后,花样模型上传到电脑横机执行上机编织操作,实现对衣物的一次性全成型编织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高效、精确和可编程的编织操作,并在衣物进行复合收针过程中提供了更好的编织质量和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全自动制版软件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全成型编织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关于全成型的编织工艺中,全自动制版软件无法直接生成正确的收针动作和设定收针距离,都是需要手动去修改和制作各种小的制版图样,耗时又耗力,对制版经验要求高。

2、为此,基于本申请人在全自动制版软件的专注研究开发经验希望通过寻求技术方案来改善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全成型编织的控制方法,实现了高效、精确和可编程的编织操作,并在衣物进行复合收针过程中提供了更好的编织质量和性能。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一次性全成型编织的高效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4、s10)、根据需要编织的款式设定工艺单参数,并向制版系统中输入工艺单参数;

5、s20)、在预先保存有编织组织图样的制版系统中输入所需编织组织的指令,所述制版系统依据所述指令自动形成该编织组织对应的图样;

6、s30)、确定衣物袖子和前片、后片进行拼接的各点位位置;

7、s40)、设置收针距离的宽度,自动生成收针效果,形成待编织衣物模型;

8、s50)、制版软件编译器对制版软件绘制完成的衣物花样进行编译后,花样模型上传到电脑横机执行上机编织操作,实现对衣物的一次性全成型编织效果。

9、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0)中,所述工艺单参数包括衣物各位置的编织工艺参数;其中,所述衣物各位置包括衣物的前片、后片、袖子和领条。

10、优选地,所述编织工艺参数包括起始针数、罗纹转速。

11、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20)中,所述编织组织图样包括1x1编织组织,所述1x1编织组织对应设有唯一的指令。

12、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30)之后,所述步骤s40)之前还设有步骤s30’)、为所述编织的款式对应设置属性。

13、优选地,所述编织的款式为降落伞,其对应的属性为领条,将其作为所述编织组织的输入方式。

14、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40)中,所述制版系统的工艺界面自动显示所述待编织衣物模型。

15、优选地,在所述待编织衣物模型自动形成后,所述制版系统自动从其图库调用收针小图,确定好收针位置。

16、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50)中,当所述编译完成后,将编译指令传送到电脑横机控制系统中进行上机编织,其中,所述电脑横机控制系统依据编译指令确定控制编织机构的运动和位置,以及控制纱线的张力和供给速度。

17、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50)中,所述一次性全成型编织效果是指以整件衣物、三维立体的方式进行一次性编织;其中,在收夹以下,衣身、左衣袖和右衣袖在电脑横机上分别通过不同纱嘴以空转方式进行编织,由放针和收针的形式实现衣物的轮廓编织;在衣身、左衣袖和右衣袖完成合并连接后,左衣袖和右衣袖的纱嘴分别在左右两边带出,由收针和拷针来实现收夹以上的轮廓编织。

18、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申请全文涉及的“1x1”是指通过1针面针、1针底针交错编织形成的一种坑条组织;本申请全文涉及的“降落伞款式”是衣物的一种公知的编织款式;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其他的编织款式,本申请对此不做特别唯一限制。

19、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一次性全成型编织的高效控制方法,实现了高效、精确和可编程的编织操作,并在衣物进行复合收针过程中提供了更好的编织质量和性能,本申请的优点进一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0、a.高效绘制图形:通过工艺参数输入工艺,实现了自动出图的操作,提高了制版的效率;

21、b.多样性:通过修改控制指令或输入不同的编织图案,可以轻松实现多种编织模式、花型或颜色的变化;

22、c.自动化控制:采用制版系统和横机控制系统的结合,将编织操作部分自动化,减少了人工操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全成型编织的高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次性全成型编织的高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0)中,所述工艺单参数包括衣物各位置的编织工艺参数;其中,所述衣物各位置包括衣物的前片、后片、袖子和领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次性全成型编织的高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工艺参数包括起始针数、罗纹转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次性全成型编织的高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0)中,所述编织组织图样包括1x1编织组织,所述1x1编织组织对应设有唯一的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次性全成型编织的高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0)之后,所述步骤S40)之前还设有步骤S30’)、为所述编织的款式对应设置属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次性全成型编织的高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的款式为降落伞,其对应的属性为领条,将其作为所述编织组织的输入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次性全成型编织的高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0)中,所述制版系统的工艺界面自动显示所述待编织衣物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一次性全成型编织的高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待编织衣物模型自动形成后,所述制版系统自动从其图库调用收针小图,确定好收针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次性全成型编织的高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0)中,当所述编译完成后,将编译指令传送到电脑横机控制系统中进行上机编织,其中,所述电脑横机控制系统依据编译指令确定控制编织机构的运动和位置,以及控制纱线的张力和供给速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一次性全成型编织的高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0)中,所述一次性全成型编织效果是指以整件衣物、三维立体的方式进行一次性编织;其中,在收夹以下,衣身、左衣袖和右衣袖在电脑横机上分别通过不同纱嘴以空转方式进行编织,由放针和收针的形式实现衣物的轮廓编织;在衣身、左衣袖和右衣袖完成合并连接后,左衣袖和右衣袖的纱嘴分别在左右两边带出,由收针和拷针来实现收夹以上的轮廓编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全成型编织的高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次性全成型编织的高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0)中,所述工艺单参数包括衣物各位置的编织工艺参数;其中,所述衣物各位置包括衣物的前片、后片、袖子和领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次性全成型编织的高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工艺参数包括起始针数、罗纹转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次性全成型编织的高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0)中,所述编织组织图样包括1x1编织组织,所述1x1编织组织对应设有唯一的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次性全成型编织的高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0)之后,所述步骤s40)之前还设有步骤s30’)、为所述编织的款式对应设置属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次性全成型编织的高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的款式为降落伞,其对应的属性为领条,将其作为所述编织组织的输入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次性全成型编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郝尧尧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特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