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鞋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8348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1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滑鞋底结构,包括鞋底本体,鞋底本体的底面设置有防滑区,防滑区内均匀且间隔地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体,从而使得每个防滑凸体之间形成相互连通的第一排水沟槽,每个防滑凸体的底面凹设有第二排水沟槽,第二排水沟槽贯穿防滑凸体的侧面并连通各自对应的第一排水沟槽。本技术的鞋底本体的底面均匀布置有多个防滑凸体,每个防滑凸体之间设置有第一排水沟槽,这样增加了鞋底与地面的接触受力点,当有水或油渍时水或油渍通过防滑凸体之间的第一排水沟槽顺利加快排出,从而达到防滑止滑,并且每个防滑凸体上均凹设有第二排水沟槽,如果有小面积的水或油渍时会迅速排出,保证每个接触地面的防滑凸体不会受影响,达到防滑止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鞋底的,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防滑鞋底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护脚工具应运而生,如运动鞋、皮鞋等鞋子,鞋子穿着是否防滑、安全性如何是人们挑选鞋子的必要考虑因素。

2、因此,鞋子都会选择在鞋底设置防滑结构来达到防滑安全的目的,现有的鞋子的鞋底(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957902u的技术、授权公告号为cn207306215u的技术和授权公告号为cn201948107u的技术)大多数都会在鞋底设置防滑凸体来达到防滑效果,但是这些鞋子的鞋底的防滑凸体上并未设置相应排水槽,当鞋底的防滑凸体的底面与湿滑地面接触时,防滑凸体与地面之间的水无法排出,防滑效果并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鞋底的防滑凸体之间以及防滑凸体的底面上均设有相互连通的排水沟槽的防滑鞋底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滑鞋底结构,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面设置有防滑区,所述防滑区内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体,所有防滑凸体间隔布置,从而使得每个防滑凸体之间形成相互连通的第一排水沟槽,每个防滑凸体的底面凹设有第二排水沟槽,所述第二排水沟槽的所有端部贯穿防滑凸体的侧面并连通各自对应的第一排水沟槽。

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面还设置有光面区,所述光面区与防滑区沿着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光面区的边缘凸设有一圈光面区凸缘。

4、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滑凸体的横截面形状呈六边形。

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排水沟槽呈十字型。

6、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鞋底本体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若干个鞋底通孔,所述鞋底通孔贯穿鞋底本体的顶面、底面和侧面。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8、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新颖,设计合理,鞋底本体的底面均匀布置有多个防滑凸体,每个防滑凸体之间设置有第一排水沟槽,这样增加了鞋底与地面的接触受力点,当有水或油渍时水或油渍通过防滑凸体之间的第一排水沟槽顺利加快排出,从而达到防滑止滑效果,并且每个防滑凸体上均凹设有第二排水沟槽,如果有小面积的水或油渍时会迅速排出,保证每个接触地面的防滑凸体不会受影响,达到防滑止滑效果,结构设计更加简洁大方美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滑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本体(1),所述鞋底本体(1)的底面设置有防滑区(2),所述防滑区(2)内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体(21),所有防滑凸体(21)间隔布置,从而使得每个防滑凸体(21)之间形成相互连通的第一排水沟槽(22),每个防滑凸体(21)的底面凹设有第二排水沟槽(23),所述第二排水沟槽(23)的所有端部贯穿防滑凸体(21)的侧面并连通各自对应的第一排水沟槽(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1)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若干个鞋底通孔(24),所述鞋底通孔(24)贯穿鞋底本体(1)的顶面、底面和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滑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本体(1),所述鞋底本体(1)的底面设置有防滑区(2),所述防滑区(2)内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体(21),所有防滑凸体(21)间隔布置,从而使得每个防滑凸体(21)之间形成相互连通的第一排水沟槽(22),每个防滑凸体(21)的底面凹设有第二排水沟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满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迪特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