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氨塔尾气和冷凝水自循环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78801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19
本技术涉及一种脱氨塔尾气和冷凝水自循环利用系统,含氨废水经原水预热器预热后进入脱氨塔之后分为两路,一路为脱氨塔尾气自循环利用,另一路为冷凝水自循环利用;脱氨塔尾气自循环利用包括依次相连的降膜加热器、压缩机及再沸器;冷凝水自循环利用包括依次相连的再沸器、冷凝水罐、冷凝水循环泵、降膜加热器、降膜分离器及压缩机。上述系统通过多级增温增压压缩机有效利用脱氨塔尾气余热,同时通过降膜分离器重新蒸发冷凝水产生比较干净的二次蒸汽进入压缩机,以少量电能做功将产生的二次蒸汽加以利用同时减少冷凝液外排,很大程度上节约生蒸汽的耗量和冷凝液排水量,降低企业废水处置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脱氨,具体是一种脱氨塔尾气和冷凝水自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1、石化、冶金、食品等行业常常会产生大量的氨氮废水,产生氨氮废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在石化、冶金、食品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化学反应和处理步骤,其中一些步骤可能会使用含氨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在废水中释放出氨氮,导致废水中氨氮浓度增加。2、原材料中的氨氮:某些原材料本身就含有氨氮,例如肥料生产中使用的氮肥、金属冶炼过程中使用的含氮矿石等。这些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会释放出氨氮,进而导致废水中氨氮含量高。3、清洗和冷却废水:石化、冶金等行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设备清洗和冷却,这些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水中可能含有被清洗或冷却的设备表面附着的含氨物质,从而增加了废水中氨氮的含量。4、污水处理不完全:在一些行业中,废水处理过程可能不完全或效果不佳,导致废水中的氨氮无法有效去除。这可能是因为处理设备的问题、操作不当或处理工艺的限制等原因。

2、氨氮废水中通常还含有硫、酚、氟或硫酸根、硅酸盐等杂质,结果造成废水很难得到有效处理,处理后的废水中氨氮含量不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直接排放污染水源,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另外,处理氨氮废水的成本比较高,其中蒸汽的消耗量通常在180kg/t 废水以上,装置不节能,运行费用高,企业难以承受。

3、现有技术中的含氨废水脱除技术通常有生化法、吹脱法、汽提法、折点氯化法、离子交换法、化学沉淀法以及膜分离法等。目前,在处理工业中产生的氨氮含量在500~10000ppm 的高浓度氨氮废水通常采用蒸汽汽提法,汽提法是用蒸汽吹脱,将废水中的游离氨转变为氨气逸出,汽提法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对氨氮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效率非常高,技术成熟度好。但是传统的汽提脱氨技术过程中蒸汽耗量大,单位处理量的废水所消耗的资源(如能源、化学药剂、水等)较多,这意味着相同处理量的废水需要投入较多的资源,从而增加了处理成本和环境负担。因此,亟需一种能够降低废水处理单耗的系统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脱氨塔尾气和冷凝水自循环利用系统,该系统结构巧妙,能够以少量电能做功将产生的二次蒸汽加以利用同时减少冷凝液外排的概率,很大程度上节约了生蒸汽的耗量和冷凝液排水量,降低企业废水处置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上述脱氨塔尾气和冷凝水自循环利用系统在废水处理
的推广及应用。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脱氨塔尾气和冷凝水自循环利用系统,含氨废水经原水预热器预热后进入脱氨塔之后分为两路,一路为脱氨塔尾气自循环利用,另一路为冷凝水自循环利用;所述脱氨塔尾气自循环利用包括设置在所述脱氨塔后且依次相连的降膜加热器、压缩机及再沸器,所述脱氨塔排出的尾气进入所述降膜加热器,所述降膜加热器产生的蒸汽经进入所述压缩机,蒸汽经所述压缩机做功后进入所述再沸器作为物料的加热介质;所述冷凝水自循环利用包括设置在所述脱氨塔后且依次相连的再沸器、冷凝水罐、冷凝水循环泵、降膜加热器、降膜分离器及压缩机,所述脱氨塔排出的废水经所述再沸器加热后再冷凝,冷凝水进入所述冷凝水罐,所述冷凝水罐中的冷凝水经所述冷凝水循环泵后打入所述降膜加热器,所述降膜加热器低温蒸发产生相较尾气自循环利用中蒸汽纯度较高的蒸汽,再依次经过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再沸器作为物料的加热介质。

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脱氨塔尾气自循环利用中的设备与所述冷凝水自循环利用中的设备共用。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缩机为多级增温增压压缩机。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缩机采用多级叶轮压缩。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降膜加热器与所述压缩机之间连接有降膜分离器,所述降膜加热器产生的蒸汽经所述降膜分离器分离后进入所述压缩机。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在脱氨塔尾气自循环利用中,所述压缩机做功后使蒸汽的温度达到120℃~130℃后再进入所述再沸器。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缩机做功后使蒸汽的温度达到125℃后再进入所述再沸器。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脱氨塔排出的含氨尾气进入降膜加热器内进行加热蒸发,冷凝后的形成尾气冷凝液进入后接于所述降膜加热器的浓氨水罐。

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脱氨塔与所述原水预热器之间连接有脱氨塔出水泵。

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原水经原水进料泵进入所述原水预热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脱氨塔尾气和冷凝水自循环利用系统中,含氨废水经原水预热器预热后进入脱氨塔,脱氨塔排出的尾气进入降膜加热器,降膜加热器的二次蒸汽进入压缩机,经压缩机做功后进入再沸器作为物料的加热介质;脱氨塔排出的冷凝液进入再沸器,再沸器冷凝下来的水进入冷凝水罐,冷凝水罐经过冷凝水循环泵后打入降膜加热器,低温蒸发产生比较纯的二次蒸汽,上述自循环利用系统有效利用脱氨塔尾气余热,同时通过降膜加热器重新蒸发冷凝水产生比较干净的二次蒸汽进入压缩机,以少量电能做功将产生的二次蒸汽加以利用,同时减少冷凝液外排,很大程度上节约生蒸汽的耗量和冷凝液的排水量,降低企业废水处置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有利于上述脱氨塔尾气和冷凝水自循环利用系统在废水处理
的推广及应用。

13、进一步地,本技术中通过在降膜加热器后接有浓氨水罐,能够有效降低含氨蒸汽进入压缩机,对压缩机起到保护作用,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14、进一步地,本技术通过在降膜加热器与压缩机之间接有降膜分离器,通过降膜分离器分离出的水蒸气给压缩机提供二次蒸汽,而不是直接利用脱氨塔含氨尾气,能够避免压缩机出现喘振现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氨塔尾气和冷凝水自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含氨废水经原水预热器(2)预热后进入脱氨塔(4)之后分为两路,一路为脱氨塔尾气自循环利用,另一路为冷凝水自循环利用;所述脱氨塔尾气自循环利用包括设置在所述脱氨塔(4)后且依次相连的降膜加热器(10)、压缩机(13)及再沸器(5),所述脱氨塔(4)排出的尾气进入所述降膜加热器(10),所述降膜加热器(10)产生的蒸汽经进入所述压缩机(13),蒸汽经所述压缩机(13)做功后进入所述再沸器(5)作为物料的加热介质;所述冷凝水自循环利用包括设置在所述脱氨塔(4)后且依次相连的再沸器(5)、冷凝水罐(9)、冷凝水循环泵(8)、降膜加热器(10)、降膜分离器(11)及压缩机(13),所述脱氨塔(4)排出的废水经所述再沸器(5)加热后再冷凝,冷凝水进入所述冷凝水罐(9),所述冷凝水罐(9)中的冷凝水经所述冷凝水循环泵(8)后打入所述降膜加热器(10),所述降膜加热器(10)低温蒸发产生相较尾气自循环利用中蒸汽纯度较高的蒸汽,再依次经过所述压缩机(13)与所述再沸器(5)作为物料的加热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氨塔尾气和冷凝水自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氨塔尾气自循环利用中的设备与所述冷凝水自循环利用中的设备共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氨塔尾气和冷凝水自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3)为多级增温增压压缩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脱氨塔尾气和冷凝水自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3)采用多级叶轮压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脱氨塔尾气和冷凝水自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膜加热器(10)与所述压缩机(13)之间连接有降膜分离器(11),所述降膜加热器(10)产生的蒸汽经所述降膜分离器(11)分离后进入所述压缩机(13)。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任一所述的一种脱氨塔尾气和冷凝水自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脱氨塔尾气自循环利用中,所述压缩机(13)做功后使蒸汽的温度达到120℃~130℃后再进入所述再沸器(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脱氨塔尾气和冷凝水自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3)做功后使蒸汽的温度达到125℃后再进入所述再沸器(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脱氨塔尾气和冷凝水自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氨塔(4)排出的含氨尾气进入降膜加热器(10)内进行加热蒸发,冷凝后的形成尾气冷凝液进入后接于所述降膜加热器(10)的浓氨水罐(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脱氨塔尾气和冷凝水自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氨塔(4)与所述原水预热器(2)之间连接有脱氨塔出水泵(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脱氨塔尾气和冷凝水自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原水经原水进料泵(1)进入所述原水预热器(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氨塔尾气和冷凝水自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含氨废水经原水预热器(2)预热后进入脱氨塔(4)之后分为两路,一路为脱氨塔尾气自循环利用,另一路为冷凝水自循环利用;所述脱氨塔尾气自循环利用包括设置在所述脱氨塔(4)后且依次相连的降膜加热器(10)、压缩机(13)及再沸器(5),所述脱氨塔(4)排出的尾气进入所述降膜加热器(10),所述降膜加热器(10)产生的蒸汽经进入所述压缩机(13),蒸汽经所述压缩机(13)做功后进入所述再沸器(5)作为物料的加热介质;所述冷凝水自循环利用包括设置在所述脱氨塔(4)后且依次相连的再沸器(5)、冷凝水罐(9)、冷凝水循环泵(8)、降膜加热器(10)、降膜分离器(11)及压缩机(13),所述脱氨塔(4)排出的废水经所述再沸器(5)加热后再冷凝,冷凝水进入所述冷凝水罐(9),所述冷凝水罐(9)中的冷凝水经所述冷凝水循环泵(8)后打入所述降膜加热器(10),所述降膜加热器(10)低温蒸发产生相较尾气自循环利用中蒸汽纯度较高的蒸汽,再依次经过所述压缩机(13)与所述再沸器(5)作为物料的加热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氨塔尾气和冷凝水自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氨塔尾气自循环利用中的设备与所述冷凝水自循环利用中的设备共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氨塔尾气和冷凝水自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3)为多级增温增压压缩机。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枞诚江海云陈丽娜丁超伊燕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精越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