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便携式保温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8619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17
本技术属于桶子领域,特别涉及到了一种可折叠便携式保温桶,该保温桶包括有可变形、保温的柔性保温层和可以进行折叠的折叠主体,所述折叠主体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上端贯穿折叠主体上方显露于外,所述柔性保温层贴合固定在容纳腔的侧面上。在本技术中,通过容纳腔进行容纳物品,通过柔性保温层的设置,可以起到保温效果;该容纳腔内可以放置有冰块或者其他需要保温的物品;而在该保温桶不需要使用时,可以通过折叠该折叠主体,使得该保温桶进行折叠,此时基于柔性保温层为柔性的可变形的,所以也不会影响折叠主体的折叠,使得该保温桶在进行携带、运输以及收纳的时候,均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桶子领域,特别涉及到了一种保温桶。


技术介绍

1、保温桶为用于容纳物品,并具有一定保温功能的容器;然而在现有技术中,保温桶多为不可折叠,不方便收纳的桶状结构,其在进行携带、运输的时候不够方便。

2、如在先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层密封不锈钢冰桶(申请号cn202220596749.7),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冰桶外壳,所述冰桶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冰桶内胆,所述冰桶内胆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构件。该冰桶即为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保温桶,该冰桶在进行携带、运输的时候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便携式保温桶,该保温桶可以进行折叠,在进行携带、运输以及收纳的时候,均十分方便。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可折叠便携式保温桶,其特征在于,该保温桶包括有可变形、保温的柔性保温层和可以进行折叠的折叠主体,所述折叠主体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上端贯穿折叠主体上方显露于外,所述柔性保温层贴合固定在容纳腔的侧面上。

4、在该保温桶中,通过容纳腔进行容纳物品,通过柔性保温层的设置,可以起到保温效果;该容纳腔内可以放置有冰块或者其他需要保温的物品;而在该保温桶不需要使用时,可以通过折叠该折叠主体,使得该保温桶进行折叠,此时基于柔性保温层为柔性的可变形的,所以也不会影响折叠主体的折叠,使得该保温桶在进行携带、运输以及收纳的时候,均十分方便。

5、进一步的,所述柔性保温层为具有可变形、保温、防水功能的柔性防水保温层。

6、进一步的,所述柔性防水保温层为铝箔。具体的,该铝箔为复合型铝箔。

7、进一步的,所述折叠主体包括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底面,所述第一侧面两侧分别与第二侧面两侧衔接,所述第一侧面下侧、第二侧面下侧均与第一底面侧板侧边可折叠式衔接,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底面合围形成为所述容纳腔,所述底面中部设置有可以使得底面合拢的底面折叠线;所述折叠主体折叠时,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通过二者衔接处折叠合拢,所述底面通过其中部的底面折叠线合拢。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包括有两个以上主体,相邻主体之间形成有可以使得相邻主体进行折叠的折叠间隙,所述第一侧面的主体两侧与第二侧面的对应主体的两侧衔接。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包括有三个主体,三个主体分别为第一主体、第二主体、第三主体,所述第一侧面上的第一主体的两侧与第二侧面的第一主体的两侧衔接;所述第一侧面上的第二主体的两侧与第二侧面的第二主体的两侧衔接;所述第一侧面上的第三主体的两侧与第二侧面的第三主体的两侧衔接。

10、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有多个主体块,所述相邻主体块之间可折叠衔接。

11、进一步的,所述底面还包括第一底面侧板、第二底面侧板,所述第一底面侧板和第二底面侧板分别与底面两侧可折叠式衔接,所述底面折叠线设置在第一底面侧板、底面、第二底面侧板的中部,所述底面一侧、第一底面侧板一侧、第二底面侧板一侧均与第一侧面下侧可折叠式衔接,所述底面另一侧、第一底面侧板另一侧、第二底面侧板另一侧均与第一侧面下侧可折叠式衔接。具体的,所述折叠主体折叠时,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通过二者衔接处折叠合拢,同时,底面、第一底面侧板、第二底面侧板通过其中部的底面折叠线对折合拢。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该保温桶中,通过容纳腔进行容纳物品,通过柔性保温层的设置,可以起到保温效果;该容纳腔内可以放置有冰块或者其他需要保温的物品;而在该保温桶不需要使用时,可以通过折叠该折叠主体,使得该保温桶进行折叠,此时基于柔性保温层为柔性的可变形的,所以也不会影响折叠主体的折叠,使得该保温桶在进行携带、运输以及收纳的时候,均十分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便携式保温桶,其特征在于,该保温桶包括有柔性保温层和可以进行折叠的折叠主体,所述折叠主体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上端贯穿折叠主体上方显露于外,所述柔性保温层贴合固定在容纳腔的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便携式保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保温层为具有可变形、保温、防水功能的柔性防水保温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便携式保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防水保温层为铝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便携式保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主体包括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底面,所述第一侧面两侧分别与第二侧面两侧衔接,所述第一侧面下侧、第二侧面下侧均与第一底面侧板侧边可折叠式衔接,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底面合围形成为所述容纳腔,所述底面中部设置有可以使得底面合拢的底面折叠线;所述折叠主体折叠时,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通过二者衔接处折叠合拢,所述底面通过其中部的底面折叠线合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折叠便携式保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包括有两个以上主体,相邻主体之间形成有可以使得相邻主体进行折叠的折叠间隙,所述第一侧面的主体两侧与第二侧面的对应主体的两侧衔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折叠便携式保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包括有三个主体,三个主体分别为第一主体、第二主体、第三主体,所述第一侧面上的第一主体的两侧与第二侧面的第一主体的两侧衔接;所述第一侧面上的第二主体的两侧与第二侧面的第二主体的两侧衔接;所述第一侧面上的第三主体的两侧与第二侧面的第三主体的两侧衔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折叠便携式保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有多个主体块,所述相邻主体块之间可折叠衔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折叠便携式保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还包括第一底面侧板、第二底面侧板,所述第一底面侧板和第二底面侧板分别与底面两侧可折叠式衔接,所述底面折叠线设置在第一底面侧板、底面、第二底面侧板的中部,所述底面一侧、第一底面侧板一侧、第二底面侧板一侧均与第一侧面下侧可折叠式衔接,所述底面另一侧、第一底面侧板另一侧、第二底面侧板另一侧均与第一侧面下侧可折叠式衔接,具体的,所述折叠主体折叠时,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通过二者衔接处折叠合拢,同时,底面、第一底面侧板、第二底面侧板通过其中部的底面折叠线对折合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便携式保温桶,其特征在于,该保温桶包括有柔性保温层和可以进行折叠的折叠主体,所述折叠主体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上端贯穿折叠主体上方显露于外,所述柔性保温层贴合固定在容纳腔的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便携式保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保温层为具有可变形、保温、防水功能的柔性防水保温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便携式保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防水保温层为铝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便携式保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主体包括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底面,所述第一侧面两侧分别与第二侧面两侧衔接,所述第一侧面下侧、第二侧面下侧均与第一底面侧板侧边可折叠式衔接,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底面合围形成为所述容纳腔,所述底面中部设置有可以使得底面合拢的底面折叠线;所述折叠主体折叠时,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通过二者衔接处折叠合拢,所述底面通过其中部的底面折叠线合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折叠便携式保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包括有两个以上主体,相邻主体之间形成有可以使得相邻主体进行折叠的折叠间隙,所述第一侧面的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泓锦管泓儒房家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锦泰华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