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卷绕的,特别涉及一种连续送片卷绕机构及其卷绕工艺。
技术介绍
1、现有锂离子动力电池芯包的主要结构之一为卷芯结构,该结构的电池芯通常采用卷绕工艺生产制备,该工艺生产效率相较于叠芯结构的电池芯包更高、极片隔膜张力控制更好。在传统的卷绕工艺中,在极片送卷和极片、隔膜入卷绕机时,通常都需要降速或者停机入料,以实现极片和隔膜纠偏对齐,但这不利于卷绕工艺的效率提高。因此为了实现连续卷绕,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将极片与隔膜先结合再卷绕,但由于卷芯的极片和隔膜的长度较长,因此极片和隔膜的结合难度大,成本高,而且不利于极片和隔膜的纠偏对齐,因此难以真正适用于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送片和卷绕分离,且连续送片速度高、卷绕效率高的连续送片卷绕的卷绕工艺。
2、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送片卷绕机构。
3、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连续送片卷绕工艺,包括第一结合工序、第二结合工序和卷绕切断工序;
4、所述第一结合工序包括同步进行的
...【技术保护点】
1.连续送片卷绕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结合工序、第二结合工序和卷绕切断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送片卷绕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卷绕切断工序中,所述组合复合层在不低于600mm/s的走速下送入所述卷绕机进行卷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送片卷绕工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正极极片与所述第一隔膜的结合长度不大于所形成的电芯的外周长的1.5倍;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送片卷绕工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正极极片与所述第一隔膜结合的面积不超过所得到的电芯在宽度方向所在的平面上的垂直投影面积;
5.根
...【技术特征摘要】
1.连续送片卷绕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结合工序、第二结合工序和卷绕切断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送片卷绕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卷绕切断工序中,所述组合复合层在不低于600mm/s的走速下送入所述卷绕机进行卷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送片卷绕工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正极极片与所述第一隔膜的结合长度不大于所形成的电芯的外周长的1.5倍;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送片卷绕工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正极极片与所述第一隔膜结合的面积不超过所得到的电芯在宽度方向所在的平面上的垂直投影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送片卷绕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复合层为依次设置的所述正极极片、所述第一隔膜、所述负极极片、所述第二隔膜层叠形成的复合结构;
6.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送片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复合层和所述负极复合层的结合区域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重合区域的一部分;所述第二区域包括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第一隔膜结合部分所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连成一片。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连续送片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片的尾部和所述负极极片的尾部对应的所述正极复合层和所述负极复合层之间不结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送片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复合层和所述负极复合层通过静电结合;和/或
9.一种连续送片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连续送片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装置包括第一结合装置、第二结合装置和第三结合装置,所述第一结合装置用于将所述正极极片的头部与所述第一隔膜结合形成正极复合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连续送片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装置为热压结合装置或粘接结合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的连续送片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装置包括第一结合组件、第一驱动器和第一计量器;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如坤,陈飞,吴学科,杨吉,李灵聪,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