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移动滑行升降枕制造技术_技高网

移动滑行升降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0321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滑行升降枕,包括底座,设有条形台;移动板,设有条形槽,移动板设置于底座上且条形台嵌设于条形槽中;枕压板,设有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限位台;固定板,设有沿其宽度方向移动的限位槽;呈X字形的剪力架,配设为两组并分别布设于移动板的两端,剪力架的四端分别设有第一滚轮;呈X字形的平衡架,在竖直方向,平衡架的上下两个滑行端位于相同侧,上下两个定位端位于相同侧;拉杆,包括活动杆和固定杆;以及皮筋,分别套设于活动杆和固定杆上;当枕压板受到外力时,剪力架的一端能够缓慢地沿移动板的宽度方向移动,以调节枕压板相对于底座之间的距离。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升降枕适应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床品,涉及一种移动滑行升降枕


技术介绍

1、枕头是一种与睡眠质量密切相关的床上用品,起着支撑人体头部,保证良好睡眠与休息的作用。现代枕头有多种材质和类型可供人们选择,常见的有:羽绒、棉花、记忆棉、乳胶、充电式充气自动升降枕等,不同种类、材质各有不同的特点。

2、当前的市面上的枕头,由于高度无法调整,不能很好地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睡眠习惯和需求,因此,只能人们被动地适应枕头,但这样不仅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还容易使人们养成不当的睡姿,甚至可能影响颈椎发育。基于此,还需要提供一种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以解决当前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滑行升降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枕头的适用性差,不能有效适应人们不同睡姿或不同体型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滑行升降枕,包括:

3、底座,具有基础长度和基础宽度,所述底座上设有至少两个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台;

4、移动板,设有与所述条形台相适配的条形槽,所述移动板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条形台嵌设于所述条形槽中;所述底座和所述移动板上均设有第一螺孔,第一螺杆分别插设于底座的第一螺孔和移动板上的第一螺孔中,当转动所述第一螺杆时,能够使所述移动板沿所述条形台移动;

5、枕压板,设有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限位台,且所述枕压板的边缘设有可转动的第二螺杆;

6、固定板,设有沿其宽度方向移动的限位槽,且两个限位槽之间的区域设有与所述第二螺杆相适配的第二螺孔,所述固定板贴设于所述枕压板,且所述第二螺杆插设于所述第二螺孔中;当转动所述第二螺杆时,能够使所述枕压板沿所述限位台移动;

7、呈x字形的剪力架,配设为两组并分别布设于所述移动板的两端;所述剪力架具有铆钉连接点,以使得所述剪力架可相对于该连接点转动;其中,所述剪力架位于该连接点下方的两个端点中,其中一端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移动板,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剪力架位于该连接点上方的两个端点中,其中一端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板,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板;在竖直方向,所述剪力架的上下两个滑行端位于相同侧,上下两个定位端位于相同侧;所述剪力架的端部均设有第一滚轮;

8、呈x字形的平衡架,所述平衡架具有铆钉连接点,以使得所述平衡架可相对于该连接点转动;其中,所述平衡架位于该连接点下方的两个端点中,其中一端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底座,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剪力架位于该连接点上方的两个端点中,其中一端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板,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板;在竖直方向,所述平衡架的上下两个滑行端位于相同侧,上下两个定位端位于相同侧;所述平衡架的端部均设有第二滚轮;

9、拉杆,配设为平行设置的两组,包括一组活动杆和一组固定杆,其中,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底座且位于靠近所述平衡架的一侧;所述活动杆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移动板,并位于远离所述平衡架的一侧;所述活动杆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地连接于所述两个滑行的剪力架,以使得所述剪力架能够在所述活动杆的推动下滑移;其中,活动杆和固定杆之间设有弹簧;以及

10、皮筋,分别套设于所述活动杆和所述固定杆上;

11、其中,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移动板,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板的开口并抵压于所述枕压板,当所述枕压板受到外力时,所述活动杆带动所述剪力架沿移动板的宽度方向移动,滑行的平衡架沿所述移动板的长度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枕压板相对于所述底座之间的距离。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移动板上设有来复槽以及连通于所述来复槽的斜槽,所述斜槽中设有用于嵌设所述第一滚轮的阻力凹槽;

13、所述升降枕还包括抵压板和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设有倾斜设置的公槽,所述抵压板上设有倾斜设置的母槽,所述母槽扣合于所述公槽,以使得所述调节板能够倾斜移动,并改变所述调节板在所述阻力凹槽中的伸入长度;

14、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螺接于所述抵压板;当所述三螺杆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抵压板沿所述来复槽移动,以改变所述调节板在所述阻力凹槽中的暴露长度。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移动板上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的止位槽,所述抵压板上形成有与所述止位槽的槽型相适配的止挡台,所述止挡台凸出于所述移动板;所述第三螺杆连接于所述止挡台。

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平衡架的上端均设有用于避让第二螺杆的第二避让槽,平衡架的下端均设有用于避让第一螺杆的第一避让槽。

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活动杆和所述固定杆之间设有呈u形的止挡座,所述止挡座套设于所述弹簧的外周;所述止挡座具有用于止挡所述活动杆的主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板两侧的边板,所述边板用于限制所述皮筋的移动范围。

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枕压板包括主板和受压板,所述主板中设有枕压口,所述受压板连接于所述枕压板的背部并与所述枕压口相对设置,以使得所述枕压板相对于所述主板之间形成有高差;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所述受压板相对设置的开口。

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移动板上设有与所述剪力架一一对应设置的柔性垫;

20、和/或,所述受压板的底面设有与弹簧相对设置的缓冲垫;

21、和/或,所述弹簧包括两个相连的碟簧,且两个碟簧的小端相连;其中一个碟簧的大径端固定连接于移动板。

2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枕压板上设有多个呈阵列布置的透气孔;所述底座外周包裹有软布,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底座的四周均安装有可拆卸的隔离布,所述枕压板的表面覆盖有棉质垫层,所述软布、所述隔离布和棉质垫层依次相连,以使得所述枕压板和所述底座之间能够形成相对密封的空间;

23、其中,当所述枕压板朝向靠近所述底座的方向移动时,空间中的气体能够从所述透气孔排除;当所述枕压板朝向远离所述底座的方向移动时,能够将外部的空气吸进所述空间中。

2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剪力架包括两个通过销钉可转动连接的剪力杆,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剪力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硬质塑料制成的支腿,每个支腿上均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滚轮。

2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底座和所述枕压板的外周套设有枕套;所述枕压板的枕压口中设有可移除的枕垫;

26、和/或,所述枕压板及底座上设有观察口,所述固定板及移动板上设有刻度板,所述刻度板与所述观察口相对设置。

2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剪力架的上端连接于固定板、剪力架的下端连接于底座上,且剪力架的一个下端可沿底座的宽度方向移动,基于皮筋的伸缩弹性,使活动杆在移动时皮筋也能相对伸缩,并对活动杆的移动速度和移动距离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当枕面在仰睡时受力下降,剪力架下端的第一滚轮,滑出阻力凹槽,带动活动杆向前滑行,皮筋向前伸长,枕面则下降。当侧卧时头部随着身体向上翻侧,此时枕面受压力变小,皮筋带着活动杆往回滑行收缩,第一滚轮回到阻力凹槽内,则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滑行升降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滑行升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上设有来复槽以及连通于所述来复槽的斜槽,所述斜槽中设有用于嵌设所述第一滚轮的阻力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滑行升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上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的止位槽,所述抵压板上形成有与所述止位槽的槽型相适配的止挡台,所述止挡台凸出于所述移动板;所述第三螺杆连接于所述止挡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滑行升降枕,其特征在于,平衡架的上端均设有用于避让第二螺杆的第二避让槽,平衡架的下端均设有用于避让第一螺杆的第一避让槽。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滑行升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和所述固定杆之间设有呈U形的止挡座,所述止挡座套设于所述弹簧的外周;所述止挡座具有用于止挡所述活动杆的主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板两侧的边板,所述边板用于限制所述皮筋的移动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滑行升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压板包括主板和受压板,所述主板中设有枕压口,所述受压板连接于所述枕压板的背部并与所述枕压口相对设置,以使得所述枕压板相对于所述主板之间形成有高差;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所述受压板相对设置的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滑行升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上设有与所述剪力架一一对应设置的柔性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滑行升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压板上设有多个呈阵列布置的透气孔;所述底座外周包裹有软布,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底座的四周均安装有可拆卸的隔离布,所述枕压板的表面覆盖有棉质垫层,所述软布、所述隔离布和棉质垫层依次相连,以使得所述枕压板和所述底座之间能够形成相对密封的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滑行升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架包括两个通过销钉可转动连接的剪力杆,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剪力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硬质塑料制成的支腿,每个支腿上均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滚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滑行升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枕压板的外周套设有枕套;所述枕压板的枕压口中设有可移除的枕垫;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滑行升降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滑行升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上设有来复槽以及连通于所述来复槽的斜槽,所述斜槽中设有用于嵌设所述第一滚轮的阻力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滑行升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上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的止位槽,所述抵压板上形成有与所述止位槽的槽型相适配的止挡台,所述止挡台凸出于所述移动板;所述第三螺杆连接于所述止挡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滑行升降枕,其特征在于,平衡架的上端均设有用于避让第二螺杆的第二避让槽,平衡架的下端均设有用于避让第一螺杆的第一避让槽。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滑行升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和所述固定杆之间设有呈u形的止挡座,所述止挡座套设于所述弹簧的外周;所述止挡座具有用于止挡所述活动杆的主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板两侧的边板,所述边板用于限制所述皮筋的移动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滑行升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压板包括主板和受压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徐木匠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