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肩键机构及终端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肩键机构及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9576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3
本公开使关于一种肩键机构和终端设备。肩键机构包括:壳体;以及肩键,所述肩键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肩键具有收纳位置和按压位置,所述肩键适于在磁性组件的作用下具有向收纳位置移动的趋势;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肩键相连,所述驱动组件适于克服所述磁性组件的磁力并驱动所述肩键从所述收纳位置向所述按压位置移动,在所述驱动组件不向所述肩键施力时,所述肩键在所述磁性组件的磁力作用下从所述按压位置向所述收纳位置移动。本公开的肩键机构中通过设置驱动组件,使驱动组件驱动肩键向按压位置移动的过程,而不是利用磁性弹出,避免了因磁性力的瞬时性,使用感差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拨动体验,并保证了平稳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终端,尤其涉及一种肩键机构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1、在游戏手机同质化越发严重的今天,各家厂商均致力于寻求新的创新点和卖点来吸引消费者。其中肩键这一功能由于具备物理操作打击感,能够显著提高用户的游戏提验,在游戏手机这个细分市场获得消费者的一致好评,于是各大厂商纷纷在自家手机中加入这项功能。而目前肩键主流方案有磁吸式方案和压感式方案。磁吸式方案利用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原理,实现肩键弹出与收回功能。压感式方案将压感fpc贴在壳体按键位置,利用手机壳体受压变形带动fpc一起变形,fpc变形后电容产生变化,通过fpc电容变化检测到壳体按压动作,实现肩键功能。

2、目前手机行业肩键主流方案为磁吸方案:此方案利用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原理,通过拨动按键带动拉杆磁铁移动,实现肩键磁铁组与拉杆磁铁组相吸/相斥状态切换,实现肩键弹出与收回功能。

3、现有磁吸方案肩键有如下两个主要缺点

4、a.由于肩键的收回和弹出动作是依靠肩键磁铁组与拉杆磁铁组相吸/相斥状态切换来实现的,而磁铁相斥和异性状态的切换不是线性切换,具有瞬发性。因此切换过程非常突然,品质感较差。

5、b.为了保证按键弹出和收回过程中,肩键能够平稳不晃动。肩键和拨动按键总共使用高达16颗小磁铁,组装非常困难。由此造成肩键组装和物料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肩键机构及终端设备。

2、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肩键机构,包括:壳体;以及肩键,所述肩键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肩键具有收纳位置和按压位置,所述肩键适于在磁性组件的作用下具有向收纳位置移动的趋势;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肩键相连,所述驱动组件适于克服所述磁性组件的磁力并驱动所述肩键从所述收纳位置向所述按压位置移动,在所述驱动组件不向所述肩键施力时,所述肩键在所述磁性组件的磁力作用下从所述按压位置向所述收纳位置移动。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肩键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以在所述收纳位置和所述按压位置之间移动。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驱动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肩键相连。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拨动按键,所述拨动按键的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壳体;拉杆,所述拉杆与所述拨动按键相连且适于在所述拨动按键的驱动下移动;其中所述拉杆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所述肩键在第二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楔形面,所述肩键上设置有与所述楔形面滑动配合的滑动部。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杆上设置有两个楔形面,两个所述楔形面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肩键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滑动部,每个所述滑动部与对应的所述楔形面滑动配合。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性组件包括:互相吸引的第一磁性吸附件和第二磁性吸附件,所述第一磁性吸附件设置在所述拉杆上,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设置在所述肩键上。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杆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限制所述拉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的第一导向组件;和/或所述拨动按键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限制所述拨动按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的第二导向组件。

10、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拨动按键或/和所述拉杆相连,且在所述肩键处于按压位置时,所述限位组件限制所述拉杆移动以使所述肩键保持在所述按压位置。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摆杆,所述摆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拨动按键上,所述摆杆上还设置有限位部;限位导槽,所述限位导槽包括:导向槽以及与所述导向槽连通的限位槽,所述肩键在所述按压位置和所述收纳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时,所述限位部在所述导向槽内滑动,在所述肩键处于所述按压位置时,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限位槽卡接。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包括: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均与所述限位槽连通;其中在所述肩键从所述收纳位置向所述按压位置移动时,所述限位部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朝向所述限位槽移动,在所述肩键从所述按压位置向所述收纳位置移动时,所述限位部在所述第二导向槽内远离所述限位槽移动。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槽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槽连通,所述第二导向槽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槽连通,所述第一导向槽在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向槽在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连通。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连接在所述摆杆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复位件构造为在所述限位部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朝向所述限位槽移动的过程中蓄能,且在所述限位件从所述限位槽脱离并进入所述第二导向槽内时,所述复位件驱动所述限位件在所述第二导向槽内移动。

15、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拨动盖板,所述拨动盖板与所述拉杆或/和所述肩键相连;开关,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开关与所述拨动盖板相连且适于在所述拨动盖板的驱动下开启或关闭。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拨动盖板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拨动盖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拉杆或/和所述肩键相连。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在厚度方向上贯通所述外壳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拨动按键可在第一方向上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内。

18、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所述的肩键机构。

19、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的肩键机构中的肩键具有收纳位置和按压位置,其中收纳位置是利用磁力相吸稳定的维持在其位置上,并利用驱动组件中的物理结构使肩键机构移动到按压位置,相比于通过利用瞬时改变的磁力,利用驱动组件可以使肩键由收纳位置到按压位置的移动呈线性移动,满足了用户更多种的使用需求,且驱动组件的的驱动使动态过程更加稳定,同时其结构简单,简化了装配过程。

20、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肩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肩键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以在所述收纳位置和所述按压位置之间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肩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驱动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肩键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肩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肩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楔形面,所述肩键上设置有与所述楔形面滑动配合的滑动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肩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上设置有两个楔形面,两个所述楔形面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肩键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滑动部,每个所述滑动部与对应的所述楔形面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肩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组件包括:互相吸引的第一磁性吸附件和第二磁性吸附件,所述第一磁性吸附件设置在所述拉杆上,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设置在所述肩键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肩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限制所述拉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的第一导向组件;和/或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肩键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拨动按键或/和所述拉杆相连,且在所述肩键处于按压位置时,所述限位组件限制所述拉杆移动以使所述肩键保持在所述按压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肩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肩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包括: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均与所述限位槽连通;其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肩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槽连通,所述第二导向槽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槽连通,所述第一导向槽在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向槽在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肩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连接在所述摆杆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复位件构造为在所述限位部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朝向所述限位槽移动的过程中蓄能,且在所述限位部从所述限位槽脱离并进入所述第二导向槽内时,所述复位件驱动所述限位部在所述第二导向槽内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肩键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肩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盖板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拨动盖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拉杆或/和所述肩键相连。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肩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在厚度方向上贯通所述壳体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拨动按键可在第一方向上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内。

1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肩键机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肩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肩键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以在所述收纳位置和所述按压位置之间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肩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驱动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肩键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肩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肩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楔形面,所述肩键上设置有与所述楔形面滑动配合的滑动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肩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上设置有两个楔形面,两个所述楔形面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肩键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滑动部,每个所述滑动部与对应的所述楔形面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肩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组件包括:互相吸引的第一磁性吸附件和第二磁性吸附件,所述第一磁性吸附件设置在所述拉杆上,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设置在所述肩键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肩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限制所述拉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的第一导向组件;和/或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肩键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拨动按键或/和所述拉杆相连,且在所述肩键处于按压位置时,所述限位组件限制所述拉杆移动以使所述肩键保持在所述按压位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