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盖结构、电芯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0997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32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盖结构、电芯及电池。顶盖结构包括盖板、防爆阀和防水透气膜,盖板上贯穿开设有泄压孔和注液孔,防爆阀安装于泄压孔内,盖板上还开设有环绕泄压孔的储液槽,并使泄压孔的外缘形成环台。防水透气膜设置于环台上,以封堵泄压孔。电芯及电池包括上述的顶盖结构,储液槽储存落在盖板上的电解液,避免电解液沿盖板的上表面流入泄压孔内,同时防水透气膜避免电解液从盖板的上方落入泄压孔内,从而有效隔绝了防爆阀与电解液,避免防爆阀被电解液腐蚀,提高了防爆阀的安全性。储液槽不会增加盖板的高度和体积,实现了顶盖结构的紧凑安装,而且泄压孔通过防水透气膜与外部连通,实现了泄压孔的内外压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顶盖结构、电芯及电池


技术介绍

1、在动力电池出现热失控时通过防爆阀泄压,以提高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动力电池常用的电解液中含有六氟磷酸锂和添加剂,六氟磷酸锂和添加剂与空气中的水分接触后会反应形成氢氟酸,氢氟酸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2、为了提高防爆阀的安全性,通常在顶盖结构的盖板处环绕泄压孔的外缘设置凸台,以阻挡落在盖板表面的电解液流入泄压孔内。同时在泄压孔上粘贴有保护膜,保护膜上开设有透气孔,以保证防爆阀的内外压平衡。由于凸台增大了盖板的高度,因此增加了组装后的电芯的整体高度。而且,电解液还会从保护膜的透气孔中落入泄压孔内,导致防爆阀依然存在被腐蚀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盖结构、电芯及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解液进入泄压孔内腐蚀防爆阀的技术问题,实现顶盖结构的紧凑安装,提高防爆阀的安全性。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顶盖结构,包括盖板和防爆阀,所述盖板上贯穿开设有泄压孔和注液孔,所述防爆阀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顶盖结构,包括盖板(1)和防爆阀,所述盖板(1)上贯穿开设有泄压孔(11)和注液孔(12),所述防爆阀安装于所述泄压孔(1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上还开设有环绕所述泄压孔(11)的储液槽(13),并使所述泄压孔(11)的外缘形成环台(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槽(13)的内壁表面具有疏电解液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上还开设有回流槽,所述回流槽的入口与所述储液槽(13)连通,所述回流槽的出口与所述注液孔(12)连通,且所述回流槽的入口高于所述回流槽的出口

4....

【技术特征摘要】

1.顶盖结构,包括盖板(1)和防爆阀,所述盖板(1)上贯穿开设有泄压孔(11)和注液孔(12),所述防爆阀安装于所述泄压孔(1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上还开设有环绕所述泄压孔(11)的储液槽(13),并使所述泄压孔(11)的外缘形成环台(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槽(13)的内壁表面具有疏电解液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上还开设有回流槽,所述回流槽的入口与所述储液槽(13)连通,所述回流槽的出口与所述注液孔(12)连通,且所述回流槽的入口高于所述回流槽的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台(14)的上端面开设有刻痕,所述刻痕与所述防水透气膜(2)围成气道,所述气道的两端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波陈凯刘波冯玉川李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清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