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装置和光伏阵列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8412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1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装置和光伏阵列,涉及光伏技术领域,以解决因基座和压片易出现连接不牢固的情况,导致连接组件和预应力索连接不牢固,致使光伏组件与预应力索连接不牢固的问题。所述连接装置用于将光伏组件固定在预应力索上,上述连接装置包括:夹持件和紧固件。夹持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基板、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基板和第二圆弧板相对设置,第一圆弧板具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容纳预应力索。第二圆弧板的圆心角背离基板,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具有内公切线。紧固件贯穿基板和第二圆弧板,用于同时使夹持件与预应力索紧固连接,以及使光伏组件的边框所具有的安装板和夹持件紧固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尤其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和光伏阵列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柔性光伏阵列通常包括光伏组件、预应力索和其他构件。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光伏组件的边框通过连接组件与预应力索连接。具体的,基座通过螺栓与边框连接,预应力索位于基座和压片之间,基座和压片连接。

2、但是,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基座和压片易出现连接不牢固的情况。此时,会导致连接组件和预应力索连接不牢固,致使光伏组件与预应力索连接不牢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和光伏阵列,用于提高连接组件和预应力索连接的牢固性,进而提高光伏组件与预应力索连接的牢固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用于将光伏组件固定在预应力索上。上述连接装置包括:夹持件和紧固件。夹持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基板、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基板和第二圆弧板相对设置,第一圆弧板具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容纳预应力索。第二圆弧板的圆心角背离基板,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具有内公切线。紧固件贯穿基板和第二圆弧板,用于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将光伏组件固定在预应力索上;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的侧面的投影包括圆弧段,所述圆弧段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圆弧板的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圆弧板抵接,所述紧固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面,且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二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的半径大于或等于9毫米,且小于或等于12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将光伏组件固定在预应力索上;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的侧面的投影包括圆弧段,所述圆弧段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圆弧板的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圆弧板抵接,所述紧固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面,且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二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的半径大于或等于9毫米,且小于或等于12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限位件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板错位设置,和/或,两个所述挡板正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高度大于或等于5毫米,且小于或等于20毫米;所述挡板的高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夹持件的长度方向。

10.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将光伏组件固定在预应力索上;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的侧面的投影包括圆弧段,所述圆弧段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圆弧板的半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圆弧板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康何江涛张娜黄华刘细亮张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隆基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