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套圈生产进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8010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2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套圈生产进料结构,包括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底座、固定连接的支板和第一转动气缸、横梁、固定连接的第二转动气缸和夹持气缸、夹持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支板连接的升降气缸、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转动气缸安装在支板和横梁之间的位置,所述横梁安装在对称分布的第二转动气缸之间;第一转动气缸能旋转横梁,第二转动气缸起到调节夹持气缸角度的作用,可保证套圈工件既定表面与液压机液压件相对,夹持件和定位件的连接方式简单,可拆装并更换不同尺寸的夹持件,有利于对不同尺寸的套圈进行夹持,转动调节手轮,升降螺杆竖直上移,能调节横梁的高度,有利于夹持不同厚度的套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轴承加工进料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套圈生产进料结构


技术介绍

1、轴承的主体结构包括内圈、外圈、保持架和滚动体,轴承内圈、外圈的加工工艺包括备料(把原材料按照要求的标准制成料段)、料段加热、锻造成型(锻造液压机进行锻造)和锻造后处理(热处理及表面处理等),中国技术授权专利申请号为cn202222975027.5公开了一种轴承套圈锻造生产线,轴承内外圈的加工是公开技术;

2、锻造成型过程中需要将料段进料到锻造液压机的工作台上,一般有两种方式,人工上料和自动上料,人工频繁上料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人力,不够便捷,而另一种常用的自动上料过程是加热工件经切割后制成的料段从高处滑落到既定位置后,公开的夹取设备将加热的料段夹取到锻造机工作台中心位置,夹取设备一般只有夹取上料的功能,功能单一;轴承内外圈上料过程中,存在夹取套圈工件进行上料的功能单一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轴承套圈生产进料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套圈生产进料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轴承内外圈上料过程中,夹取套圈工件进行上料的功能单一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套圈生产进料结构,包括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底座、固定连接的支板和第一转动气缸、横梁、固定连接的第二转动气缸和夹持气缸、夹持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支板连接的升降气缸、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转动气缸安装在支板和横梁之间的位置,所述横梁安装在对称分布的第二转动气缸之间,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与夹持气缸连接的固定半框、夹持件和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安装在固定半框内表面的连接块、定位柱、限位杆和收缩弹簧,所述定位柱贯穿连接块、对称的收缩弹簧,所述限位杆套设在定位柱端部的外侧,所述夹持件包括横杆、限位块和夹持半环,所述横杆位于限位块和夹持半环之间的位置,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底座连接的支撑板、转动连接的升降螺杆和顶板、以及调节手轮。

3、优选的,所述固定半框为“u”型结构,所述固定半框上设有与横杆端部配合的矩形槽,所述连接块与限位块平行,所述定位柱垂直连接块。

4、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上设有与限位杆配合的方孔,所述限位块垂直横杆,所述夹持半环为弯曲的半圆环形状。

5、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气缸的中心线与横梁的中心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转动气缸的中心线与横梁垂直。

6、优选的,所述支板为“t”型结构,所述升降气缸与顶板连接,所述支撑板为倒置的“u”型结构,所述支撑板对立的表面之间设有水平杆,所述调节手轮位于支撑板和水平杆之间的位置。

7、优选的,所述顶板上设有对称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贯穿支撑板和水平杆。

8、优选的,所述导向杆的底端设有“l”型结构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紧固螺丝。

9、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与支撑板对立的表面吻合,“t”型结构的所述紧固螺丝垂直支撑板的内侧壁,所述导向杆与升降螺杆平行。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本技术中,第一转动气缸起到调节横梁角度的作用,使横梁可以360度旋转,第二转动气缸起到调节夹持气缸角度的作用,可保证套圈工件既定表面与液压机液压件相对,夹持件和定位件的连接方式简单,可拆装并更换不同尺寸的夹持件,有利于对不同尺寸的套圈进行夹持,转动调节手轮,升降螺杆竖直上移,能调节横梁的高度,有利于夹持不同厚度的套圈,具有多种功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套圈生产进料结构,包括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固定连接的支板(4)和第一转动气缸(5)、横梁(6)、固定连接的第二转动气缸(7)和夹持气缸(8)、夹持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支板(4)连接的升降气缸(3)、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转动气缸(5)安装在支板(4)和横梁(6)之间的位置,所述横梁(6)安装在对称分布的第二转动气缸(7)之间,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与夹持气缸(8)连接的固定半框(9)、夹持件和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安装在固定半框(9)内表面的连接块(91)、定位柱(92)、限位杆(93)和收缩弹簧(94),所述定位柱(92)贯穿连接块(91)、对称的收缩弹簧(94),所述限位杆(93)套设在定位柱(92)端部的外侧,所述夹持件包括横杆(101)、限位块(102)和夹持半环(103),所述横杆(101)位于限位块(102)和夹持半环(103)之间的位置,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底座(1)连接的支撑板(21)、转动连接的升降螺杆(22)和顶板(23)、以及调节手轮(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生产进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半框(9)为“U”型结构,所述固定半框(9)上设有与横杆(101)端部配合的矩形槽,所述连接块(91)与限位块(102)平行,所述定位柱(92)垂直连接块(9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生产进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02)上设有与限位杆(93)配合的方孔,所述限位块(102)垂直横杆(101),所述夹持半环(103)为弯曲的半圆环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生产进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气缸(7)的中心线与横梁(6)的中心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转动气缸(5)的中心线与横梁(6)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生产进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4)为“T”型结构,所述升降气缸(3)与顶板(23)连接,所述支撑板(21)为倒置的“U”型结构,所述支撑板(21)对立的表面之间设有水平杆,所述调节手轮(24)位于支撑板(21)和水平杆之间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生产进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3)上设有对称的导向杆(231),所述导向杆(231)贯穿支撑板(21)和水平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生产进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231)的底端设有“L”型结构的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上设有紧固螺丝(1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生产进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1)与支撑板(21)对立的表面吻合,“T”型结构的所述紧固螺丝(111)垂直支撑板(21)的内侧壁,所述导向杆(231)与升降螺杆(22)平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套圈生产进料结构,包括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固定连接的支板(4)和第一转动气缸(5)、横梁(6)、固定连接的第二转动气缸(7)和夹持气缸(8)、夹持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支板(4)连接的升降气缸(3)、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转动气缸(5)安装在支板(4)和横梁(6)之间的位置,所述横梁(6)安装在对称分布的第二转动气缸(7)之间,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与夹持气缸(8)连接的固定半框(9)、夹持件和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安装在固定半框(9)内表面的连接块(91)、定位柱(92)、限位杆(93)和收缩弹簧(94),所述定位柱(92)贯穿连接块(91)、对称的收缩弹簧(94),所述限位杆(93)套设在定位柱(92)端部的外侧,所述夹持件包括横杆(101)、限位块(102)和夹持半环(103),所述横杆(101)位于限位块(102)和夹持半环(103)之间的位置,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底座(1)连接的支撑板(21)、转动连接的升降螺杆(22)和顶板(23)、以及调节手轮(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生产进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半框(9)为“u”型结构,所述固定半框(9)上设有与横杆(101)端部配合的矩形槽,所述连接块(91)与限位块(102)平行,所述定位柱(92)垂直连接块(9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智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兴驰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