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支架和移动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0687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30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支架和移动电站。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支架应用于移动电站,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支架包括主体部、第一安装耳和第二安装耳。主体部上形成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主体部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弯折部,主体部远离第一弯折部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弯折部,第二弯折部与第一弯折部弯曲的方向相同;第一安装耳与第一弯折部远离主体部的一端连接,第一安装耳上形成有第三通孔;第二安装耳与第二弯折部远离主体部的一端连接,第二安装耳上形成有第四通孔。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有效利用移动电站的空间,另外一方面,由于线缆设置在该容纳空间内,因此在外部看不到线缆,这样能够提高移动电站空间内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移动式发电站,尤其涉及一种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支架和移动电站


技术介绍

1、移动电站也称为方舱电站,其具有可灵活移动的优点,能够在很多场景提供电源供给,特别是在野外环境使用较多。

2、相关技术中,移动电站通常具有多个断路器、熔断器、接触器、继电器等,通常这些电气元器件直接安装到移动电站的壳体或者安装至控制面板上,由于移动电站的内部空间较为狭小,如果将电气元器件直接安装在壳体上则不利于移动电站的空间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支架和移动电站,以合理利用移动电站的空间。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支架,应用于移动电站,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支架包括主体部、第一安装耳和第二安装耳。主体部上形成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主体部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弯折部,主体部远离第一弯折部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弯折部,第二弯折部与第一弯折部弯曲的方向相同;第一安装耳与第一弯折部远离主体部的一端连接,第一安装耳上形成有第三通孔;第二安装耳与第二弯折部远离主体部的一端连接,第二安装耳上形成有第四通孔。

4、在本实施例中,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支架可以用于安装电气元器件。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支架包括主体部和与主体部连接的第一安装耳和第二安装耳,主体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安装耳上设置有第三通孔,第二安装耳上设置有第四通孔。而且,主体部与第一安装耳之间形成有第一弯折部,主体部与第二安装耳之间形成有第二弯折部,由于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弯曲的方向相同,也就是说,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朝相同的方向弯曲。这样,当第一安装耳与第二安装耳与外部的一个安装面贴合时,紧固螺丝可以穿设于第一安装耳和第二安装耳上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以通过紧固螺丝使得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支架与安装面固定连接,紧固螺丝还可以穿设于主体部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以通过紧固螺丝使得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支架与电气元器件固定连接。主体部、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与安装面合围形成一个容纳空间,这个容纳空间可以用于容纳电气元器件的线缆等。当主体部与安装面贴合时,紧固螺丝可以穿设于主体部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以使得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支架与安装面固定连接,紧固螺丝还可以穿设于第一安装耳和第二安装耳上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以通过紧固螺丝使得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支架与电气元器件固定连接。主体部、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与安装面合围形成一个容纳空间,这个容纳空间可以用于容纳电气元器件的线缆等。

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支架,其可以用于安装移动电站中的电气元器件,例如断路器、熔断器、接触器、继电器等。在相关技术中,通常将电气元器件直接安装在移动电站的面板或者舱板上,由于电气元器件的线缆较多,这样,线缆只能固定在电气元器件周边的面板或者舱板上,从而浪费了面板周边的空间区域,不利于移动电站空间的利用。而本实施例中的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支架,其主体部、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与安装面合围形成一个容纳空间,这个容纳空间可以用于容纳电气元器件的线缆、走线或者绑扎线束,这样,电气元器件的线缆可以不用铺设在电气元器件的周边,如此,可以有效利用移动电站的空间,另外一方面,由于线缆设置在该容纳空间内,因此在外部看不到线缆,这样能够提高移动电站空间内的美观性。

6、此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支架还可以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上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形成有所述第一通孔,所述主体部上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形成有所述第二通孔。

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的边缘呈圆弧形,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凹槽靠近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一侧。

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的边缘呈圆弧形,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二凹槽靠近所述第二弯折部的一侧。

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主体部贴合设置,且两个所述主体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安装耳和所述第二安装耳。

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主体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安装耳和所述第二安装耳,其中一个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所述第一安装耳与另外一个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所述第一安装耳贴合设置,其中一个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所述第二安装耳与另外一个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所述第二安装耳贴合设置。

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的数量为三个及以上,且所述主体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安装耳和所述第二安装耳,其中两个所述主体部贴合设置,或,其中一个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所述第一安装耳与另外一个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所述第一安装耳贴合设置,其中一个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所述第二安装耳与另外一个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所述第二安装耳贴合设置。

13、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移动电站,包括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支架。

1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电站,由于其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支架,因此其也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支架,应用于移动电站,其特征在于,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支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上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形成有所述第一通孔,所述主体部上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形成有所述第二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边缘呈圆弧形,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凹槽靠近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边缘呈圆弧形,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二凹槽靠近所述第二弯折部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主体部贴合设置,且两个所述主体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安装耳和所述第二安装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主体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安装耳和所述第二安装耳,其中一个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所述第一安装耳与另外一个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所述第一安装耳贴合设置,其中一个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所述第二安装耳与另外一个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所述第二安装耳贴合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数量为三个及以上,且所述主体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安装耳和所述第二安装耳,其中两个所述主体部贴合设置,或,其中一个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所述第一安装耳与另外一个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所述第一安装耳贴合设置,其中一个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所述第二安装耳与另外一个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所述第二安装耳贴合设置。

8.一种移动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支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支架,应用于移动电站,其特征在于,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支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上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形成有所述第一通孔,所述主体部上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形成有所述第二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边缘呈圆弧形,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凹槽靠近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边缘呈圆弧形,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二凹槽靠近所述第二弯折部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主体部贴合设置,且两个所述主体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安装耳和所述第二安装耳。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渝凯崔晓波李英杰赵海燕马贵丹范富豪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佛光发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