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视网膜脱离眼底玻璃体切除术后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167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36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视网膜脱离眼底玻璃体切除术后康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四角处分别安装一个脚轮,所述底座中部两侧分别设置一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端通过转轴安装床架,转轴的一端设置配合锁紧螺母限制床架转动的螺纹接头,所述床架的前端开设一个符合人体脸部解剖学结构的通孔,所述通孔两侧的下部通过两根第二安装柱滑动安装眼部防护装置,所述床架两侧在与第二安装架同轴处通过转轴安装引导板,所述引导板上设置多个通过控制板控制的引导灯,所述通孔前端下部通过第一安装柱滑动安装可伸缩的额部支具,所述额部支具的伸缩连接杆内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额部托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视网膜脱离眼底玻璃体切除术后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1、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导致失明的非常严重的眼底疾病,常发生于高度近视人群和玻璃体后脱离牵拉视网膜的患者。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案就是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①外巩膜垫压术和②玻璃体切割术+注气或注入油术。不同的适应症,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外巩膜垫压术对体位要求不大。但玻璃体切割+注气或注入硅油术,对体位的要求就很严格,如果体位不当,严重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导致手术失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基本作用是切除玻璃体,解除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帮助视网膜复位,同时联合眼内注入气体或硅油填充,手术的患者术后需要保持面朝下的体位,以保证眼球中的视网膜裂孔处于最高位置同时被气体或硅油顶压闭合。每天需要连续16-20小时保持头低卧位,对于接受气体填充的患者,需要连续维持5天,而接受硅油填充的患者则需要连续维持1个月,直到将硅油取出。因此,术后患者需要每天坚持头低卧位16-20小时,从而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恢复患者的视觉功能。

2、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视网膜脱离眼底玻璃体切除术后康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四角处分别安装一个脚轮,所述底座中部两侧分别设置一根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上端通过转轴安装床架,转轴的一端设置配合锁紧螺母限制床架转动的螺纹接头,所述床架的前端开设一个符合人体脸部解剖学结构的通孔,所述通孔两侧的下部通过两根第二安装柱滑动安装眼部防护装置,所述床架两侧在与第二安装架同轴处通过转轴安装引导板,所述引导板上设置多个通过控制板控制的引导灯,所述通孔前端下部通过第一安装柱滑动安装可伸缩的额部支具,所述额部支具的伸缩连接杆内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额部托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视网膜脱离眼底玻璃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网膜脱离眼底玻璃体切除术后康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四角处分别安装一个脚轮,所述底座中部两侧分别设置一根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上端通过转轴安装床架,转轴的一端设置配合锁紧螺母限制床架转动的螺纹接头,所述床架的前端开设一个符合人体脸部解剖学结构的通孔,所述通孔两侧的下部通过两根第二安装柱滑动安装眼部防护装置,所述床架两侧在与第二安装架同轴处通过转轴安装引导板,所述引导板上设置多个通过控制板控制的引导灯,所述通孔前端下部通过第一安装柱滑动安装可伸缩的额部支具,所述额部支具的伸缩连接杆内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额部托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宏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