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收油的冷凝缓冲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9968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收油的冷凝缓冲罐结构,提供了一种能吸收气体中水分以及能更方便更干净的分离气体与液体的冷凝缓冲罐结构,它包括进气管、排气管一和冷凝缓冲本体,冷凝缓冲本体包括干燥段和冷凝腔,干燥段置于冷凝腔的左侧,干燥段的右端面与冷凝腔的左端面连接,进气管置于干燥段的左侧面上,进气管与干燥段连接,排气管一置于冷凝腔的右侧面上,排气管一与冷凝腔固定连接且冷凝腔内部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吸收气体中水分以及能更方便更干净的分离气体与液体的目的;干燥气化的溶剂;增加吸收面积;方便利用气体和液体的质量进行分离;不会黏连在冷凝腔的顶面;方便排出,不会有积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冷凝罐的相关,尤其是指一种吸收油的冷凝缓冲罐结构


技术介绍

1、典型的油性涂料的喷涂工艺主要有表面预处理、喷涂、流平、烘干(晾干)等工序组成,喷涂工序废气含粘性颗粒物、vocs,流平和烘干工序废气主要含vocs。为解决当前工艺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维护麻烦的现状,采用特殊油吸收工艺,通过化工多级吸收塔,利用油和溶剂相似相溶的特性捕捉废气中的vocs和油漆颗粒物,从而使排放达标。此过程的吸收油处理有一个步骤是需要用到冷凝缓冲罐的,为适应吸收油,那么冷凝缓冲罐就需要考虑吸收其中的杂质,最后的冷凝工序能气液分离的较为方便且罐内不易有残留。

2、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5876305u,授权公告日为2022年02月22日公开的一种聚氨酯扩链剂水蒸气冷凝缓冲罐,包括缓冲罐主体,所述缓冲罐主体上两侧均设有箍套,所述箍套的一端通过铰接架安装有支撑腿;所述缓冲罐主体的内部设有液化室和储水腔,且液化室和储水腔之间通过隔板分隔,所述液化室的内部一侧设有制冷箱。该技术的缓冲罐主体的外侧设有箍套,通过其方便与缓冲罐主体的连接固定,在箍套的底部通过铰接架与支撑腿连接,且支撑腿的两侧均设有侧向延伸的支撑架,使其对缓冲罐主体的支撑较为稳定,液化室与储水腔之间通过隔板隔离,且隔板的一侧靠下位置处均设有导水口,在导水口上设有止回阀,通过其方便将液化后的水送入到储水腔内储存,使其可以防回流。该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考虑气化物质中的其他杂质,也没有能更好更干净的分离气体和液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能吸收气体中的水分以及不能更方便更干净的分离气体与液体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吸收气体中水分以及能更方便更干净的分离气体与液体的冷凝缓冲罐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吸收油的冷凝缓冲罐结构,包括进气管、排气管一和冷凝缓冲本体,所述冷凝缓冲本体包括干燥段和冷凝腔,所述干燥段置于冷凝腔的左侧,所述干燥段的右端面与冷凝腔的左端面连接,所述进气管置于干燥段的左侧面上,所述进气管与干燥段连接,所述排气管一置于冷凝腔的右侧面上,所述排气管一与冷凝腔固定连接且冷凝腔内部连通。

4、使用时,让真空泵通过抽气管一将冷凝缓冲本体中抽成真空,这样冷凝缓冲罐通过气压差将气化的溶剂通过进气管进入干燥段内,经过干燥后进入冷凝腔冷凝,就可以将冷凝后的溶剂以及不凝的气体分别排出,不凝的气体中如有大量如甲醇、甲醛、丙酮等小分子低沸点有机物,不凝气可采用小型燃烧器直接燃烧,热量可部分回用闪蒸工艺,达到了能吸收气体中水分以及能更方便更干净的分离气体与液体的目的。

5、作为优选,所述干燥段上设有干燥管、干燥剂存放腔和干燥剂门,所述干燥管与干燥剂存放腔置于干燥段内,所述干燥管置于干燥剂存放腔内,所述干燥管与干燥段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穿过干燥段与干燥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干燥管的右端与冷凝腔的左端面固定连接且与冷凝腔连通,所述干燥剂门置于干燥段的上端面上,所述干燥剂门与干燥段转动连接。干燥管和干燥剂存放腔让气体通过干燥段时能吸收掉过程中的水汽,干燥气化的溶剂。

6、作为优选,所述干燥管上设有通气孔,若干通气孔均匀分布在干燥管的侧壁上。通气孔能增加吸收面积,让气体干燥的更彻底。

7、作为优选,所述冷凝腔设有排气管二、出液口和冷凝件,所述冷凝件置于冷凝腔的侧壁内,所述冷凝件与冷凝腔相接触,所述排气管二置于冷凝腔的上端面上,所述排气管二与冷凝腔固定连接且与冷凝腔内部连通,所述出液口置于冷凝腔的下端面上,所述出液口与冷凝腔固定连接且与冷凝腔内部连通。排气管二与出液口分别置于冷凝腔的上下端,方便利用气体和液体的质量进行分离。

8、作为优选,所述冷凝腔内设有凸棱,若干凸棱均匀分布在冷凝腔的内上壁上,所述凸棱与冷凝腔的内上臂为一体成型的,所述凸棱的截面形状呈三角形且尖角向下。凸棱的尖角可以让液化后的液体容易集中起来向下聚集,不会黏连在冷凝腔的顶面。

9、作为优选,所述冷凝腔内的底面截面的形状呈三角形,所述出液口置于三角形的低处。底面呈三角形且出液口处于低处,可以方便液体聚集到出液口,方便排出,不会有积液。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吸收气体中水分以及能更方便更干净的分离气体与液体的目的;干燥管和干燥剂存放腔让气体通过干燥段时能吸收掉过程中的水汽,干燥气化的溶剂;通气孔能增加吸收面积,让气体干燥的更彻底;排气管二与出液口分别置于冷凝腔的上下端,方便利用气体和液体的质量进行分离;凸棱的尖角可以让液化后的液体容易集中起来向下聚集,不会黏连在冷凝腔的顶面;底面呈三角形且出液口处于低处,可以方便液体聚集到出液口,方便排出,不会有积液。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收油的冷凝缓冲罐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进气管(1)、排气管一(2)和冷凝缓冲本体(3),所述冷凝缓冲本体(3)包括干燥段(4)和冷凝腔(5),所述干燥段(4)置于冷凝腔(5)的左侧,所述干燥段(4)的右端面与冷凝腔(5)的左端面连接,所述进气管(1)置于干燥段(4)的左侧面上,所述进气管(1)与干燥段(4)连接,所述排气管一(2)置于冷凝腔(5)的右侧面上,所述排气管一(2)与冷凝腔(5)固定连接且冷凝腔(5)内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收油的冷凝缓冲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干燥段(4)上设有干燥管(6)、干燥剂存放腔(7)和干燥剂门(8),所述干燥管(6)与干燥剂存放腔(7)置于干燥段(4)内,所述干燥管(6)置于干燥剂存放腔(7)内,所述干燥管(6)与干燥段(4)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1)穿过干燥段(4)与干燥管(6)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干燥管(6)的右端与冷凝腔(5)的左端面固定连接且与冷凝腔(5)连通,所述干燥剂门(8)置于干燥段(4)的上端面上,所述干燥剂门(8)与干燥段(4)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收油的冷凝缓冲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干燥管(6)上设有通气孔(9),若干通气孔(9)均匀分布在干燥管(6)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收油的冷凝缓冲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冷凝腔(5)设有排气管二(10)、出液口(11)和冷凝件(12),所述冷凝件(12)置于冷凝腔(5)的侧壁内,所述冷凝件(12)与冷凝腔(5)相接触,所述排气管二(10)置于冷凝腔(5)的上端面上,所述排气管二(10)与冷凝腔(5)固定连接且与冷凝腔(5)内部连通,所述出液口(11)置于冷凝腔(5)的下端面上,所述出液口(11)与冷凝腔(5)固定连接且与冷凝腔(5)内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收油的冷凝缓冲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冷凝腔(5)内设有凸棱(13),若干凸棱(13)均匀分布在冷凝腔(5)的内上壁上,所述凸棱(13)与冷凝腔(5)的内上臂为一体成型的,所述凸棱(13)的截面形状呈三角形且尖角向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收油的冷凝缓冲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冷凝腔(5)内的底面截面的形状呈三角形,所述出液口(11)置于三角形的低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收油的冷凝缓冲罐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进气管(1)、排气管一(2)和冷凝缓冲本体(3),所述冷凝缓冲本体(3)包括干燥段(4)和冷凝腔(5),所述干燥段(4)置于冷凝腔(5)的左侧,所述干燥段(4)的右端面与冷凝腔(5)的左端面连接,所述进气管(1)置于干燥段(4)的左侧面上,所述进气管(1)与干燥段(4)连接,所述排气管一(2)置于冷凝腔(5)的右侧面上,所述排气管一(2)与冷凝腔(5)固定连接且冷凝腔(5)内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收油的冷凝缓冲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干燥段(4)上设有干燥管(6)、干燥剂存放腔(7)和干燥剂门(8),所述干燥管(6)与干燥剂存放腔(7)置于干燥段(4)内,所述干燥管(6)置于干燥剂存放腔(7)内,所述干燥管(6)与干燥段(4)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1)穿过干燥段(4)与干燥管(6)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干燥管(6)的右端与冷凝腔(5)的左端面固定连接且与冷凝腔(5)连通,所述干燥剂门(8)置于干燥段(4)的上端面上,所述干燥剂门(8)与干燥段(4)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万里尤万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优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