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峰林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摄影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7908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2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摄影棚,涉及摄影器材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棚体,棚体的前壁通过拉链连接有棚门,棚体内部的下侧设置有转动板,棚体内部上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LED灯条,棚体的内部还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包括连接板,连接板的外侧前后对称设置有支撑板,同一侧的两个支撑板之间的前端设置有连接杆。本技术通过使四个连接板上的凸起一位于或脱离穿孔二内即可实现棚体的快速拆装,使得拆装更加简单,且通过操作转动板转动即可实现转动镜头的拍摄,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连接多个连接杆和多头接管进行组装,拆装过程较为繁琐,且现有技术的拍摄物为固定状态拍摄,不便于对拍摄物的转动镜头进行拍摄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摄影器材,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摄影棚


技术介绍

1、摄影器材是人们在摄影过程中所需要的物品,其涵盖范围很广,除了众所周知的照相机、摄像机之外,还包含变焦镜头、定焦镜头、闪光灯、灯架、反光板、摄影棚等,其中,摄影棚是供人们摄影的必备场所,它可消除外界环境的不稳定因素,为人们在摄影时提供稳定的拍摄环境和光线控制,因此,目前一张张精美的图片大多是在摄影棚内完成的。

2、经检索,授权公告号cn203786447u,授权公告日2014.08.20公开了一种新型摄影棚结构,包括一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由数根连接杆和数个多头接管搭接而成的框架,所述的框架外围设有一遮光罩主体,所述的遮光罩主体设有至少一拍摄窗口,所述的主体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左面板、右面板、顶面板、底面板,各面板之间的拼接处设有拉链,顶面板为透明柔性面,主体其余面板为反光面。本新型摄影棚结构设计巧妙,安装快捷,可扩展,拆卸方便,折叠后占地小,易于收藏,外出携带也很方便,特别运用多头接管,提高摄影棚整体扩展性,提高摄影棚灵活使用;此外,在摄影棚内设置多个反光面,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达到多光源产生的效果,提高拍摄效果,亮度高。

3、但是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

4、1、现有技术需要连接多个连接杆和多头接管进行组装,拆装过程较为繁琐;

5、2、现有技术的拍摄物为固定状态拍摄,不便于对拍摄物的转动镜头进行拍摄。

6、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连接多个连接杆和多头接管进行组装,拆装过程较为繁琐,且现有技术的拍摄物为固定状态拍摄,不便于对拍摄物的转动镜头进行拍摄,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摄影棚,通过使四个连接板上的凸起一位于或脱离穿孔二内即可实现棚体的快速拆装,使得拆装更加简单,且通过操作转动板转动即可实现转动镜头的拍摄,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连接多个连接杆和多头接管进行组装,拆装过程较为繁琐,且现有技术的拍摄物为固定状态拍摄,不便于对拍摄物的转动镜头进行拍摄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为一种新型摄影棚,包括棚体,棚体的前壁通过拉链连接有棚门,棚体内部的下侧设置有转动板,通过操作转动板转动即可实现转动镜头的拍摄,便于对拍摄物的转动镜头进行拍摄,棚体内部上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led灯条,棚体的内部还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包括连接板,连接板设置有四个,且连接板分别分布在棚体上壁的左右两端以及棚体下壁的左右两端,通过使四个连接板上的凸起一位于或脱离穿孔二内即可实现棚体的快速拆装,使得拆装更加简单,连接板的外侧前后对称设置有支撑板,同一侧的两个支撑板之间的前端设置有连接杆,支撑架在对棚体进行支撑时,挡板一、挡板二、支撑板均与棚体相接触。

4、进一步地,位于前侧的两个连接杆的左右两端以及位于后侧的两个连接杆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竖板,连接杆的左方和右方均设置有挡板一,挡板一的内侧侧壁上固定有凸起二,且凸起二与对应的连接杆固定连接。

5、进一步地,凸起二所在位置处对应的支撑板上开设有穿孔一,且凸起二位于穿孔一的内部,支撑板的远离对应的穿孔一的一侧设置有挡板二。

6、进一步地,挡板二的内侧侧壁上固定有凸起三,且凸起三与对应的支撑板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凸起三的外部设置有连接片。

7、进一步地,连接板外侧侧壁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凸起一,凸起一所在位置处对应的支撑板上开设有穿孔二,且凸起一位于穿孔二的内部。

8、进一步地,连接杆左右两端的外部设置有固定绳,且固定绳与棚体固定连接,棚体上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操作绳。

9、进一步地,转动板的下方设置有底板,且底板的下壁与棚体内部的下壁相接触。

10、进一步地,转动板下壁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凸台,且凸台通过轴承与底板转动连接。

11、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板,组装本新型摄影棚时,通过操作若干相邻的两个支撑板呈水平状态,再操作连接板使连接板上的凸起一位于对应的穿孔二的内部,则可使得若干相邻的两个支撑板持续保持水平状态,以撑起棚体,实现本新型摄影棚的组装,而在使用完毕拆卸四个连接板后,使凸起一与对应的穿孔二脱离,即可使本新型摄影棚折叠,实现本新型摄影棚的快速拆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摄影棚折叠在实际使用时的拆装操作更加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连接多个连接杆和多头接管进行组装,拆装过程较为繁琐的问题。

13、2、本技术通过设置转动板,对拍摄物进行转动镜头的拍摄时,通过使转动板转动即可使得转动板表面的拍摄物转动,便于对拍摄物的转动镜头进行拍摄,使得对拍摄物的转动镜头的拍摄更加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拍摄物为固定状态拍摄,不便于对拍摄物的转动镜头进行拍摄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摄影棚,包括棚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1)的前壁通过拉链连接有棚门(101),所述棚体(1)内部的下侧设置有转动板(3),所述棚体(1)内部上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LED灯条(102),所述棚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支撑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摄影棚,其特征在于:位于前侧的两个所述连接杆(202)的左右两端以及位于后侧的两个所述连接杆(202)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竖板(203),所述连接杆(202)的左方和右方均设置有挡板一(206),所述挡板一(206)的内侧侧壁上固定有凸起二(2061),且所述凸起二(2061)与对应的所述连接杆(20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摄影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二(2061)所在位置处对应的所述支撑板(201)上开设有穿孔一(2011),且所述凸起二(2061)位于所述穿孔一(2011)的内部,所述支撑板(201)的远离对应的所述穿孔一(2011)的一侧设置有挡板二(20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摄影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二(207)的内侧侧壁上固定有凸起三(2071),且所述凸起三(2071)与对应的支撑板(201)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凸起三(2071)的外部设置有连接片(2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摄影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04)外侧侧壁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凸起一(2041),所述凸起一(2041)所在位置处对应的所述支撑板(201)上开设有穿孔二(2012),且所述凸起一(2041)位于所述穿孔二(2012)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摄影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02)左右两端的外部设置有固定绳(104),且所述固定绳(104)与所述棚体(1)固定连接,所述棚体(1)上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操作绳(10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摄影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3)的下方设置有底板(4),且所述底板(4)的下壁与所述棚体(1)内部的下壁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摄影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3)下壁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凸台(301),且所述凸台(301)通过轴承(401)与所述底板(4)转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摄影棚,包括棚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1)的前壁通过拉链连接有棚门(101),所述棚体(1)内部的下侧设置有转动板(3),所述棚体(1)内部上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led灯条(102),所述棚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支撑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摄影棚,其特征在于:位于前侧的两个所述连接杆(202)的左右两端以及位于后侧的两个所述连接杆(202)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竖板(203),所述连接杆(202)的左方和右方均设置有挡板一(206),所述挡板一(206)的内侧侧壁上固定有凸起二(2061),且所述凸起二(2061)与对应的所述连接杆(20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摄影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二(2061)所在位置处对应的所述支撑板(201)上开设有穿孔一(2011),且所述凸起二(2061)位于所述穿孔一(2011)的内部,所述支撑板(201)的远离对应的所述穿孔一(2011)的一侧设置有挡板二(20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摄影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二(207)的内侧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峰林贺江锋
申请(专利权)人:杨峰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