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压力传感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非接触液体与软管压力传感器及气液混合管路。
技术介绍
0、技术背景
1、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压力传感器都是对某一个点检测其压力数值,不能精准检测软管外表面的压力数值。此外,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一些试验设备需要进行移动,但是传统的传感器缺少稳定装置,容易产生移位现象,导致传感器与相关连接组件出现松动或脱离的情况,进而容易影响了传感器使用性能。例如专利cn114053496a,该专利通过在软管的端部增加连接管,再通过连接管内的压力传感器对软管内的压力进行检测,这种检测手段无法对软管外表面的压力进行检测。
2、因此,目前急需一款能够检测软管周围压力数值并能够稳定依附在软管上的压力传感器。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非接触液体与气体软管压力传感器,可以实现对软管外表面压力的检测。
2、本技术一种非接触液体与气体软管压力传感器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柔性层、柔性电路板、压敏电阻薄膜和粘合层;粘合层用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接触液体与气体软管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柔性层(1)、柔性电路板(2)、压敏电阻薄膜(21)和粘合层(3);所述粘合层(3)用于粘合包裹于软管(4)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层包括弹性单晶硅板和覆盖于所述弹性单晶硅板外的合金膜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电阻薄膜(21)为压力腔弹性膜。
4.一种气液混合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软管压力传感器,还包括软管(4)、气液分离器(5)、推进器(6)和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接触液体与气体软管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柔性层(1)、柔性电路板(2)、压敏电阻薄膜(21)和粘合层(3);所述粘合层(3)用于粘合包裹于软管(4)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层包括弹性单晶硅板和覆盖于所述弹性单晶硅板外的合金膜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电阻薄膜(21)为压力腔弹性膜。
4.一种气液混合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软管压力传感器,还包括软管(4)、气液分离器(5)、推进器(6)和储液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贵,梁兴,程玉平,黄鹏,李林杰,何清玲,林信翔,王博,
申请(专利权)人:华道上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