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结构的吊顶除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03239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结构的吊顶除湿机,包括底座组件和盖板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两侧的左侧板、右侧板;所述底座靠近右侧板处固定有风道组件和换热器,底座靠近左侧板处固定有压缩机和电控盒组件;所述换热器通过管路组件与压缩机连接;换热器与除湿机的进风口对应设置,风道组件的出口与右侧板的出风口对应设置;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顶部各固定有一个提手。本技术将除湿机吊装在房顶上,不占用房间的地面面积,同时除湿机采用卧式结构,将所有元器件紧凑地设置在盖板组件和底座组件构成的壳体内,减小了除湿机的整体高度,减少了空间占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除湿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卧式结构的吊顶除湿机


技术介绍

1、除湿机又称为抽湿机、干燥机、除湿器。通常,常规除湿机由压缩机、热交换器、风扇、盛水器、机壳及控制器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由风扇将空间内的潮湿空气抽入机内,通过热交换器,此时空气中的水分子冷凝成水珠,处理过后的干燥空气重新排回空间中,如此循环使室内湿度保持在适宜的相对湿度。在实际情况中,许多需要除湿机进行工作的房间面积有限,采用立式除湿机需要占用地面空间,使得房间的可利用面积进一步减小。

2、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移动除湿机”,其公开号为cn214746197u,公开日期为2021-11-16,包括除湿机本体,所述除湿机本体下方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除湿机本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下方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转动轴、滑轮安装座、滑轮,所述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座的下端,所述滑轮安装座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转动轴的下方,所述滑轮铰接在所述滑轮安装座上,所述滑轮安装座上设有用于防止滑轮转动的制动件。该技术虽然可以在不使用除湿机时将除湿机移开不占用室内空间,但是在使用除湿机时依然会在室内占据一定的面积,使得房间的可利用面积进一步减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立式除湿机进行除湿时会占用房间内的地面面积使得室内可利用面积减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卧式结构的吊顶除湿机,能够将除湿机吊装在房顶上,不占用房间的地面面积,同时除湿机采用卧式结构,将所有元器件紧凑地设置在盖板组件和底座组件构成的壳体内,减小了除湿机的整体高度,减少了空间占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卧式结构的吊顶除湿机,包括底座组件和盖板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两侧的左侧板、右侧板;所述底座靠近右侧板处固定有风道组件和换热器,底座靠近左侧板处固定有压缩机和电控盒组件;所述换热器通过管路组件与压缩机连接;换热器与除湿机的进风口对应设置,风道组件的出口与右侧板的出风口对应设置;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顶部各固定有一个提手。

4、本技术中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顶部各设置有一个提手,在拆箱和安装除湿机的过程中可以直接握住提手进行移动,便于安装;同时提手同样可以通过连接件与房顶连接,这样除了除湿机底部的安装吊件可以吊装到房顶以外,还可以通过提手辅助吊装,保证安装后的除湿机的稳定性;而将换热器和风道组件设置在除湿机内的同一侧,压缩机、管路组件和电控盒组件设置在除湿机内的另一侧,相比于现有的除湿机中将换热器、管路组件、压缩机、风道组件按直线顺序设置结构更加紧凑,除湿机正整体占用空间更小。

5、作为优选,左侧板和右侧板相对的面上都设置有连接筋,所述盖板组件与连接筋固定连接;所述盖板组件包括顶盖、前面板和过滤网框;所述过滤网框作为进风口固定在底座组件上。

6、本技术中左侧板和右侧板相对的面上都设置有连接筋,且连接筋的尺寸小于左侧板和右侧板最外侧的尺寸,尺寸的减小程度与盖板组件的厚度相当,使得盖板组件可以嵌在底座组件上并与连接筋通过螺丝固定,方便安装和拆卸,便于盖板组件的定位。

7、作为优选,所述前面板固定在底座组件与过滤网框相对的一侧,所述顶盖与前面板的同一侧设置有显示控制器;所述电控盒组件设置在靠近前面板的一侧。

8、本技术中前面板和过滤网框相对设置,将前面板和显示控制器设置在同一侧可以方便操作控制除湿机,同时将电控盒组件设置在靠近前面板的一侧可以减少连接线的长度。

9、作为优选,所述换热器设置在风道组件与过滤网框之间,所述风道组件包括固定在换热器顶部的风道板、同心设置的风轮和电机以及环绕风轮外侧设置的风道,所述风道的出口与出风口对应连接。

10、本技术中除湿机中的除湿过程中,外界潮湿空气通过过滤网框进行过入到换热器中进行除湿,然后在进入到风道组件中通过出风口排出,设置风道板可以限定空气进入的位置,使得经过换热器的空气都进入到风道组件中,而不会从换热器的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泄露到除湿机内其他位置。

11、作为优选,所述换热器远离右侧板的一端与左侧板之间固定有挡风板;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安装吊件。

12、本技术中安装吊件设置在底座最底部的四个角落,与固定在房顶上的吊杆进行连接将除湿机吊装在房顶上,另外在换热器远离右侧板的一端与左侧板之间固定有挡风板,可以使得通过过滤网框的空气都进入到换热器处,避免潮湿的空气进入靠近左侧板放置压缩机、管路组件和电控盒组件的空间。

13、作为优选,所述换热器包括冷凝器和位于冷凝器与过滤网框之间的蒸发器;所述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通过管路组件串联形成循环,所述管路组件上设置有电磁阀。

14、本技术中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管路组件串联形成的循环是现有的除湿机常用的技术手段,潮湿空气由过滤网框过滤灰尘杂质进入到换热器后,先后通过蒸发器和冷凝器除湿加热后,将干燥的空气通过风道组件排除到房间内;管路组件上设置电磁阀可以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度来控制除湿的效率。

15、作为优选,所述换热器的下方设置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接水盘与右侧板的排水孔连通。

16、本技术中换热器对潮湿空气进行除湿后,除湿产生的水先是汇集的换热器的表面然后受重力影响滴落到接水盘中,同时接水盘中的水可以通过排水孔排出除湿机。

17、作为优选,所述换热器靠近过滤网框的一侧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换热器与管路组件的连接处设置有管路感温头;电控盒组件与温湿度传感器、管路感温头、电磁阀、电机、压缩机和显示控制器连接。

18、本技术中设置温湿度传感器可以检测进入除湿机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设置管路感温头可以检测工作时管路组件内液体的温度,并将检测到的数据反馈回电控盒组件中,电控盒组件还可以控制电磁阀的开度以及电机和压缩机的工作,显示控制器用于输入控制参数。

19、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能够将除湿机吊装在房顶上,不占用房间的地面面积,同时除湿机采用卧式结构,将所有元器件紧凑地设置在盖板组件和底座组件构成的壳体内,减小了除湿机的整体高度,减少了空间占用;在除湿机左右两侧板顶部都设置有提手,能够便于除湿机的移动和安装,同时除了可以通过安装吊件吊装在房顶上,还可以通过提手辅助吊装,提高除湿机安装后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结构的吊顶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组件(1)和盖板组件,所述底座组件(1)包括底座(11)和固定在底座两侧的左侧板(12)、右侧板(13);所述底座(11)靠近右侧板(13)处固定有风道组件和换热器(7),底座(11)靠近左侧板(12)处固定有压缩机(5)和电控盒组件(3);所述换热器(7)通过管路组件与压缩机(5)连接;换热器(7)与除湿机的进风口对应设置,风道组件的出口与右侧板(13)的出风口(14)对应设置;所述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的顶部各固定有一个提手(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结构的吊顶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相对的面上都设置有连接筋(111),所述盖板组件与连接筋(111)固定连接;所述盖板组件包括顶盖(2)、前面板(22)和过滤网框(23);所述过滤网框(23)作为进风口固定在底座组件(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式结构的吊顶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22)固定在底座组件(1)与过滤网框(23)相对的一侧,所述顶盖(2)与前面板(22)的同一侧设置有显示控制器(21);所述电控盒组件(3)设置在靠近前面板(22)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卧式结构的吊顶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7)设置在风道组件与过滤网框(23)之间,所述风道组件包括固定在换热器(7)顶部的风道板(44)、同心设置的风轮(42)和电机(43)以及环绕风轮(42)外侧设置的风道(41),所述风道(41)的出口与出风口(14)对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卧式结构的吊顶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7)远离右侧板(13)的一端与左侧板(12)之间固定有挡风板(45);所述底座(1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安装吊件(19)。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卧式结构的吊顶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7)包括冷凝器(71)和位于冷凝器(71)与过滤网框(23)之间的蒸发器(72);所述压缩机(5)、冷凝器(71)和蒸发器(72)通过管路组件串联形成循环,所述管路组件上设置有电磁阀(6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卧式结构的吊顶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7)的下方设置有接水盘(8),所述接水盘(8)固定在底座(11)上,所述接水盘(8)与右侧板(13)的排水孔(16)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6或7所述的一种卧式结构的吊顶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7)靠近过滤网框(23)的一侧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73),换热器(7)与管路组件的连接处设置有管路感温头(74);电控盒组件(3)与温湿度传感器、管路感温头、电磁阀、电机、压缩机和显示控制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结构的吊顶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组件(1)和盖板组件,所述底座组件(1)包括底座(11)和固定在底座两侧的左侧板(12)、右侧板(13);所述底座(11)靠近右侧板(13)处固定有风道组件和换热器(7),底座(11)靠近左侧板(12)处固定有压缩机(5)和电控盒组件(3);所述换热器(7)通过管路组件与压缩机(5)连接;换热器(7)与除湿机的进风口对应设置,风道组件的出口与右侧板(13)的出风口(14)对应设置;所述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的顶部各固定有一个提手(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结构的吊顶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相对的面上都设置有连接筋(111),所述盖板组件与连接筋(111)固定连接;所述盖板组件包括顶盖(2)、前面板(22)和过滤网框(23);所述过滤网框(23)作为进风口固定在底座组件(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式结构的吊顶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22)固定在底座组件(1)与过滤网框(23)相对的一侧,所述顶盖(2)与前面板(22)的同一侧设置有显示控制器(21);所述电控盒组件(3)设置在靠近前面板(22)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卧式结构的吊顶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7)设置在风道组件与过滤网框(23)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先平曾洋方志斌姜均刘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欧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