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煤气放散火炬系统立式水封罐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80473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9
本技术涉及钢铁厂焦炉设备领域,即焦炉煤气放散火炬系统立式水封罐。它包括罐体,罐体侧面有放散煤气入口管道,罐体顶上有放散煤气出口,罐体下部有溢流口及排污口,其特征在于在放散煤气入口管道上增加煤气放散气接口,煤气放散气接口与事故煤气放散管连接,事故煤气放散管接入水封罐罐体内并插入液面下。通过在放散煤气入口管道与放散调节阀之间增加煤气放散气接口并与事故煤气放散管连接,将事故煤气放散管接到水封罐体内液面下,确保系统运行中,当自动控制故障时,仍能有效放散系统煤气,降低管网压力,保证煤气系统正常运行。结构合理,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铁厂焦炉设备领域,即焦炉煤气放散火炬系统立式水封罐


技术介绍

1、在现有技术中,焦炉煤气放散火炬系统,控制系统自动运行,管网压力过高时(超过7.8kpa),控制系统自动打开放散调节阀12等,进行点火放散。但当自动控制系统故障时,一旦系统压力过高,未能打开放散阀,将影响焦炉生产。立式水封罐(φ1820*7765mm),罐体接口包括放散煤气入口管道13、放散煤气出口2,供水口15及溢流口7,氮气清扫口3及排污口6,见图2。根据煤气放散压力设置罐内液位,煤气压力达到设置值时,控制系统打开电动放散阀,煤气通过煤气放散管16进入立式水封罐击穿水封,通过放散气出口2放散煤气点火。当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时,系统放散调节阀12无法打开,煤气压力过高,影响焦炉系统生产。考虑此因素,利用系统中立式水封罐,在立式水封罐体上增加煤气事故放散接口,通过设置好事故放散口的水封深度,当自动控制系统故障,仍能做到自动放散焦炉煤气,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焦炉煤气放散火炬系统立式水封罐。通过在系统立式水封罐上增加煤气放散接口,并设定该接口水封高度,在控制系统故障时,确保煤气系统仍能可靠放散,保障生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焦炉煤气放散火炬系统立式水封罐,包括罐体,罐体侧面有放散煤气入口管道,罐体顶上有放散煤气出口,罐体下部有溢流口及排污口,其特征在于在放散煤气入口管道上增加煤气放散气接口,煤气放散气接口与事故煤气放散管连接,事故煤气放散管接入水封罐罐体内并插入液面下。

3、上述方案中,还包括:

4、事故煤气放散管在罐体内插入液面下1200mm。

5、罐体外的事故煤气放散管上设有闸阀和放散管管道连接法兰。

6、本技术的优点是:1、通过在放散煤气入口管道与放散调节阀之间增加煤气放散气接口并与事故煤气放散管连接,将事故煤气放散管接到水封罐体内液面下,确保系统运行中,当自动控制故障时,仍能有效放散系统煤气,降低管网压力,保证煤气系统正常运行。2、结构合理,使用安全。

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焦炉煤气放散火炬系统立式水封罐,包括罐体(8),罐体(8)侧面有放散煤气入口管道(13),罐体(8)顶上有放散煤气出口(2),罐体(8)下部有溢流口(7)及排污口(6),其特征在于在放散煤气入口管道(13)上增加煤气放散气接口(14),煤气放散气接口(14)与事故煤气放散管(9)连接,事故煤气放散管(9)接入水封罐罐体(8)内并插入液面下。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煤气放散火炬系统立式水封罐,其特征在于事故煤气放散管(9)在罐体(8)内插入液面下1200mm。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焦炉煤气放散火炬系统立式水封罐,其特征在于罐体(8)外的事故煤气放散管(9)上设有闸阀(10)和放散管管道连接法兰(11)。

【技术特征摘要】

1.焦炉煤气放散火炬系统立式水封罐,包括罐体(8),罐体(8)侧面有放散煤气入口管道(13),罐体(8)顶上有放散煤气出口(2),罐体(8)下部有溢流口(7)及排污口(6),其特征在于在放散煤气入口管道(13)上增加煤气放散气接口(14),煤气放散气接口(14)与事故煤气放散管(9)连接,事故煤气放散管(9)接入水封罐罐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立宽周喜彦刘凯罗树龙董宏飞史志文李永强衣立波刘晓坤吕伟孙大语
申请(专利权)人: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