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温度补偿的换热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现有动力电池热管理设计中,针对高倍率快充工况下的热管理需求,一般采用电芯大面换热设计或者顶部及底部双面换热设计以提升系统热交换效率,并且受限于空间结构设计,多数需采用口琴管或者蛇形管冷板方案进行换热设计,然而,以上设计方案存在以下问题:
2、与冲压式液冷板方式不同,口琴管或蛇形管多数采用模具挤出方式成型,故无法在任意区域设计特殊流道形状,以起到,对流经该区域流体进行扰流作用以提高强化换热效应,故必然会造成不同区域电芯温差偏大;
3、现有口琴管或蛇形管引用中,为提供系统结构排布空间利益率,多数有数条冷板并行排列,且长度较长,市场现有已应用冷板长度可达2m以上,由于此冷板内部流道均为直流道,当冷却介质从入口进入流道后,伴随前、后位置热交换效应差异,必然会造成前、后区域电芯温差较大,尤其是在低温加工工况下,因进口水温(一般40℃以上)较高而电池初始温度较低(-30℃或-40℃),温差过大会严重影响整体系统加热效率及性能一致性;
4、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温度补偿的换热组件,包括换热板(20),所述换热板(20)内设有若干用于传输换热介质的换热介质通道(21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20)的换热表面开设有加热槽(21),所述加热槽(21)中嵌设有加热丝(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温度补偿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折槽(2120)包括多个横槽(2121)和多个纵槽(2122),相邻的两所述横槽(2121)之间均衔接有所述纵槽(21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温度补偿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所述纵槽(2122)之间的距离,满足以下公式:
>4.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温度补偿的换热组件,包括换热板(20),所述换热板(20)内设有若干用于传输换热介质的换热介质通道(21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20)的换热表面开设有加热槽(21),所述加热槽(21)中嵌设有加热丝(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温度补偿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折槽(2120)包括多个横槽(2121)和多个纵槽(2122),相邻的两所述横槽(2121)之间均衔接有所述纵槽(21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温度补偿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所述纵槽(2122)之间的距离,满足以下公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温度补偿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2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的所有纵槽(2122)中的加热丝(50)的轨迹轴线均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温度补偿的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艳峰,金佺良,於洪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