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元前驱体合成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800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24
本申请涉及三元前驱体合成反应技术领域,公开一种三元前驱体合成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中空搅拌轴安装于反应釜内部,中空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桨,中空搅拌轴内形成有向反应釜输送第一物料的第一通道;第一输送管套设于中空搅拌轴外,第一输送管与中空搅拌轴之间形成有输送第二物料的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出料口位于第二通道出料口的下方;驱动机构与中空搅拌轴连接,驱动中空搅拌轴转动以带动搅拌桨旋转。中空搅拌轴的出料口和第一输送管的出料口均以中空搅拌轴成对称分布,物料在流入反应釜初始便对称分布,且物料随搅拌桨对称式旋转,物料流动的对称性使物料在反应釜内分布均匀,能够缩短均混时间,有效避免造成局部浓度高而产生的成核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三元前驱体合成反应,特别是涉及一种三元前驱体合成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1、镍钴锰三元材料广泛应用于数码电子产品、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等的锂离子电池上。目前镍钴锰三元前躯体的生产方法主要采用金属盐、液碱、氨水加入反应釜体中制备生成。

2、现有的用于制备三元前躯体的合成反应装置主要包括反应釜、设于反应釜内的搅拌装置以及向反应釜内通入物料的管路,通常物料流入反应釜中,仍需经过较长的均混时间才可以达到浓度均匀分布,而这段时间物料仍然会发生反应,容易造成局部浓度高而产生的成核问题。

3、因此,如何缩短均混时间,有效避免造成局部浓度高而产生的成核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元前驱体合成反应装置,用于解决均混时间较长,物料容易发生反应造成局部浓度高而产生的成核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三元前驱体合成反应装置,包括:

3、反应釜;

4、中空搅拌轴,安装于所述反应釜内部,所述中空搅拌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元前驱体合成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前驱体合成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输送管(5)和环管(6),所述环管(6)围绕所述中空搅拌轴(2)设置,所述环管(6)上设有多个排料孔(61),所述第二输送管(5)的一端与所述环管(6)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反应釜(1)顶部并延伸至所述反应釜(1)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元前驱体合成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搅拌轴(2)的出料口处设有第一出料头(7),所述第一输送管(3)的出料口处设有第二出料头(8),所述第一出料头(7)和/或所述第二出料头(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元前驱体合成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前驱体合成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输送管(5)和环管(6),所述环管(6)围绕所述中空搅拌轴(2)设置,所述环管(6)上设有多个排料孔(61),所述第二输送管(5)的一端与所述环管(6)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反应釜(1)顶部并延伸至所述反应釜(1)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元前驱体合成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搅拌轴(2)的出料口处设有第一出料头(7),所述第一输送管(3)的出料口处设有第二出料头(8),所述第一出料头(7)和/或所述第二出料头(8)为喇叭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元前驱体合成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包括第一搅拌桨(9)和第二搅拌桨(10),所述第一搅拌桨(9)位于所述第一出料头(7)上方且靠近所述第一出料头(7),所述第二搅拌桨(10)位于所述第二出料头(8)下方且靠近所述第二出料头(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元前驱体合成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管(6)位于所述第一搅拌桨(9)和所述第二搅拌桨(10)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一搅拌桨(9),所述排料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明昭赵秋月孙伟丽陈旭东孙豪朱珠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