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8023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电极材料领域,公开了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包括InSb合金粉末和碳材料,其中,InSb合金粉末与碳材料的质量比为(80‑95):(5‑20);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碳材料与S2中制备的InSb合金粉末按质量比为(5‑20):(80‑95)混合均匀,并在惰性气氛下,放入球磨罐中,按球料比为(10‑20):1放入磨球,球磨5‑10小时,得到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的应用,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用于制备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与传统的电解液相匹配,且能够降低反应势垒,提高镁离子的扩散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电极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锂离子电池成本高,安全性差且目前已经到达其理论性能极限,难以满足大型能源存储需求。后锂时代需要开发新一代二次电池以满足发展需求。中国镁资源丰富,是世界上主要生产国,同时镁在大气中较锂而言更加稳定,从成本和安全角度来看都是合适的候选材料。镁的电极电位低、理论体积比容量高意味着其在储能性能方面独具优势。然而,纯金属镁负极材料与传统的电解液不匹配,在传统的电解液中易产生钝化层,导致镁离子难以可逆地沉积/脱出,限制了可充镁电池的发展。

2、sb基合金金属负极在人工界面层、镁替代负极方面有大量研究,用sb基合金金属替代镁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sb基合金金属在传统电解液中工作不产生钝化层。但是,使用sb基合金金属作为负极材料的缺陷是:反应势垒高、镁离子扩散速率缓慢,并且在传统电解液的全电池体系下极少得到评估,这严重阻碍了其商业化应用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能够与传统的电解液相匹配,降低了反应势垒,提高了镁离子的扩散速率。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包括insb合金粉末和碳材料,其中,insb合金粉末与碳材料的质量比为(80-95):(5-20)。

3、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纯sb与碳材料复合,几乎没有容量,表明纯sb与碳材料复合并不能提升纯sb的储镁性能;纯in与碳材料复合虽然具有一定的容量,但是,当容量达到一定值后,会急剧衰减,由此可知,纯in与碳材料复合后动力学性能有所改善,但效果不佳,且循环性能差,而由纯in和纯sb制备的insb合金粉末通过与碳材料复合则具有高的理论容量和实验容量,且循环稳定性好,能够匹配传统电解液,降低反应势垒,提高镁离子的扩散速率,因此,本技术方案的insb合金粉末并不是纯in和纯sb的简单混合,而是形成了一种新的insb相,且insb合金通过与碳材料复合显示出惊人的电化学性能,达到了1+1>2的效果!

4、进一步,碳材料为乙炔黑、碳纳米管和氧化还原石墨烯中的任意一种。

5、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由于乙炔黑、碳纳米管和氧化还原石墨烯均具有优异的电导率,能够提高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同时,乙炔黑、碳纳米管和氧化还原石墨烯均具有丰富的缺陷,便于镁离子的传输,能够提升镁离子电池的动力学性能,使其在传统电解液中实现工作循环,尤其是乙炔黑作为无定型碳材料,其缺陷更为丰富,从而使得用乙炔黑与insb合金复合,形成的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更加优异。

6、进一步,insb合金粉末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称取铟粉和锑粉,按摩尔比为1:1均匀混合;

8、s2:在惰性气氛下,将s1中称取的铟粉和锑粉放入球磨罐中,按球/料比为(10-20):1放入磨球,球磨5-10小时,得到insb合金粉末。

9、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铟粉和锑粉按摩尔比为1:1均匀混合并球磨后,制得的insb合金粉末是一种新的insb相,insb合金粉末的性能即不同于纯in相也不同于纯sb相,而是纯in相和纯sb相的协同效果,制备的insb合金粉末能够与传统的电解液相匹配,而不产生钝化层,实现了镁离子可逆地沉积/脱出。

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另一技术方案,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碳材料与s2中制备的insb合金粉末按质量比为(5-20):(80-95)混合均匀,并在惰性气氛下,放入球磨罐中,按球料比为(10-20):1放入磨球,球磨5-10小时,得到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

11、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insb合金粉末和碳材料球磨后,制得的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包覆均匀,结合良好,具备高的理论容量和实验容量;针对纯合金负极材料的低反应活性,高扩散势垒,制得的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展现出了更好的镁离子扩散速率,对实现二次电池镁离子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制得的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与传统电解质组装的全电池拥有95mah/g的比容量,可实现循环,由此可知,制得的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可以匹配传统电解质,不发生钝化。

12、本技术方案的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成本低廉,简便易得,可规模化工业生产。

13、进一步,惰性气氛为氩气和氮气中的任意一种。

14、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氩气和氮气均不与碳材料和insb合金粉末发生反应,因此,能够提高制备的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的纯度,使得制备的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具有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且能够与传统的电解液相匹配。

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另一技术方案,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的应用,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用于制备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

16、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将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用于制备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能够使得制备的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与传统的电解液相匹配,且能够在含氯和不含氯的电解液中正常运行,体现出优异的电解液匹配性,同时,具有比容量大、电化学性能优异的优势。

17、进一步,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应用于半电池体系。

18、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将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应用于半电池体系中,放电比容量能达到448mah/g,充电比容量能达到423mah/g,在50ma/g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00圈后,容量仍可达233mah/g。

19、进一步,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应用于全电池体系。

20、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将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应用于全电池体系中,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能够与传统的电解液相匹配,且能够在含氯和不含氯的电解液中正常运行,体现出优异的电解液匹配性,在50ma/g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可达95mah/g。

21、进一步,二次电池为镁离子电池。

22、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将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用于制备镁离子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使得制备的镁离子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与传统的电解液相匹配,且能够在含氯和不含氯的电解液中正常运行,体现出优异的电解液匹配性,同时,能够提升镁离子电池的动力学性能,使得镁离子电池表现出高的储镁性能和大的比容量。

23、进一步,镁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还包括负极导电剂、负极粘结剂和负极粘接剂溶剂,其中,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负极导电剂、负极粘接剂的质量比为(6-8):(0-4):1。

24、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负极导电剂、负极粘结剂、负极粘接剂溶剂以及权利要求5制备的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制成的镁离子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InSb合金粉末和碳材料,其中,InSb合金粉末与碳材料的质量比为(80-95):(5-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碳材料为乙炔黑、碳纳米管和氧化还原石墨烯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InSb合金粉末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碳材料与S2中制备的InSb合金粉末按质量比为(5-20):(80-95)混合均匀,并在惰性气氛下,放入球磨罐中,按球料比为(10-20):1放入磨球,球磨5-10小时,得到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惰性气氛为氩气和氮气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用于制备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p>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应用于半电池体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应用于全电池体系。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任意一项所述的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二次电池为镁离子电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镁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还包括负极导电剂、负极粘结剂和负极粘接剂溶剂,其中,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负极导电剂、负极粘接剂的质量比为(6-8):(0-4):1。

...

【技术特征摘要】

1.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insb合金粉末和碳材料,其中,insb合金粉末与碳材料的质量比为(80-95):(5-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碳材料为乙炔黑、碳纳米管和氧化还原石墨烯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insb合金粉末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碳材料与s2中制备的insb合金粉末按质量比为(5-20):(80-95)混合均匀,并在惰性气氛下,放入球磨罐中,按球料比为(10-20):1放入磨球,球磨5-10小时,得到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定型碳复合insb合金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惰性气氛为氩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媛彭先浩王敬丰潘复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