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滨海相淤泥地质基坑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滨海相淤泥地质基坑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81257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滨海相淤泥地质基坑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法,包括外支护、边坡和内支护,外支护设置在边坡的外围,若干外钢板桩连续咬合连接形成外支护,内支护设置在边坡的底部,包括钢板桩、钢管桩和冠梁,若干钢板桩与钢管桩交替连续搭接设置,钢管桩的上表面高于钢板桩的上表面,冠梁设置在钢板桩的顶部,钢管桩浇筑在冠梁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支护结构,相较于传统的灌注桩支护,造价更低,支护所使用的钢管桩和钢板桩能够重复使用,减少材料浪费;钢管桩浇筑在冠梁的内部,能够保证冠梁和钢管桩的整体性,使支护更加牢固;设置基坑边坡以及外支护,能够防止周围土壤发生溜方、滑坡等,保证项目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施工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滨海相淤泥地质基坑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基坑进行合理开挖,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实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甚至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问题,尤其是淤泥质土的基坑开挖。这是因为淤泥地质是一种由细粒土壤组成的地质层,其含水量较高,黏性大,强度较低,具有软塑、流动、不稳定等特点,当其结构受到一定的扰动和破坏后,强度就会剧烈降低甚至呈流动状态,在此地质上施工极易造成土体滑移、基坑失稳、桩体变位、坑底隆起、支挡结构严重漏水、流土以致破损等问题,对周边建筑物、地下构筑物及管线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淤泥地质的复杂条件给基坑开挖带来的各种风险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滨海相淤泥地质基坑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法。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滨海相淤泥地质基坑支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滨海相淤泥地质基坑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法,包括外支护、边坡和内支护,所述外支护设置在边坡的外围,所述外支护包括外钢板桩,若干所述外钢板桩连续设置,相邻所述外钢板桩相互咬合连接,所述内支护设置在边坡的底部,所述内支护包括钢板桩、钢管桩和冠梁,若干所述钢板桩与钢管桩交替连续设置在边坡的底部,相邻所述钢板桩与钢管桩搭接连接,所述钢管桩的上表面高于钢板桩的上表面设置,所述冠梁设置在钢板桩的顶部,所述钢管桩设置在冠梁的内部。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钢管桩、钢板桩和冠梁结合的支护方式,相较于传统的灌注桩支护,造价更低,支护所使用的钢管桩和钢板桩能够多次重复周转使用,有效减少材料的浪费;将钢管桩浇筑在冠梁的内部,能够保证冠梁和钢管桩的整体性,使支护更加牢固;另外通过设置基坑边坡以及边坡外围的外支护,能够防止周围土壤发生溜方、滑坡等地质灾害,保证项目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

5、优选的,所述内支护还包括预应力锚索和旋喷搅拌桩,所述旋喷搅拌桩斜向设置在基坑侧壁的土层中,所述预应力锚索贯穿设置在旋喷搅拌桩的内部,所述预应力锚索设置在相邻两组钢管桩之间,所述预应力锚索锚固连接在冠梁上。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旋喷搅拌桩内部设置预应力锚索,不仅能对软弱土层进行加固,而且能够提高预应力锚索的抗变形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的一种滨海相淤泥地质基坑支护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s1:使用打桩机在待开挖边坡的外围打入外钢板桩,若干外钢板桩连续设置,相邻外钢板桩相互咬合连接形成外支护;

9、s2:边坡开挖及支护;

10、s3:使用打桩机在边坡的底部分段施工打入钢板桩和钢管桩,钢板桩和钢管桩依次交替设置,相邻钢板桩与钢管桩搭接连接,钢板桩的顶面打入到低于钢管桩顶面的位置;

11、s4:在间隔设置的两钢管桩之间的基坑侧壁上设置旋喷搅拌桩,同时将预应力锚索设置在旋喷搅拌桩内部;

12、s5:在钢板桩的顶部进行冠梁施工;

13、s6:对预应力锚索进行预应力张拉,此时即完成了基坑支护的施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打桩机在边坡的底部分段施工打入钢板桩和钢管桩,避免了频繁调整打桩机设置,提高了施工效率,另外钢板桩与钢管桩交替设置,能够提高基坑支护的隔水性能和耐久性。

15、优选的,步骤s3,在边坡的底部打入钢板桩和钢管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6、s31:测量并定出钢管桩的轴线,每隔一定间距设置导向桩,导向桩上挂绳线作为导线,打桩时利用导线控制钢管桩的轴线;

17、s32:采用打桩机将钢管桩对准导线点位插入土层,打桩过程中监测控制钢管桩的垂直度,及时进行垂直度调整;

18、s33:测量并定出钢板桩的轴线,每隔一定间距设置导向桩,导向桩上挂绳线作为导线,打桩时利用导线控制钢板桩的轴线;

19、s34:采用打桩机将钢板桩打入钢管桩之间的土层,利用导线控制钢板桩的轴线,在插打过程中随时监测和控制钢板桩的斜度;

20、s35:分段施工,在一段距离内,先打入钢管桩,再进行钢板桩施工。

21、优选的,步骤s4,设置预应力锚索和旋喷搅拌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2、s41:采用旋喷桩机在间隔设置的两钢管桩之间的基坑侧壁上钻孔,旋喷钻斜向插入基坑侧壁的土层,同时将预应力锚索的锚根送入钻孔底部,预应力锚索的张拉段在钻孔的外部;

23、s42:钻孔完成且预应力锚索的锚根送入到位后,旋喷钻由下而上进行旋喷搅拌桩注浆作业。

24、优选的,步骤s5,浇筑冠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5、s51:测量放线定出冠梁土方开挖界限,冠梁土方开挖,土方清除至冠梁设计底标高;

26、s52:在冠梁土方开挖处施工混凝土垫层;

27、s53:在混凝土垫层上绑扎冠梁钢筋,并安装冠梁模板,钢管桩设置在冠梁钢筋的内部;

28、s54:定位预应力锚索的位置,在冠梁钢筋内预埋硬质pvc管,预应力锚索的张拉段从pvc硬管中穿出;

29、s55:冠梁混凝土浇筑。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绑扎冠梁钢筋时预先埋设硬质pvc管,再进行冠梁浇筑施工,为预应力锚索的穿过预留空间,避免了在冠梁上进行钻孔作业,保护了冠梁整体的稳定性。

31、优选的,步骤s6,对预应力锚索进行预应力张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2、s61:安装锚具;

33、s62:采用张拉设备分别对预应力锚索的每一根钢绞线进行预张拉,使预应力锚索自由段扭曲缠绕的钢绞线顺直,然后对预应力锚索的钢绞线一起进行预应力张拉;

34、s63:按20%预应力对预应力锚索进行预张拉,判断锚根是否发生位移变形;

35、s64:观测锚根无位移现象后,以50%预应力—100%预应力—110%预应力分级对预应力锚索进行张拉,张拉完成后,及时进行锁定。

3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预应力锚索的钢绞线一起进行预应力张拉之前,先对分别每一根钢绞线进行张拉,能够避免预应力锚索的自由段扭曲缠绕在一起,从而影响预应力锚索的受力均匀。

37、优选的,步骤s73安装冠梁模板时,预留预应力锚索锚具的安装斜面。

3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冠梁模板时,预先将预应力锚索锚具的安装斜面支设出来,从而能够在浇筑冠梁的同时成型出锚具安装斜面,提高了施工效率。

39、优选的,步骤s42,旋喷钻由下而上进行旋喷搅拌桩注浆作业时,桩底10米范围内旋喷搅拌的进退次数比桩身增加一次。

4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旋喷钻由下而上进行注浆作业时,桩底10米范围内旋喷搅拌的进退次数比桩身增加一次,即旋喷钻到达孔底后开始自下而上进行浇筑作业,浇筑至距孔底10米后,再自上而下进行浇筑至孔底,随后再次从孔底开始自下而上进行浇筑作业,使水泥浆能够充分与周边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滨海相淤泥地质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支护(1)、边坡(2)和内支护(3),所述外支护(1)设置在边坡(2)的外围,所述外支护(1)包括外钢板桩(11),若干所述外钢板桩(11)连续设置,相邻所述外钢板桩(11)相互咬合连接,所述内支护(3)设置在边坡(2)的底部,所述内支护(3)包括钢板桩(31)、钢管桩(32)和冠梁(33),若干所述钢板桩(31)与钢管桩(32)交替连续设置在边坡(2)的底部,相邻所述钢板桩(31)与钢管桩(32)搭接连接,所述钢管桩(32)的上表面高于钢板桩(31)的上表面设置,所述冠梁(33)设置在钢板桩(31)的顶部,所述钢管桩(32)设置在冠梁(33)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滨海相淤泥地质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护(3)还包括预应力锚索(34)和旋喷搅拌桩(35),所述旋喷搅拌桩(35)斜向设置在基坑侧壁的土层中,所述预应力锚索(34)贯穿设置在旋喷搅拌桩(35)的内部,所述预应力锚索(34)设置在相邻两组钢管桩(32)之间,所述预应力锚索(34)锚固连接在冠梁(33)上。

3.一种滨海相淤泥地质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滨海相淤泥地质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在边坡(2)的底部打入钢板桩(31)和钢管桩(32)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滨海相淤泥地质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设置预应力锚索(34)和旋喷搅拌桩(35)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滨海相淤泥地质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浇筑冠梁(33)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滨海相淤泥地质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对预应力锚索(34)进行预应力张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滨海相淤泥地质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3安装冠梁模板时,预留预应力锚索(34)锚具的安装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滨海相淤泥地质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2,旋喷钻由下而上进行旋喷搅拌桩(35)注浆作业时,桩底10米范围内旋喷搅拌的进退次数比桩身增加一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滨海相淤泥地质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支护(1)、边坡(2)和内支护(3),所述外支护(1)设置在边坡(2)的外围,所述外支护(1)包括外钢板桩(11),若干所述外钢板桩(11)连续设置,相邻所述外钢板桩(11)相互咬合连接,所述内支护(3)设置在边坡(2)的底部,所述内支护(3)包括钢板桩(31)、钢管桩(32)和冠梁(33),若干所述钢板桩(31)与钢管桩(32)交替连续设置在边坡(2)的底部,相邻所述钢板桩(31)与钢管桩(32)搭接连接,所述钢管桩(32)的上表面高于钢板桩(31)的上表面设置,所述冠梁(33)设置在钢板桩(31)的顶部,所述钢管桩(32)设置在冠梁(33)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滨海相淤泥地质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护(3)还包括预应力锚索(34)和旋喷搅拌桩(35),所述旋喷搅拌桩(35)斜向设置在基坑侧壁的土层中,所述预应力锚索(34)贯穿设置在旋喷搅拌桩(35)的内部,所述预应力锚索(34)设置在相邻两组钢管桩(32)之间,所述预应力锚索(34)锚固连接在冠梁(33)上。

3.一种滨海相淤泥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万里王超王海玉孔令峰杨世武李治葳郭乾坤黄柏霖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