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216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芯结构,包括:电池外壳;电池,设置在电池外壳内,电池的外侧壁与电池外壳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电池的外侧壁面为电池负极,电池的一端面为电池正极;电路板组件,设置在电池外壳内且位于电池的一端,电路板组件上设置有与电池正极连接的第一接口以及与电池负极连接的第二接口;导电功能件,位于电池远离电路板组件的一端,所述导电功能件通过正极导电片与第一接口连接,导电功能件通过负极导电片与第二接口连接,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分别从电池与电池外壳之间的间隙穿过。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紧凑型可运行大电流的数字电芯,能在局促空间内实现运载大电流的功能,并满足高效的散热效果和稳定的供电能力,实现了节省空间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电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电芯结构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无绳式手持电动工具的应用越来越普及,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适配无绳式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池包也逐渐丰富起来,功能也不断更新换代,例如可以为手机等用电器充电,充当充电宝的功能。但由于电池包内部是通过导线进行电路的连接,如果需要提高电池包的运载电流量,则需要增大导线的直径,导线部分占用较大的空间,导致电池包结构占用空间大,不利于一些小型家用工具使用,所以将电池包进行小型化设计是市场急需的。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电池包的导线部分占用较大的空间,而无法将其小型化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电芯结构,以设计一套能在局促空间内实现数字电芯功能运载大电流的供电回路。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电芯结构,包括:

4、电池外壳;

5、电池,设置在电池外壳内,所述电池的外侧壁与电池外壳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电池的外侧壁面为电池负极,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片和/或负极导电片为扁平状金属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片和/或负极导电片的外部套设有用于提高散热能力的热缩套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间隔布置;所述电池(1)偏心设置在电池外壳(19)内,所述电池(1)的一侧与电池外壳(19)内侧壁之间的间距大于电池(1)的另一侧与电池外壳(19)内侧壁之间的间距;所述电池外壳(19)上设置有两个分别对正极导电片和或负极导电片进行收纳的盛...

【技术特征摘要】

1.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片和/或负极导电片为扁平状金属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片和/或负极导电片的外部套设有用于提高散热能力的热缩套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间隔布置;所述电池(1)偏心设置在电池外壳(19)内,所述电池(1)的一侧与电池外壳(19)内侧壁之间的间距大于电池(1)的另一侧与电池外壳(19)内侧壁之间的间距;所述电池外壳(19)上设置有两个分别对正极导电片和或负极导电片进行收纳的盛放腔体,所述盛放腔体设置在电池(1)与电池外壳(19)内侧壁之间间距大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为电路板组件正极,所述第二接口为电路板组件c端负极连接端,所述电路板组件上设置有电路板组件正极、电路板组件p端负极连接端和电路板组件c端负极连接端;所述电路板组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电池正极通过穿过通孔的金属柱体(2)与电路板组件正极连接,以使电池(1)与电路板组件正极接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功能件包括极片定位壳体(9)、正极片(10)和负极片(11),正极片(10)和负极片(11)设置在极片定位壳体(9)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定勇陈斌侠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得力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