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0438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鞋,其包括鞋底以及鞋面,其中,所述鞋面位于鞋底的上端且与鞋底连接;所述鞋底一体成型,其包括前脚板、后脚板以及位于前脚板与后脚板之间的过渡区,所述前脚板与后脚板的厚度大于过渡区的厚度;于所述过渡区上至少设有一折叠槽,所述鞋底能沿折叠槽延伸的方向折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折叠鞋可正反折叠、多层折叠以及多向折叠,并具有穿着舒适、方便携带、轻巧、时尚等诸多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鞋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具体涉及一种折叠鞋,属于鞋类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折叠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第200780050652. 4号所示, 其揭示了一种可折叠鞋,包括前鞋底部分100、后鞋底部分101以及鞋面部分102,且该前鞋 底部分100与后鞋底部分101通过一柔性连接部件200。当使用者穿着该鞋子时,前鞋底部 分100以及后鞋底部分101相互抵接而形成一基本完整的鞋底平面;而当该鞋子处于折叠 状态时,前鞋底部分100与后鞋底部分101彼此分离,并通过柔性连接部件200弯折从而实 现该鞋子的折叠。然而,上述的折叠鞋具有如下技术缺陷1.由于前鞋底部分与后鞋底部分断开设置,当穿者在行走时很容易使灰尘进入断 开处,且断开设计的防水效果较差,容易渗水;2.该鞋子在有碎石等粗糙地面上行走时,鞋底断开处容易碰到障碍物,特别在开 车时容易勾住离合器板、刹车板或者油门板,从而造成安全隐患。3.该折叠鞋在折叠后,其前鞋底部分与后鞋底部分朝向外侧,而鞋面部分相互抵 靠在一起,即只能实现正向折叠,因此,鞋底部分的灰尘很容易落入手提包等放置空间内;4.该折叠鞋只能折叠一次,其占用的空间依旧较大,设计不够精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设计结构更加合理的折叠鞋,以克服现 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正反折叠、多方位折叠以及多层 折叠(至少折叠一次)的折叠鞋,该折叠鞋穿着舒适、方便携带、轻巧、时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折叠鞋,其能正反折叠、多方位 折叠以及至少折叠一次,其包括鞋底以及鞋面,其中,所述鞋面位于鞋底的上端且与鞋底连 接;所述鞋底一体成型,其包括前脚板、后脚板以及位于前脚板与后脚板之间的过渡区,所 述前脚板与后脚板的厚度大于过渡区的厚度;于所述过渡区上至少设有一折叠槽,所述鞋 底能沿折叠槽延伸的方向折叠。本专利技术的折叠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叠槽两侧设有前抵接部与后抵接部,所述 前抵接部与后抵接部倾斜,该前抵接部与后抵接部在该鞋子折叠后相互抵接。本专利技术的折叠鞋进一步设置为于所述鞋底上进一步设有一折叠定位部,该折叠 定位部与折叠槽分别位于鞋底的不同侧。本专利技术的折叠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叠定位部在鞋底折叠时弹性弯折,并导引 鞋底在折叠时始终沿该折叠定位部弯折。本专利技术的折叠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鞋面在前脚板正向折叠时位于前脚板与过渡3区之间,所述鞋面在前脚板反向折叠时位于前脚板与过渡区的外侧。本专利技术的折叠鞋进一步设置为于所述过渡区上的折叠槽具体数目为一条,其位 于鞋底的中部并沿鞋底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前脚板包括一前端部,所述后脚板包括一后 端部;所述前端部与后端部在前脚板与后脚板完全折叠后堆叠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折叠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脚板与后脚板的长度相同。本专利技术的折叠鞋进一步设置为于所述过渡区上的折叠槽具体数目大于一条,该 等折叠槽相互平行或者倾斜设置,使鞋底能正反折叠、多方位折叠以及多重折叠。本专利技术的折叠鞋还可设置为于所述过渡区的上下两侧至少设有一对折叠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折叠鞋穿着舒适、方便携带、轻巧、时尚;2.该鞋能正反折叠,并且设置与折叠槽平行或者倾斜的折叠槽能实现多层折叠或 者多方位折叠,使鞋体变得更小,从而便于存放在紧凑的放置空间中和携带;3.本专利技术的折叠鞋的鞋底为整体式结构,且前脚板与后脚板之间无缝隙,从而在 使用时灰尘不易进入鞋内;且整体式的鞋底也不易钩住障碍物,比如汽车离合器板等,使穿 着安全、舒适。4.当该折叠鞋反向折叠时,鞋面位于外侧而前脚板与后脚板位于中间,从而不易 弄脏放置空间(比如女士提包、旅行袋等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折歷t鞋第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2是图1中的折歷t鞋的仰视图。图3是图1中的折歷t鞋在折叠时的状态图。图4是图1中的折歷t鞋在折叠时另一视角的状态图。图5是图1中的折歷t鞋另一折叠方式时的状态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折歷t鞋第二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7是图6中的折歷t鞋的仰视图。图8是图6中的折歷t鞋在折叠时的状态图。图9是图6中的折歷t鞋另一折叠方式时的状态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折f■鞋第三实施方式的仰视图。图11是图10中的折叠鞋在折叠时的状态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折f■鞋第四实施方式的鞋底的立体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折f■鞋第五实施方式的鞋底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的折叠鞋的第一实施方式,其包括鞋底1以及 鞋面3。其中,所述鞋底1 一体成型,可分成透明底色、半透明底色、无透明底色、亮光底 面、亚光底面、无光底面等种类,其由柔性材料制成,从而便于弯折。所述鞋底1包括前脚板11、后脚板12以及位于前脚板11与后脚板12之间的过渡区18。于前脚板11以及后脚板 12的连接处不具有空隙,在使用时底面的尘土不易进入鞋内,且防水效果较好。所述前脚板 11包括一前端部110,而所述后脚板12包括一后端部120,该前端部110与后端部120的 长度相同,从而使前脚板11与后脚板12完全折叠后堆叠设置。且所述前脚板11与后脚板 12的厚度大于过渡区18的厚度。本专利技术的折叠鞋最大创作之处在于于所述过渡区18上设有一折叠槽13,其位于 鞋底1的中部并沿鞋底1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鞋底1能沿折叠槽13延伸的方向折叠。所 述折叠槽13两侧设有前抵接部131与后抵接部132,所述前抵接部131与后抵接部132倾 斜设置,使前抵接部131与后抵接部132在前脚板11与后脚板12完全折叠后相互抵接。于所述鞋底1上进一步设有一折叠定位部14,其亦位于过渡区18上,该折叠定位 部14与折叠槽13分别位于鞋底1的不同侧。该折叠定位部14在鞋底1折叠时弹性弯折, 并导引鞋底1在折叠时始终沿该折叠定位部14弯折。所述鞋面3位于鞋底1的上端且与鞋底1连接,其同样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鞋 面ι在前脚板11正向折叠时位于前脚板11与过渡区18之间,所述鞋面1在前脚板11反 向折叠时位于前脚板11与过渡区18的外侧,从而避免了鞋底1直接与收容装置接触被弄 脏。实施方式2 请参阅图6至图9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的折叠鞋的第二实施方式,其通过在过渡区18 上设置多条相互平行的折叠槽13,该折叠槽13具体结构可参见实施方式1,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设置多条折叠槽13从而实现了该折叠鞋的正反折叠、多方位折叠以及多层折叠,从而 进一步减小该鞋的体积而便于携带。实施方式3 请参阅图10至图11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的折叠鞋的第三实施方式,其通过在过渡区 18上设置多条倾斜的折叠槽13,从而实现了该折叠鞋的正反折叠、多方位折叠以及多层折 叠,从而进一步减小该鞋的体积而便于携带。实施方式4 请参阅图12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的折叠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鞋底1,其在所述过渡 区18的上下两侧相对设置设有一对折叠槽18,从而使该折叠鞋更加容易被折叠。实施方式5 请参阅图13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的折叠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鞋底1,其在所述过渡 区18的上下两侧相对设置设有多对折叠槽18,从而使该折叠鞋更加容易被折叠。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 作的精神及原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鞋,其能正反折叠、多方位折叠以及至少折叠一次,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1)以及鞋面(3),其中,所述鞋面(3)位于鞋底(1)的上端且与鞋底(1)连接;所述鞋底(1)一体成型,其包括前脚板(11)、后脚板(12)以及位于前脚板(11)与后脚板(12)之间的过渡区(18),所述前脚板(11)与后脚板(12)的厚度大于过渡区(18)的厚度;于所述过渡区(18)上至少设有一折叠槽(13),所述鞋底(1)能沿折叠槽(13)延伸的方向折叠。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折叠鞋,其能正反折叠、多方位折叠以及至少折叠一次,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1)以及鞋面(3),其中,所述鞋面(3)位于鞋底(1)的上端且与鞋底(1)连接;所述鞋底(1)一体成型,其包括前脚板(11)、后脚板(12)以及位于前脚板(11)与后脚板(12)之间的过渡区(18),所述前脚板(11)与后脚板(12)的厚度大于过渡区(18)的厚度;于所述过渡区(18)上至少设有一折叠槽(13),所述鞋底(1)能沿折叠槽(13)延伸的方向折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槽(13)两侧设有前抵接部 (131)与后抵接部(132),所述前抵接部(131)与后抵接部(132)倾斜,该前抵接部(131) 与后抵接部(132)在该鞋子折叠后相互抵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鞋,其特征在于于所述鞋底(1)上进一步设有一折叠定 位部(14),该折叠定位部(14)与折叠槽(13)分别位于鞋底(1)的不同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定位部(14)在鞋底(1)折叠时 弹性弯折,并导引鞋底(1)在折叠时始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三中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璐卡丝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